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23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泄压装置,属于采油工具领域。该泄压装置包括:阀门和泄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连接体和泄压顶针,连接体的第一端和阀门的第一端连接;连接体为中空结构,泄压顶针设置在连接体的内腔中;泄压顶针能够在连接体与单向阀旋接时顶开单向阀的密封件。本申请提供的泄压装置,可以通过泄压顶针顶开单向阀的密封件,进而使得单向阀上出现一个缝隙,之后,高压气体便会依次通过单向阀上的缝隙、连接体的第二端和连接体的第一端到达阀门的第一端处,并在阀门的作用下被截止在阀门的第一端处,最后,可以打开阀门将高压气体从油套环空中缓慢的放出,从而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避免损害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压装置
本申请涉及采油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泄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气井的油套管上通常会连接单流阀,且单流阀与油套管环空连通。当单流阀出现异常时,就需要将单流阀从油套管上拆卸下来,然后将新的单流阀连接到油套管上。然而,油套管环空中经常会有高压气体,此时,若直接将单流阀从油套管上拆卸下来,高压气体会直接从油套管环空中冲出,对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害。因此,需要提前释放掉油套管环空中的高压气体。为了释放掉油套管环空中的高压气体,目前一般会直接通过钢丝用力顶在单流阀的密封件上,使得单流阀的密封件和单流阀的壳体之间出现一个缝隙,此时,油套管环空中的高压气体将会通过该缝隙冲出,进而达到释放掉油套管环空中的高压气体的目的。然而,通过钢丝用力顶在单流阀的密封件上释放油套管环空中的高压气体的方式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从上述缝隙中冲出的高压气体依然会对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泄压装置,可以解决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和损害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阀门和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包括连接体和泄压顶针,所述连接体的第一端和所述阀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体的第二端用于与单向阀连通;所述连接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泄压顶针设置在所述连接体的内腔中,且所述连接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所述泄压顶针用于朝向所述单向阀;所述泄压顶针能够在所述连接体与所述单向阀旋接时顶开所述单向阀的密封件。可选地,所述泄压顶针包括:底盘和顶针;所述底盘限位在所述连接体的内腔中,所述顶针的第一端与所述底盘上靠近所述连接体的第二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针的第二端用于朝向所述单向阀。可选地,所述连接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和所述底盘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孔,所述一个或多个连通孔连通所述连接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选地,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堵头;所述阀门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和所述阀门的内腔连通,所述堵头与所述泄压孔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可选地,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阀门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的一端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阀门的第二端。可选地,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表,所述阀门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阀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压力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可选地,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第三压力表,所述阀门的第一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阀门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压力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可选地,所述连接体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可选地,所述阀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活接头,所述第一活接头上远离所述阀门的一端用于与高压管的一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可以在阀门保持关闭的状态下,首先将连接体的第二端与单向阀的连接端对接,且保证设置在连接体的内腔中的泄压顶针朝向单向阀。之后,可以将连接体旋接至单向阀的连接端上,以使连接体的第二端与单向阀连通,同时使得朝向单向阀的泄压顶针顶开单向阀的密封件,使得单向阀形成一个流通通道。此时,假设单向阀为与油套管环空连通的单向阀,且油套管环空中有高压气体,那么该高压气体便会依次通过该流通通道、连接体的第二端和连接体的第一端到达连接在连接体的第一端的阀门的第一端处,并在阀门的作用下被截止在阀门的第一端处,最后,可以通过打开阀门将高压气体从油套环空中缓慢的放出,以实现对油套环空泄压的目的。这样,就避免了通过钢丝用力顶在单流阀的密封件上出现的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和高压气体直接从油套管环空中冲出造成的损害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可以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避免损害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压组件的剖面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阀门;2:泄压组件;3:堵头;4:第一压力表;5:高压管;6:第二压力表;7:第三压力表;11:泄压孔;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一活接头;15:第二活接头;21:连接体;22:泄压顶针;221:底盘;222:顶针;2211:连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泄压组件2的剖视图,参见图1和图2,该泄压装置可以包括:阀门1和泄压组件2。泄压组件2包括连接体21和泄压顶针22,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阀门1的第一端连接,连接体21的第二端用于与单向阀连通。连接体21为中空结构,泄压顶针22设置在连接体21的内腔中,且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泄压顶针22用于朝向单向阀。泄压顶针22能够在连接体21与单向阀旋接时顶开单向阀的密封件。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阀门1保持关闭的状态下,首先将连接体21的第二端与单向阀的连接端对接,且保证设置在连接体21的内腔中的泄压顶针22朝向单向阀。之后,可以将连接体21旋接至单向阀的连接端上,以使连接体21的第二端与单向阀连通,同时使得泄压顶针22顶开单向阀的密封件,使得单向阀形成一个流通通道。此时,假设单向阀为与油套管环空连通的单向阀,且油套管环空中有高压气体,那么该高压气体便会依次通过该流通通道、连接体21的第二端和连接体21的第一端到达连接在连接体21的第一端的阀门1的第一端处,并在阀门1的作用下被截止在阀门1的第一端处,最后,可以通过打开阀门1将高压气体从油套环空中缓慢的放出,以实现对油套环空泄压的目的。这样,就避免了通过钢丝用力顶在单流阀的密封件上出现的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和高压气体直接从油套管环空中冲出造成的损害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泄压装置,可以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避免损害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其中,连接体2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螺纹和阀门1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包括:阀门(1)和泄压组件(2);/n所述泄压组件(2)包括连接体(21)和泄压顶针(22),所述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所述阀门(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体(21)的第二端用于与单向阀连通;/n所述连接体(21)为中空结构,所述泄压顶针(22)设置在所述连接体(21)的内腔中,且所述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所述泄压顶针(22)用于朝向所述单向阀;/n所述泄压顶针(22)能够在所述连接体(21)与所述单向阀旋接时顶开所述单向阀的密封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包括:阀门(1)和泄压组件(2);
所述泄压组件(2)包括连接体(21)和泄压顶针(22),所述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所述阀门(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体(21)的第二端用于与单向阀连通;
所述连接体(21)为中空结构,所述泄压顶针(22)设置在所述连接体(21)的内腔中,且所述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所述泄压顶针(22)用于朝向所述单向阀;
所述泄压顶针(22)能够在所述连接体(21)与所述单向阀旋接时顶开所述单向阀的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顶针(22)包括:底盘(221)和顶针(222);
所述底盘(221)限位在所述连接体(21)的内腔中,所述顶针(222)的第一端与所述底盘(221)上靠近所述连接体(21)的第二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针(222)的第二端用于朝向所述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1)的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盘(22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21)和所述底盘(221)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221)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通孔(2211),所述一个或多个连通孔(2211)连通所述连接体(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还包括堵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雨杜江朱琴刘奇林罗军曹建江涛杨桢剑黄耀王博周俊池袁和义谷翠琳刘梅杨渊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