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15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活塞(57)的导向行程区采用小缸径,从而与压缩行程区分离,所述活塞(57)的端面、箱体缸孔与箱体上部的阀板构成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所述活塞(57)的下方、箱体缸孔与箱体缸孔端面构成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气体在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压缩后从一级排气阀(56)排出,进入外置的中冷器(71),经中冷器(71)冷却后的一级压缩气体推开二级进气阀(62)进入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寿命排气无油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并具有排气压力高、低噪音、低振动、小体积轻量化便于安装等优点,并且级间冷却能够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式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汽车空气压缩机主要用于向汽车制动技术、悬挂系统、车门开启关闭及辅助用气动装置提供必要气源。目前车用空气压缩机主要有滑片式,螺杆式,涡旋式,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等,但是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基本上还都是有油润滑的活塞式空压机,随气含油高,容易出现“串油”、漏油等故障,严重影响车辆干燥器、汽阀等部件使用寿命,还会额外增加不少费用,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虽市面已有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可以解决随汽“串油”问题,但由于先天性结构限制,承载用轴承均只能采用免维护脂润滑轴承,后期由于润滑不足,容易导致轴承磨损失效,使用寿命较短,且采用免维护轴承,曲轴难于配置平衡振动比传统油润滑空压机大。而且,随着汽车电动化发展,无发动机后,目前电动空气压缩机是纯电动车型上的主要噪音源,而活塞式空压机噪音相较于其他类型空压机存在先天性短板,难于满足整车舒适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寿命排气无油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并具有排气压力高、低噪音、低振动、小体积轻量化便于安装等优点。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活塞57的导向行程区采用小缸径,从而与压缩行程区分离,所述活塞57的端面、箱体缸孔与箱体上部的阀板构成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所述活塞57的下方、箱体缸孔与箱体缸孔端面构成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气体在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压缩后从一级排气阀56排出,进入外置的中冷器71,经中冷器71冷却后的一级压缩气体推开二级进气阀62进入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所述小缸径是指与压缩行程区相比小的缸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7的压缩行程区布置有自润滑的活塞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为第一活塞环58、第二活塞环60、和第三活塞环6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7的压缩行程区还布置有辅助支撑环5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7的导向行程区上布置有刮油环67和汽环6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箱体上部的阀板上布置有一级排气阀56、一级进气阀6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在箱体缸孔上布置有二级进气阀62、二级排气阀7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曲轴旋转一周,缸内活塞往复运动一次,气体沿着气体路径63所示方向被压缩两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其在在曲轴尾部集成油泵,为设置于曲轴的轴颈油孔处的轴瓦提供油压力润滑及整机油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轴瓦的外侧布置有连杆,连杆小头内置轴瓦,通过飞溅润滑。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油润滑无油压缩的汽车用活塞式空压机。传统的车用活塞式空压机,压缩行程过程中,由于残留在缸壁润滑油充分与空气接触随气排出,以及进气行程时,箱内油气上窜进入压缩腔中,故气体含油。本技术结构通过采用小缸径润滑导向行程区和压缩行程区分离,使压缩行程区空气与润滑油不接触,并通过控制建压泄流方向,抑制含油气体回窜压缩缸,从而避免随汽含油;而采用油压力润滑、飞溅润滑,使轴承能得到充分润滑及冷却,并辅以两级压缩技术,大大减少轴承所受载荷,从而保障其长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56:一级排气阀、57:活塞、58:第一活塞环、59:辅助支撑环、60:第二活塞环、61:第三活塞环、62:二级进气阀、63:气体路径、64:一级进气阀、66、汽环、67:刮油环、69:二级排气阀板、70:二级排气阀、71:中冷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采用外置中冷器进行级间冷却。图1是本申请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采用级间冷却方式,通过外置的中冷器71来冷却经一级压缩的高温气体。如图1所示,活塞57的导向行程区采用小缸径,从而与压缩行程区分离。所述活塞57的端面、箱体缸孔与箱体上部的阀板构成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所述活塞57的下方、箱体缸孔与箱体缸孔端面构成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气体在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压缩后从一级排气阀56排出,进入外置的中冷器71,经中冷器冷却后的一级压缩气体推开二级进气阀62进入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活塞57的压缩行程区布置有自润滑的第一活塞环58、第二活塞环60、第三活塞环61及辅助支撑环59,活塞的导向行程区布置有刮油环67,汽环66。箱体上部的阀板上布置有一级排气阀56、一级进气阀64。箱体缸孔端面上布置有二级进气阀62,二级排气阀板69。二级排气阀板69下方布置二级排气阀70。在箱体缸孔上布置有二级进气阀62、二级排气阀70。活塞57在箱体缸孔内往复工作,当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容积减小,气体被压缩,压力升高推动一级排气阀56排出,进入外置的中冷器71。与此同时,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容积逐渐增大,经中冷器71冷却后一级压缩气体便推开二级进气阀62进入二级腔内。当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容积增大产生负压,空气经一级进气阀64被吸入。与此同时,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容积逐渐减少,气体被压缩,气压升高推动二级排气阀70排出。曲轴旋转一周,缸内活塞往复运动一次,气体沿着气体路径63所示方向被压缩两次,反复重复上述过程,气体被源源不断被压缩排出。本申请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的曲轴的轴颈油孔处可以布置有薄壁轴承即轴瓦。曲轴曲柄处的轴瓦的外侧布置有连杆,连杆小头内置轴瓦,通过飞溅润滑。本申请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可采用在曲轴尾部集成油泵的设计,为轴瓦提供油压力润滑及整机油冷。此外,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活塞(57)的导向行程区采用小缸径,从而与压缩行程区分离,所述活塞(57)的端面、箱体缸孔与箱体上部的阀板构成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所述活塞(57)的下方、箱体缸孔与箱体缸孔端面构成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气体在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压缩后从一级排气阀(56)排出,进入外置的中冷器(71),经中冷器(71)冷却后的一级压缩气体推开二级进气阀(62)进入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所述小缸径是指与压缩行程区相比小的缸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活塞(57)的导向行程区采用小缸径,从而与压缩行程区分离,所述活塞(57)的端面、箱体缸孔与箱体上部的阀板构成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所述活塞(57)的下方、箱体缸孔与箱体缸孔端面构成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气体在一级压缩缸内空间(65)压缩后从一级排气阀(56)排出,进入外置的中冷器(71),经中冷器(71)冷却后的一级压缩气体推开二级进气阀(62)进入二级压缩缸内空间(68),所述小缸径是指与压缩行程区相比小的缸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7)的压缩行程区布置有自润滑的活塞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为第一活塞环(58)、第二活塞环(60)、和第三活塞环(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外置中冷器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7)的压缩行程区还布置有辅助支撑环(5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彬李传武汪惠林蒋伟荣钟周乐周胜博
申请(专利权)人: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