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门及集装箱,包括对开式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一根能够转动的第一锁杆;在所述第一锁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锁杆转动以使得第一锁杆能够与集装箱门外部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一扶手;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平行,所述第一锁杆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朝向所述第二箱门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集装箱门及集装箱,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便利,降低了成本,更人性化,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提高集装箱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仓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门及集装箱。
技术介绍
目前集装箱门开启闭合方式是:如图1-2所示,两条锁杆3′布置在左侧箱门1′上,两条锁杆3′布置在右侧箱门2′上。在箱门关闭时,左侧的两条扶手4′朝向左侧延伸(图2所示)或上下交叉布置(图1所示),右侧的两条扶手4′朝向右侧延伸(图2所示)或上下交叉布置(图1所示)。操作者开启箱门时,必须使用双手配合同时使用能开启箱门。在开启箱门时,以右侧箱门2′为例,需要先向左转动扶手4′,带动锁杆3′解锁,然后再向右转动扶手4′,拉开右侧箱门2′,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开门的集装箱门及集装箱。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集装箱门,包括对开式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一根能够转动的第一锁杆;在所述第一锁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锁杆转动以使得第一锁杆能够与集装箱门外部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一扶手;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平行,所述第一锁杆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朝向所述第二箱门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上具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二箱门开启的箱门止挡端;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门止挡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箱门的前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杆位于所述第一箱门的中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扶手的第一扶手架;所述第一扶手架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之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之间距离;所述第一扶手铰接在所述第一锁杆上,并能够上下摆动;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由所述第一扶手架支撑。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扶手上设置有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门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锁杆;在所述第二锁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锁杆转动以使得第二锁杆能够与集装箱门外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二扶手;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第二箱门的转轴平行,所述第二锁杆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第一锁杆的延伸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上具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二箱门开启的箱门止挡端;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门止挡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箱门的前侧,且所述锁杆止档端与所述第二锁杆之间留有避让空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箱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扶手的第二扶手架;所述第二扶手架位于所述第二箱门的门轴与所述第二锁杆之间;所述第二扶手铰接在所述第二锁杆上,并能够上下摆动;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扶手由所述第二扶手架支撑。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与所述第二扶手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门布置在所述第二箱门的右侧;或者,所述第一箱门布置在所述第二箱门的左侧。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具有门口的箱体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集装箱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分别铰接在所述门口内;在所述箱体上对应第一锁杆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锁座,在所述箱体上对应第二锁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锁座;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锁座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箱门从所述门口中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第二锁座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箱门从所述门口中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锁座锁合,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第二锁座锁合,所述第一扶手朝向所述第二箱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扶手朝向所述第二箱门的转轴的方向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集装箱门及集装箱,在第一箱门上设置一根第一锁杆,在第一锁杆上设置第一扶手,且第一锁杆在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在操作者操纵第一扶手带动第一锁杆解锁时,顺着转动方向将第一箱门开启。由此第一箱门的整个开门过程从第一锁杆解锁到第一箱门完全打开是连续性,能够实现一气呵成解锁开门,避免了常归开门操作的缺陷,操作者可以单手轻松完成开门动作,方便箱门的开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在箱门闭锁时,其左右两侧的扶手上下交叉布置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在箱门闭锁时,其左侧的扶手向左延伸,右侧的扶手向右延伸的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扶手的箱门止挡端延伸到第二箱门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门,包括对开式的第一箱门1和第二箱门2。第一箱门1上设置有一根能够转动的第一锁杆3。在第一锁杆3上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锁杆3转动以使得第一锁杆3能够与集装箱门外部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一扶手5。第一锁杆3与第一箱门1的转轴平行,第一锁杆3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箱门1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在第一箱门1和第二箱门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扶手5朝向第二箱门2的方向延伸。第一箱门1和第二箱门2为对开门,两扇门都以侧边上的门轴或转轴为轴旋转,从而向中间转动关闭,向两侧转动开启。第一箱门1可以为右侧门,也可以为左侧门。第一锁杆3通过卡箍安装在第一箱门1上,第一锁杆3可以在第一箱门1上转动,从而带动其上下两端的锁头31转动,进而使得锁头31与集装箱门外侧的锁座或集装箱箱体上的锁座锁合或解锁,使得第一锁杆3与锁座锁合或解锁。在第一锁杆3锁合时,第一箱门1不能开启,在第一锁杆3解锁时,第一箱门1可以被开启。第一箱门1的侧边上设置有铰链或门轴10,第一箱门1以铰链或门轴10为中心转动,实现开门和关门。第一扶手5安装在第一锁杆3上,其能够带动第一锁杆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锁杆3锁合和解锁。其中,第一锁杆3与第一箱门1的转轴或门轴10平行,第一锁杆3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第一箱门1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也即是,在第一锁杆3解锁时,其在卡箍内朝向第一方向转动(逆时针或顺时针),从而带动锁头31与锁座解锁,第一箱门1开启时其绕着转轴或门轴10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即为,如果第一锁杆3解锁时逆时针转动,则第一箱门1开启时也逆时针转动;如果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门,包括对开式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n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一根能够转动的第一锁杆;/n在所述第一锁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锁杆转动以使得第一锁杆能够与集装箱门外部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一扶手;/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平行,所述第一锁杆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n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朝向所述第二箱门的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门,包括对开式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
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一根能够转动的第一锁杆;
在所述第一锁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锁杆转动以使得第一锁杆能够与集装箱门外部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一扶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平行,所述第一锁杆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朝向所述第二箱门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上具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二箱门开启的箱门止挡端;
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箱门止挡端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箱门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杆位于所述第一箱门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箱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扶手的第一扶手架;
所述第一扶手架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之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锁杆与所述第一箱门的转轴之间距离;
所述第一扶手铰接在所述第一锁杆上,并能够上下摆动;
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扶手由所述第一扶手架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扶手上设置有橡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门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第二锁杆;在所述第二锁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锁杆转动以使得第二锁杆能够与集装箱门外的锁座锁合和解锁的第二扶手;
所述第二锁杆与所述第二箱门的转轴平行,所述第二锁杆解锁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箱门开启时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所述第一箱门和所述第二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H·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弗莱克斯集装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