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59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包括工字钢(1)、全螺纹螺栓(2)、组合钢柱(3)、千斤顶(4)、分配钢梁(5)和铰支座(6)、反力钢架(7);所述工字钢(1)与所述组合钢柱(3)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2)组装并安装在所述反力钢架(7)上,用于承担竖向荷载;所述分配钢梁(5)放在所述铰支座(6)与所述千斤顶(4)中间,用于分配所述千斤顶(4)竖向反力,并通过铰支座(6)进行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试验过程提供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可以将反力通过自主设计装置实现固端边界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梁板结构火灾试验
,尤其涉及形成固端边界条件的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板作为重要的水平承重构件,研究其不同边界工况下的火灾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梁板结构性能的研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工况模拟试验环境,实际工况中的固端边界条件在试验过程中一般难以真正意义上还原实现,因此在试验中最大程度的还原固端边界条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形成固端边界的传力装置是解决试验过程中边界条件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技术运用自主设计的传力装置,利用反力钢架,模拟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将单个集中荷载分配为多点集中荷载,进而模拟均布荷载布置,形成试验室环境下的固端边界条件,为构件试验提供一种新的固端加载选择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为试验过程提供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可以将反力通过自主设计装置实现固端边界条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包括工字钢、全螺纹螺栓、组合钢柱、千斤顶、分配钢梁和铰支座、反力钢架;所述工字钢与所述组合钢柱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组装并安装在所述反力钢架上,用于承担竖向荷载;所述分配钢梁放在所述铰支座与所述千斤顶中间,用于分配所述千斤顶竖向反力,并通过铰支座进行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字钢用全螺纹螺栓安装在反力钢架上;所述工字钢左右两端焊上等截面矩形钢板。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钢柱与所述工字钢用全螺纹螺栓通过各自预留洞口安装组合。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组合钢柱由四根角钢和两块钢板组成,角钢柱截面焊接小尺寸角钢用做加劲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配钢梁搭放在若干铰支座上,对装置产生的反力进行二次分配,传递路径数量由所述铰支座数量决定。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简单的钢结构材料,制作出易加工、易组装、易操作的试验室用的形成固端边界条件的传力装置。通过工字钢与组合钢柱的组装,可以相延展反力钢架梁,避免资源浪费。通过分配钢梁与铰支座实现荷载大小与路径的传递,可以根据铰支座的数量决定加载作用点,并在试验室环境中用多点集中荷载分布代替均布荷载布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固端传力装置的立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工字钢;2、全螺纹螺栓;3、组合钢柱;4、千斤顶;5、分配钢梁;6、铰支座;7、反力钢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反力钢架7整体锚固在地面上,在试验环境下视为刚度无穷大。参考图2,本技术所述的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包括工字钢1、全螺纹螺栓2、组合钢柱3、千斤顶4、分配钢梁5和铰支座6。工字钢1、全螺纹螺栓2、组合钢柱3组成受力装置;分配梁5、铰支座6组成传力装置;千斤顶4为加载装置。所述工字钢1与所述组合钢柱3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2组装并安装在所述反力钢架7上,用于承担竖向荷载;所述分配钢梁5放在所述铰支座6与所述千斤顶4中间,用于分配所述千斤顶4竖向反力,并通过铰支座6进行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工字钢1左右截面各焊接等面积的矩形钢板,并设置预留洞口;实际应用中具体尺寸根据试验环境调整,本实施例仅做参考。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组合钢柱3由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通过小尺寸角钢作为加劲肋提高组合钢柱强度;实际应用中具体尺寸根据试验环境调整,本实施例仅做参考。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配钢梁5为两个等截面槽钢对焊而成;实际应用中具体尺寸根据试验环境调整,本实施例仅做参考。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铰支座6为钢板与两个小钢管焊接成,并安放相应大小滚轴;实际应用中具体尺寸根据试验环境调整,本实施例仅做参考。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带有数字显示的锚杆拉拔仪控制千斤顶荷载,结合本技术设计的固端传力装置,将三个千斤顶的集中荷载分配为对于混凝土板的六点加载,完成了对固端边界条件要求的均布荷载模拟。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1)、全螺纹螺栓(2)、组合钢柱(3)、千斤顶(4)、分配钢梁(5)和铰支座(6)、反力钢架(7);所述工字钢(1)与所述组合钢柱(3)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2)组装并安装在所述反力钢架(7)上,用于承担竖向荷载;所述分配钢梁(5)放在所述铰支座(6)与所述千斤顶(4)中间,用于分配所述千斤顶(4)竖向反力,并通过铰支座(6)进行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不同边界条件下混凝土板火灾试验的固端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1)、全螺纹螺栓(2)、组合钢柱(3)、千斤顶(4)、分配钢梁(5)和铰支座(6)、反力钢架(7);所述工字钢(1)与所述组合钢柱(3)通过所述全螺纹螺栓(2)组装并安装在所述反力钢架(7)上,用于承担竖向荷载;所述分配钢梁(5)放在所述铰支座(6)与所述千斤顶(4)中间,用于分配所述千斤顶(4)竖向反力,并通过铰支座(6)进行集中荷载的二次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端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1)用全螺纹螺栓(2)安装在反力钢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赋董毓利朱三凡谢戈张大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