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97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包括泵吸管、射流管、绞吸杆和电机,所述射流管从所述泵吸管中穿过,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泵吸管的底端侧边,所述绞吸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绞吸杆包括杆体、螺旋绞叶和多组搅拌装置,所述螺旋绞叶套装并固定在所述杆体上;每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横杆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杆两端的搅拌叶片,且两个搅拌叶片垂直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定开发的装置结构对河道淤泥进行绞吸,具有河道淤泥绞吸深度大、绞吸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淤泥清理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淤泥清理是河道环保中重要的环节,现有技术中,河道淤泥的清理通常是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挖捞,或通过普通的泵吸设备进行淤泥的泵吸;人工挖捞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效率低下,而普通的泵吸设备也并不能有效泵吸深层的淤泥。综上所述,现在亟待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清理深层淤泥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通过特定开发的装置结构对河道淤泥进行绞吸,具有河道淤泥绞吸深度大、绞吸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包括泵吸管、射流管、绞吸杆和电机,所述射流管从所述泵吸管中穿过,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泵吸管的底端侧边,所述绞吸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绞吸杆包括杆体、螺旋绞叶和多组搅拌装置,所述螺旋绞叶套装并固定在所述杆体上;每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横杆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杆两端的搅拌叶片,且两个搅拌叶片垂直分布。作为优选,所述泵吸管底端设置有法兰,所述射流管的头部伸出至所述法兰的下方,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法兰上,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法兰,并与所述绞吸杆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绞吸杆具有多根并沿圆周等距分布在所述泵吸管的圆周侧边。作为优选,每根所述绞吸杆上的搅拌装置具有多个,且上下相邻的搅拌装置中的横杆互呈垂直分布。作为优选,每根所述绞吸杆上的螺旋绞叶包括上段螺旋绞叶和下段螺旋绞叶,所述下段螺旋绞叶的顶端与所述上段螺旋绞叶的底端相连接。作为优选,每根所述绞吸杆上的搅拌装置具有五个。作为优选,所述绞吸杆具有四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通过在泵吸管内传入射流管,能够将河道淤泥冲击成悬浮浑浊态,通过设置多个围绕泵吸管的绞吸杆,能够将河道淤泥搅动并通过螺旋绞叶向上绞吸,射流管与绞吸杆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河道淤泥的清理深度;通过在每根绞吸杆上设置多个呈90°分布的横杆并在每个横杆两端设置呈90°分布的搅拌叶片,能够使得每根绞吸杆在淤泥中旋转时,将绞吸杆深度所及范围的各层淤泥进行充分搅动;通过设置具有两段并首尾相连的螺旋绞叶,能够在绞吸淤泥时形成淤泥的不规则上移运动,避免淤泥与螺旋绞叶之间形成滑移,提高绞吸效率。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绞吸杆的三维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绞吸杆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绞吸杆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工作场景的示意图。图中:1-泵吸管、2-射流管、3-电机、4-绞吸杆、101-法兰、401-杆体、402-搅拌装置、403-螺旋绞叶、402a-搅拌叶片、402b-横杆、403a-上段螺旋绞叶、403b-下段螺旋绞叶。【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5,本技术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包括泵吸管1、射流管2、绞吸杆4和电机3,所述射流管2从所述泵吸管1中穿过,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泵吸管1的底端侧边,所述绞吸杆4的上端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绞吸杆4包括杆体401、螺旋绞叶403和多组搅拌装置402,所述螺旋绞叶403套装并固定在所述杆体401上;每组所述搅拌装置402包括横杆402b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杆402b两端的搅拌叶片402a,且两个搅拌叶片402a垂直分布。所述泵吸管1底端设置有法兰101,所述射流管2的头部伸出至所述法兰101的下方,所述电机3固定在所述法兰101上,电机3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法兰101,并与所述绞吸杆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绞吸杆4具有多根并沿圆周等距分布在所述泵吸管1的圆周侧边。每根所述绞吸杆4上的搅拌装置402具有多个,且上下相邻的搅拌装置402中的横杆402b互呈垂直分布。横杆402b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杆体401上。每根所述绞吸杆4上的螺旋绞叶403包括上段螺旋绞叶403a和下段螺旋绞叶403b,所述下段螺旋绞叶403b的顶端与所述上段螺旋绞叶403a的底端相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为,每根所述绞吸杆4上的搅拌装置402具有五个。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为,所述绞吸杆4具有四根。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河道淤泥大通径绞吸装置,参阅图1~图6,泵吸管1从淤泥清理船上下潜,使得绞吸杆4深入至淤泥中,由每个电机3带动对应的绞吸杆4转动,使得搅拌装置402上的搅拌叶片402a搅动淤泥,各组搅拌装置402位于淤泥的不同深度,所以淤泥可以被充分搅动,同时,由射流管2向淤泥射出高压水流,对淤泥产生冲击,使得淤泥进一步被冲击成浑浊悬浮状态,搅拌叶片402a搅动淤泥的同时,下段螺旋绞叶403b和上段螺旋绞叶403a同时转动,对浑浊悬浮状态的淤泥通过螺旋结构的叶片向上进行绞送;淤泥被绞送至泵吸管1的底端后,则被泵吸管1吸至淤泥清理船上。本技术,通过将通过在泵吸管内传入射流管,能够将河道淤泥冲击成悬浮浑浊态,通过设置多个围绕泵吸管的绞吸杆,能够将河道淤泥搅动并通过螺旋绞叶向上绞吸,射流管与绞吸杆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河道淤泥的清理深度;通过在每根绞吸杆上设置多个呈90°分布的横杆并在每个横杆两端设置呈90°分布的搅拌叶片,能够使得每根绞吸杆在淤泥中旋转时,将绞吸杆深度所及范围的各层淤泥进行充分搅动;通过设置具有两段并首尾相连的螺旋绞叶,能够在绞吸淤泥时形成淤泥的不规则上移运动,避免淤泥与螺旋绞叶之间形成滑移,提高绞吸效率。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吸管(1)、射流管(2)、绞吸杆(4)和电机(3),所述射流管(2)从所述泵吸管(1)中穿过,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泵吸管(1)的底端侧边,所述绞吸杆(4)的上端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绞吸杆(4)包括杆体(401)、螺旋绞叶(403)和多组搅拌装置(402),所述螺旋绞叶(403)套装并固定在所述杆体(401)上;每组所述搅拌装置(402)包括横杆(402b)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杆(402b)两端的搅拌叶片(402a),且两个搅拌叶片(402a)垂直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吸管(1)、射流管(2)、绞吸杆(4)和电机(3),所述射流管(2)从所述泵吸管(1)中穿过,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泵吸管(1)的底端侧边,所述绞吸杆(4)的上端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绞吸杆(4)包括杆体(401)、螺旋绞叶(403)和多组搅拌装置(402),所述螺旋绞叶(403)套装并固定在所述杆体(401)上;每组所述搅拌装置(402)包括横杆(402b)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横杆(402b)两端的搅拌叶片(402a),且两个搅拌叶片(402a)垂直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常态化大通径绞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吸管(1)底端设置有法兰(101),所述射流管(2)的头部伸出至所述法兰(101)的下方,所述电机(3)固定在所述法兰(10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富强连加俤
申请(专利权)人:艾迪机器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