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包括立杆、脚手板和爬梯,立杆为多根,多根立杆分为两排,两排立杆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脚手板为多块,多块脚手板位于两排立杆之间且多块脚手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接或者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每层脚手板与两排立杆对应连接;爬梯设置在与建筑墙体相互抵靠的立杆上;每层脚手板上均开设有攀爬孔,攀爬孔与爬梯相对;施工人员通过爬梯爬升或下降并穿过攀爬孔到达相应的一层脚手板上。从而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爬梯直接到达相应的脚手板层,无需通过进入建筑内部楼梯到达相应的脚手板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直接通过脚手架爬升或下降到相应的脚手板层而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现有的脚手架没有相应的攀爬结构,施工人员在脚手架的不同脚手板层之间转换时,需要先进入建筑结构内部,通过建筑结构内部的楼梯到达相应的楼层,然后再进入相应的脚手板层,该过程耗时较多,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直接通过脚手架爬升或下降到相应的脚手板层而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手架,包括:立杆,立杆为多根,多根立杆分为两排,两排立杆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其中一排立杆与建筑墙体相互抵靠;脚手板,脚手板为多块,多块脚手板位于两排立杆之间且多块脚手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接或者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每层脚手板与两排立杆对应连接;爬梯,设置在与建筑墙体相互抵靠的立杆上;其中,每层脚手板上均开设有攀爬孔,攀爬孔与爬梯相对;施工人员通过爬梯爬升或下降并穿过攀爬孔到达相应的一层脚手板上。进一步地,爬梯包括:脚踏杆,脚踏杆为多根,每根脚踏杆与立杆相互垂直连接,多根脚踏杆沿立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脚踏杆之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脚踏杆包括:槽型板,槽型板具有卡槽结构;小横杆,小横杆为两根,两根小横杆的第一端与槽型板的两侧对应连接,两根小横杆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连接螺栓,槽型板上开设有螺栓孔,连接螺栓穿设在螺栓孔内;其中,槽型板的卡槽结构卡在立杆上并通过连接螺栓与立杆相互连接。进一步地,立杆为方钢,卡槽结构为与方钢匹配的矩形槽。进一步地,爬梯为多个,多个爬梯沿脚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对应的多根立杆上;其中,每层脚手板上的攀爬孔为多个,每层脚手板上的多个攀爬孔沿脚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爬梯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每层脚手板上均设置有孔盖,孔盖可打开或闭合地设置在攀爬孔上。进一步地,孔盖的第一端设置有铰接件,孔盖的第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攀爬孔边缘的对应部位相互铰接以使孔盖能够绕其第一端上下翻转以将攀爬孔打开或闭合;其中,第一端为孔盖与爬梯相对并远离的一端。进一步地,孔盖与脚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两个侧边上均设置有滑动件;其中,攀爬孔与脚手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两个侧边对应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轨或滑槽,孔盖通过两个侧边上的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两条滑轨或滑槽内以将攀爬孔打开或闭合。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脚手架,包括立杆、脚手板和爬梯,立杆为多根,多根立杆分为两排,两排立杆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其中一排立杆与建筑墙体相互抵靠;脚手板为多块,多块脚手板位于两排立杆之间且多块脚手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接或者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每层脚手板与两排立杆对应连接;爬梯设置在与建筑墙体相互抵靠的立杆上;每层脚手板上均开设有攀爬孔,攀爬孔与爬梯相对;施工人员通过爬梯爬升或下降并穿过攀爬孔到达相应的一层脚手板上。从而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爬梯直接到达相应的脚手板层,无需通过进入建筑内部楼梯到达相应的脚手板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直接通过脚手架爬升或下降到相应的脚手板层而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第一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第二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脚手架的脚踏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脚手架的脚踏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脚手架的脚踏杆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立杆;20、脚手板;21、攀爬孔;22、孔盖;30、爬梯;31、脚踏杆;311、槽型板;312、小横杆;313、连接螺栓;40、建筑墙体;50、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脚手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立杆10、脚手板20和爬梯30,立杆10为多根,多根立杆10分为两排,两排立杆10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其中一排立杆10与建筑墙体40相互抵靠;脚手板20为多块,多块脚手板20位于两排立杆10之间且多块脚手板20沿水平方向相互对接或者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每层脚手板20与两排立杆10对应连接;爬梯30设置在与建筑墙体40相互抵靠的立杆10上;每层脚手板20上均开设有攀爬孔21,攀爬孔21与爬梯30相对;施工人员通过爬梯30爬升或下降并穿过攀爬孔21到达相应的一层脚手板20上。从而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爬梯30直接到达相应的脚手板20层,无需通过进入建筑内部楼梯到达相应的脚手板20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无法直接通过脚手架爬升或下降到相应的脚手板20层而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具体实施时,脚手架在建筑外墙40外侧搭建时需要环绕一周,长度较长,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能够从脚手架的不同位置在不同层的脚手板20之间爬上或下降,进一步地,爬梯30为多个,多个爬梯30沿脚手板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对应的多根立杆10上;相应地,每层脚手板20上的攀爬孔21为多个,每层脚手板20上的多个攀爬孔21沿脚手板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爬梯30一一对应,从而使施工人员可以就近通过相应的爬梯30实现爬升或下降,从而快速到达相应的脚手板层,提高施工效率。如图1至图3所示,爬梯30包括脚踏杆31,脚踏杆31为多根,每根脚踏杆31与立杆10相互垂直连接,多根脚踏杆31沿立杆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脚踏杆31之间的间距相等,可选地,相邻两个脚踏杆31之间的距离为40CM,从而使施工人员脚踏杆31可以实现攀爬。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脚踏杆31包括槽型板311、小横杆312以及连接螺栓313,槽型板311具有卡槽结构;槽型板311由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底板和两个侧板围合成卡槽结构,小横杆312为两根,两根小横杆312的第一端与槽型板311的两个侧板对应连接,两根小横杆31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可选地,小横杆312位角钢。槽型板311的底板上开设有螺栓孔,连接螺栓313穿设在螺栓孔内;立杆10上沿其高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安装脚踏杆31时,槽型板311的卡槽结构卡在立杆10上并通过连接螺栓313与立杆10相互连接。可选地,立杆10为方钢,卡槽结构为与方钢匹配的矩形槽。可选地,连接螺栓313为M16螺栓。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脚手板20上行走时意外从攀爬孔21掉落,进一步地,每层脚手板20上均设置有孔盖22,孔盖22可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杆(10),所述立杆(10)为多根,多根所述立杆(10)分为两排,两排所述立杆(10)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其中一排所述立杆(10)与建筑墙体(40)相互抵靠;/n脚手板(20),所述脚手板(20)为多块,多块所述脚手板(20)位于两排所述立杆(10)之间且多块所述脚手板(20)沿水平方向相互对接或者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每层所述脚手板(20)与两排所述立杆(10)对应连接;/n爬梯(30),设置在与所述建筑墙体(40)相互抵靠的所述立杆(10)上;/n其中,每层所述脚手板(20)上均开设有攀爬孔(21),所述攀爬孔(21)与所述爬梯(30)相对;施工人员通过所述爬梯(30)爬升或下降并穿过所述攀爬孔(21)到达相应的一层所述脚手板(2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杆(10),所述立杆(10)为多根,多根所述立杆(10)分为两排,两排所述立杆(10)相互平行且一一对应;其中一排所述立杆(10)与建筑墙体(40)相互抵靠;
脚手板(20),所述脚手板(20)为多块,多块所述脚手板(20)位于两排所述立杆(10)之间且多块所述脚手板(20)沿水平方向相互对接或者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每层所述脚手板(20)与两排所述立杆(10)对应连接;
爬梯(30),设置在与所述建筑墙体(40)相互抵靠的所述立杆(10)上;
其中,每层所述脚手板(20)上均开设有攀爬孔(21),所述攀爬孔(21)与所述爬梯(30)相对;施工人员通过所述爬梯(30)爬升或下降并穿过所述攀爬孔(21)到达相应的一层所述脚手板(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30)包括:
脚踏杆(31),所述脚踏杆(31)为多根,每根所述脚踏杆(31)与所述立杆(10)相互垂直连接,多根所述脚踏杆(31)沿所述立杆(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脚踏杆(31)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杆(31)包括:
槽型板(311),所述槽型板(311)具有卡槽结构;
小横杆(312),所述小横杆(312)为两根,两根所述小横杆(312)的第一端与所述槽型板(311)的两侧对应连接,两根所述小横杆(312)的第二端为自由端;
连接螺栓(313),所述槽型板(311)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连接螺栓(313)穿设在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开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