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封堵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26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及系统,属于管道输送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环形充气囊套设在连接杆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套接在连接杆上;环形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第一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将该装置放进管道内且对环形充气囊充气之后,环形充气囊会与第一挡板的板面、第二挡板的板面、连接杆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以有效封堵管道,避免管道中余液流至漏点处,影响补焊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于环形充气囊的两侧,所以补焊漏点时产生的火花或焊渣不容易与环形充气囊接触而烫破胶皮气囊,从而胶皮气囊不会发生漏气,可以有效封堵余液,提高了补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封堵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道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常会出现腐蚀、老化等现象,随后会发生管道泄漏。当水平放置的管道的泄漏部位(即,漏点)在管道的下侧时,常先排放管道中的介质,在管道内压力很小可以安全作业时,在管道中位于漏点的上方的部位上开设一个天窗。然后,将胶皮气囊从天窗塞入管道中漏点上游或漏点下游后的位置处(将漏点暴露在外面),向胶皮气囊充气,使其膨胀后贴在管壁上,以封堵管道内的余液。最后,用焊钳夹住焊条,将焊条从天窗伸进管道,从管道里面对漏点进行补焊。然而,一方面,胶皮气囊的防烫隔热效果差,补焊漏点时产生的火花或焊渣容易烫破胶皮气囊,使胶皮气囊漏气而起不到封堵余液的作用。另一方面,当管道内压力增加时会将贴在管壁上的胶皮气囊顶出,使胶皮气囊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上述两方面均会影响补焊工作的正常进行,降低补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补焊漏点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封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环形充气囊、连接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环形充气囊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套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环形充气囊的两侧;所述环形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第一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充气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所述环形充气囊充气之后与所述第一挡板的板面、所述第二挡板的板面、所述连接杆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可选地,所述充气口的数量和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充气口的位置与两个第一通孔的位置一一相对。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气嘴;所述气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之后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充气口连接。可选地,所述气嘴的数量与所述充气口的数量相同。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在轴向上设置有放空孔,所述放空孔用于放空所述管道内的余液。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胶皮管;所述管道中位于漏点的上方的部位上设置有天窗,所述胶皮管的一端从所述天窗伸进所述管道中之后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环形加强筋;所述环形加强筋位于所述环形充气囊内,所述环形加强筋用于在所述环形充气囊充气之后,将所述环形充气囊顶紧在所述管道内壁上。可选地,所述环形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板面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一挡板的外径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外径小于所述管道的内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封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管道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管道封堵装置;所述管道中位于漏点的上方的部位上设置有天窗,所述管道封堵装置位于所述管道内,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充气口位于所述管道封堵装置中靠近所述天窗的一侧,所述环形充气囊充气之后与所述管道内壁接触。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环形充气囊套设在连接杆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套接在连接杆上,环形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口,第一挡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充气口的位置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在将该管道封堵装置放进管道内后,可以将气筒与充气口连接,对环形充气囊充气,环形充气囊充分膨胀之后会与第一挡板的板面、第二挡板的板面、连接杆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环形充气囊与管道接触之后会塞紧管道,可以有效封堵管道,避免管道中余液流至漏点处,影响补焊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于环形充气囊的两侧,环形充气囊充气之后与第一挡板的板面、第二挡板的板面、连接杆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也即,环形充气囊被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管道包围,所以补焊漏点时产生的火花或焊渣不容易与环形充气囊接触而烫破胶皮气囊,从而胶皮气囊不会发生漏气,可以有效封堵余液。另外,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于环形充气囊的两侧,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距离较近时,环形充气囊在膨胀之后将更容易贴紧管道内壁,降低了该管道封堵装置被顶出的风险,提高了补焊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道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封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环形充气囊,02:连接杆,03:第一挡板,04:第二挡板,05:气嘴,06:环形加强筋,07:管道,08:管道封堵装置,011:充气口,021:放空孔,031:第一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管道封堵装置包括:环形充气囊01、连接杆02、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环形充气囊01套设在连接杆02上,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套接在连接杆02上,且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位于环形充气囊01的两侧;环形充气囊01上设置有充气口011,第一挡板03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31,充气口011的位置与第一通孔031的位置相对,环形充气囊01充气之后与第一挡板03的板面、第二挡板04的板面、连接杆02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充气囊01可以是橡胶材料制成。连接杆02可以是木质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当连接杆02是木质材料制成时,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也均可以是木质材料制成,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钉子将第一挡板03、第二挡板04连接在连接杆02上;当连接杆02是金属材料制成时,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也均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焊接实现第一挡板03、第二挡板04在连接杆02上的连接。另外,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的板面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的板面的形状可以均为方形、菱形等,只要保证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位于环形充气囊01的两侧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挤压环形充气囊01,使环形充气囊01容易贴紧管道内壁,且可以起到隔挡补焊漏点时产生的火花或焊渣即可。可选地,为了使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很好发挥隔挡补焊时产生的火花或焊渣的作用,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的板面的形状可以均是圆形,且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的直径可以略小于管道内径。这种情况下,当将该管道封堵装置放进管道内时,第一挡板03的边缘和第二挡板04的边缘恰好可以与管道内壁接触,由此,在对环形充气囊01充气之后,环形充气囊01可以被第一挡板03、第二挡板04和管道完全包围,补焊漏点时产生的火花或焊渣不会与环形充气囊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环形充气囊(01)、连接杆(02)、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n所述环形充气囊(01)套设在所述连接杆(02)上,所述第一挡板(03)和所述第二挡板(04)套接在所述连接杆(02)上,且所述第一挡板(03)和所述第二挡板(04)位于所述环形充气囊(01)的两侧;/n所述环形充气囊(01)上设置有充气口(011),所述第一挡板(03)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31),所述充气口(01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031)的位置相对,所述环形充气囊(01)充气之后与所述第一挡板(03)的板面、所述第二挡板(04)的板面、所述连接杆(02)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环形充气囊(01)、连接杆(02)、第一挡板(03)和第二挡板(04);
所述环形充气囊(01)套设在所述连接杆(02)上,所述第一挡板(03)和所述第二挡板(04)套接在所述连接杆(02)上,且所述第一挡板(03)和所述第二挡板(04)位于所述环形充气囊(01)的两侧;
所述环形充气囊(01)上设置有充气口(011),所述第一挡板(03)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031),所述充气口(011)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031)的位置相对,所述环形充气囊(01)充气之后与所述第一挡板(03)的板面、所述第二挡板(04)的板面、所述连接杆(02)的侧壁、管道内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011)的数量和所述第一通孔(03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充气口(011)的位置与两个第一通孔(031)的位置一一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气嘴(05);
所述气嘴(0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031)之后与所述第一通孔(031)对应的充气口(011)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05)的数量与所述充气口(011)的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02)在轴向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孙爱国刘世军李强徐希成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