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44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涉及氰尿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放置若干个料盆的台架及设于热解炉内部的第一轨道,料盆内能够容纳液体尿素;第一轨道进口端设有第一顶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通过向台架上的若干个料盆内注入液体尿素,在第一顶推机构的作用下使台架逐一推入热解炉,当料盆内尿素热解反应完毕,再通过第一顶推机构将下一批尿素经台架推入热解炉,进而将反应后的氰尿酸随台架推出热解炉。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台架沿着热解炉内的第一轨道快速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对工作人员的人身损害,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氰尿酸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氰尿酸为白色结晶,无气味,味微苦;主要用于合成氯代衍生物、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或钾,还可用于制备氰脲酸-甲醛树脂,环氧树脂,抗氧剂,涂料,粘合剂,农药除草剂,金属氰化缓蚀剂,高分子材料改性剂等;其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有机合成及药物合成的原料。目前,工业上生产氰尿酸的生产工艺是以尿素为原料进行加热,尿素热解缩合制得氰尿酸。现有技术中,采用尿素作为氰尿酸的生产原料,需要操作人员将尿素放入热解炉内升温,热解完毕还需将其取出热解炉。在此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态氨和废液还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人生产环境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可有效提高设备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若干个料盆的台架及设置于热解炉内部的第一轨道,所述料盆内能够容纳液体尿素,所述台架能够与第一轨道配合;所述第一轨道的进口端设有用于顶推台架的第一顶推机构。优选的,所述热解炉的进口侧设有垂直于第一轨道的第一导轨,所述热解炉的出口侧设有垂直于第一轨道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上均设有台车,所述台车的上表面设有能够与第一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起始端均设有第二顶推机构;所述第一顶推机构设置于第一导轨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热解炉的侧面上料工位设有与台架配合的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设置于热解炉进出口两端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用于往台架上的料盆内注入液体尿素;所述第三轨道的进口端、第二导轨的外侧设有第三顶推机构。优选的,所述台架的底部设有滚轮,用于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及第三轨道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支架,所述液压缸的缸体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与导向杆相连,所述导向杆平行于活塞杆的中心轴线,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液压缸的缸体上方,所述液压缸的缸体顶部设有支撑导向块,用于对导向杆限位;所述第二顶推机构及第三顶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顶推机构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台车的底部设有滑轮,用于与地面上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配合。优选的,所述台架的侧面设有护栏,用于对料盆限位。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终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顶推机构相对设置于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两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快捷的优点,通过向台架上的若干个料盆内注入液体尿素,在第一顶推机构的作用下使台架逐一推入热解炉,当料盆内尿素热解反应完毕,再通过第一顶推机构将下一批尿素经台架推入热解炉,进而将反应后的氰尿酸随台架推出热解炉。利用本技术能够使台架沿着热解炉内的第一轨道快速移动,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对工作人员的人身损害,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本技术同样适用于二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及三氯异氰尿酸的生产制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台架置于第一导轨上的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顶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00-料盆,01-热解炉,02-上料工位;1-台架,2-第一轨道,3-第一顶推机构,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台车,7-第二轨道,8-第二顶推机构,9-第三轨道,10-第三顶推机构,11-滚轮,12-液压缸,120-缸体,121-活塞杆;13-支架,14-导向杆,15-支撑导向块,16-滑轮,17-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若干个料盆00的台架1及设置于热解炉01内部的第一轨道2,所述料盆00内能够容纳液体尿素,所述台架1能够与第一轨道2配合;所述第一轨道2的进口端设有用于顶推台架1的第一顶推机构3。图1中的箭头为台架移动方向。当台架上的若干个料盆内注入液体尿素后,在第一顶推机构的作用下使台架逐一推入热解炉;在料盆内尿素热解反应完毕,再通过第一顶推机构将下一批尿素经台架推入热解炉,进而反应后的氰尿酸在下一批台架的推动下推出热解炉。采用该结构无需操作人员出入热解炉,避免受到氨气的伤害,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解炉01的进口侧设有垂直于第一轨道2的第一导轨4,所述热解炉01的出口侧设有垂直于第一轨道2的第二导轨5,所述第一导轨4及第二导轨5上均设有台车6,所述台车6的上表面设有能够与第一轨道2对接的第二轨道7,所述第一导轨4及第二导轨5的起始端均设有第二顶推机构8;所述第一顶推机构3设置于第一导轨4的外侧。将装有料盆的台架置于台车上,通过第二顶推机构将台车沿着第一导轨推至热解炉的进口端,再通过第一顶推机构将台架从台车上推至热解炉内的第一轨道上;在热解炉内尿素热解生成氰尿酸后,第一顶推机构将装有下一批尿素的台架推入热解炉,进而将热解炉内完成热解的台架推出热解炉移至第二导轨上的台车上,随后借助第二导轨端部的第二顶推机构将台架沿着台车上的第二轨道移至卸料工位,开始卸料。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热解炉01的侧面上料工位02设有与台架1配合的第三轨道9,所述第三轨道9设置于热解炉进出口两端的第一导轨4及第二导轨5之间,用于往台架1上的料盆00内注入液体尿素;所述第三轨道9的进口端、第二导轨5的外侧设有第三顶推机构10。通过第三顶推机构将台架沿着上料工位的第三轨道移至上料工位,完成上料后台架在第三顶推机构的推动下移至第一导轨上的台车上,在第二顶推机构的作用下推入热解炉进行热解反应。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台架1的底部设有滚轮11,用于与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7及第三轨道9配合。采用该结构能够间隙台架在移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顶推机构3包括液压缸12和支架13,所述液压缸12的缸体120设置于支架13上,所述液压缸12的活塞杆121的末端与导向杆14相连,所述导向杆14平行于活塞杆121的中心轴线,所述导向杆14设置于液压缸12的缸体120上方,所述液压缸的缸体120顶部设有支撑导向块15,用于对导向杆14限位;所述第二顶推机构8及第三顶推机构10的结构与第一顶推机构3的结构相同。借助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若干个料盆的台架及设置于热解炉内部的第一轨道,所述料盆内能够容纳液体尿素,所述台架能够与第一轨道配合;所述第一轨道的进口端设有用于顶推台架的第一顶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若干个料盆的台架及设置于热解炉内部的第一轨道,所述料盆内能够容纳液体尿素,所述台架能够与第一轨道配合;所述第一轨道的进口端设有用于顶推台架的第一顶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的进口侧设有垂直于第一轨道的第一导轨,所述热解炉的出口侧设有垂直于第一轨道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上均设有台车,所述台车的上表面设有能够与第一轨道对接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的起始端均设有第二顶推机构;所述第一顶推机构设置于第一导轨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炉的侧面上料工位设有与台架配合的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设置于热解炉进出口两端的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之间,用于往台架上的料盆内注入液体尿素;所述第三轨道的进口端、第二导轨的外侧设有第三顶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氰尿酸生产热解用输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伍董占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六合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