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930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工具的技术领域,是一种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路锥输送箱安装在车斗的前侧,第一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输送箱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一传送带的输出侧设置有左高右低的传送滑轨,路锥拾取装置安装在车斗的后侧,第二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拾取装置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二传送带的输出侧与同样安装在车斗后侧的提升机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设置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传送滑轨可以将成摞的路锥一个个地有效分选出来并连续地布放在路面上;通过设置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提升机可以使路锥被稳健、高效地从地面上抓取上来并运送至车斗内进行回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于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工具的
,是一种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路锥又称路障,用于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等,起到临时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的作用,路锥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汽车滚压、硬物撞击不会损伤、防日晒、不怕风吹雨打、耐热、耐寒、不龟裂特点。现在通常在公路维修作业时,路锥的摆放与回收大部分还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这种人工摆放和回收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工人暴露于危险的交通环境中,安全系数低,现有虽然也有一些路锥自动收放的装备,例如英国的SafeTcone系统已经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驾驶员只需要在驾驶室内操控触摸屏,就可以完成各种操作,还有一些是在车上安装工业机器人手臂来实现路锥的收放,但它们都存在设计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普及的问题,并且现有的路锥自动收放装备只能收放特定尺寸与形状的路锥,普适性很差,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路锥自动收放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普及的问题,并且还能有效解决现有装置只能收放特定尺寸与形状的路锥,造成装置普适性差、不实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包括汽车、控制主机、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传送滑轨、提升机、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汽车上设置有车斗,路锥输送箱安装在车斗的前侧,路锥输送箱的上部为路锥投入口,路锥输送箱的下部为路锥输出口,第一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输送箱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一传送带的输入侧与路锥输出口相对应,第一传送带的输出侧设置有左高右低的传送滑轨,传送滑轨的右侧末端还设置有滑坡,路锥拾取装置安装在车斗的后侧,路锥拾取装置的左侧为路锥拾取侧,路锥拾取侧朝向车头,路锥拾取装置的右侧为路锥拾出侧,路锥拾出侧朝向车尾,第二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拾取装置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二传送带的输入侧与路锥拾取装置的路锥拾出侧相对应,第二传送带的输出侧与同样安装在车斗后侧的提升机相对应,控制主机安装在车斗内,控制主机分别与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提升机、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通讯连接以控制其运行,路锥输送箱与路锥拾取装置内部供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大小可调。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路锥输送箱包括箱体、左夹板、右夹板、第一电机,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路锥投入口、路锥输出口,左夹板与右夹板位置相对且可左右水平滑动地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电缸,第一电缸上的伸缩端与对应一侧上的夹板相连接,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下方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前后相对应的安装口,安装口处的箱体内间隔设置有第一电机驱动的左转轴、右转轴,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左转轴、右转轴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在安装口外设置的轴承座内,轴承座在安装口外的安装位置左右可调,位于箱体内的左转轴与右转轴外侧壁上还安装有十字形拨轮,左转轴与右转轴上的十字形拨轮分别与左夹板、右夹板的位置相对应,左夹板与右夹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第一电缸、第一电机与控制主机电连接以使控制主机能分别控制第一电缸、第一电机的运行。进一步的,路锥拾取装置包括安装底架、前架、后架、电动滚筒,安装底架安装在车斗的底部并外伸到车斗的后侧,在安装底架外伸端的前后两侧至少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电缸,前后两侧第二电缸的伸缩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架、后架,沿前架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伸缩装置,每组伸缩装置为上下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一伸缩臂,电动滚筒的上下两侧安装在同组第一伸缩臂的伸缩端上,在后架上同理设置有第一伸缩臂、电动滚筒,前架与后架上的电动滚筒之间间隔分布以形成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路锥拾取装置运输通道的左侧为路锥拾取侧,路锥拾取装置运输通道的右侧为路锥拾出侧,在路锥拾取侧的前架与后架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相互对应的第二伸缩臂,第二伸缩臂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条,弧形导向条的一侧外伸出前架与后架,弧形导向条的另一侧固设在第二伸缩臂的伸缩端上,在路锥拾取侧与路锥拾出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在前架或后架上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控制主机与第一红外传感器通信连接以控制第二电缸的伸缩,控制主机与电动滚筒电连接以控制电动滚筒的转动。进一步的,升降机包括立架、升降台,在立架的下侧与上侧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第二红外传感器,控制主机分别与接近开关、第二红外传感器通讯连接以感知路锥的位置从而控制升降台的升降。进一步的,车斗内还设置有若干路锥摆放架,路锥摆放架包括底座、立杆、套块,立杆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立杆的上端与套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传送滑轨的右侧末端出口处两边通过固定安装的一对弹簧合页活动连接有两个缓冲板,传送滑轨的右侧末端出口处还安装有第三红外传感器,第三红外传感器与控制主机通讯连接以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频率。进一步的,在前架的第一伸缩臂与第二伸缩臂之间设置有第三伸缩臂,第三伸缩臂的伸缩端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软弹的拨杆,在后架上同理安装有第三伸缩臂、第二电机、拨杆,控制主机与第二电机电连接以控制第二电机的运行,传送滑轨的导面上密布有导轮,左夹板的右端面与右夹板的左端面上也密布有导轮。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设置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传送滑轨可以将成摞的路锥一个个地有效分选出来并连续地布放在路面上;通过设置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提升机可以使路锥被稳健、高效地从地面上抓取上来并运送至车斗内进行回收,相比纯人工布放与回收路锥的方式来比,省时省力效率高,相比其它现有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利于普及,无论是布放路锥,还是回收路锥,司机都是正开汽车,不用倒车操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容易,并且路锥输送箱与路锥拾取装置内部供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大小可调,这样能适应不同尺寸的路锥,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与实用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附图1是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路锥输送箱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路锥输送箱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路锥拾取装置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路锥拾取装置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弧形导向条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路锥摆放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传送滑轨右侧末端的放大局部示意图;附图10是十字形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汽车,2、控制主机,3、第一传送带,4、传送滑轨,5、第二传送带,6、车斗,7、滑坡,8、箱体,9、左夹板,10、右夹板,11、第一电缸,12、安装口,13、第一电机,14、左转轴,15、右转轴,16、轴承座,17、十字形拨轮,18、安装底架,19、前架,20、后架,21、电动滚筒,22、第二电缸,23、第一伸缩臂,24、第二伸缩臂,25、弧形导向条,26、第一红外传感器,27、立架,28、升降台,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控制主机、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传送滑轨、提升机、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汽车上设置有车斗,路锥输送箱安装在车斗的前侧,路锥输送箱的上部为路锥投入口,路锥输送箱的下部为路锥输出口,第一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输送箱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一传送带的输入侧与路锥输出口相对应,第一传送带的输出侧设置有左高右低的传送滑轨,传送滑轨的右侧末端还设置有滑坡,路锥拾取装置安装在车斗的后侧,路锥拾取装置的左侧为路锥拾取侧,路锥拾取侧朝向车头,路锥拾取装置的右侧为路锥拾出侧,路锥拾出侧朝向车尾,第二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拾取装置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二传送带的输入侧与路锥拾取装置的路锥拾出侧相对应,第二传送带的输出侧与同样安装在车斗后侧的提升机相对应,控制主机安装在车斗内,控制主机分别与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提升机、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通讯连接以控制其运行,路锥输送箱与路锥拾取装置内部供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大小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控制主机、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传送滑轨、提升机、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汽车上设置有车斗,路锥输送箱安装在车斗的前侧,路锥输送箱的上部为路锥投入口,路锥输送箱的下部为路锥输出口,第一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输送箱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一传送带的输入侧与路锥输出口相对应,第一传送带的输出侧设置有左高右低的传送滑轨,传送滑轨的右侧末端还设置有滑坡,路锥拾取装置安装在车斗的后侧,路锥拾取装置的左侧为路锥拾取侧,路锥拾取侧朝向车头,路锥拾取装置的右侧为路锥拾出侧,路锥拾出侧朝向车尾,第二传送带水平安装在路锥拾取装置的下方并向车尾的方向传送,第二传送带的输入侧与路锥拾取装置的路锥拾出侧相对应,第二传送带的输出侧与同样安装在车斗后侧的提升机相对应,控制主机安装在车斗内,控制主机分别与路锥输送箱、第一传送带、提升机、路锥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通讯连接以控制其运行,路锥输送箱与路锥拾取装置内部供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大小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路锥输送箱包括箱体、左夹板、右夹板、第一电机,箱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路锥投入口、路锥输出口,左夹板与右夹板位置相对且可左右水平滑动地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电缸,第一电缸上的伸缩端与对应一侧上的夹板相连接,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下方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前后相对应的安装口,安装口处的箱体内间隔设置有第一电机驱动的左转轴、右转轴,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左转轴、右转轴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在安装口外设置的轴承座内,轴承座在安装口外的安装位置左右可调,位于箱体内的左转轴与右转轴外侧壁上还安装有十字形拨轮,左转轴与右转轴上的十字形拨轮分别与左夹板、右夹板的位置相对应,左夹板与右夹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路锥通过的运送通道,第一电缸、第一电机与控制主机电连接以使控制主机能分别控制第一电缸、第一电机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路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路锥拾取装置包括安装底架、前架、后架、电动滚筒,安装底架安装在车斗的底部并外伸到车斗的后侧,在安装底架外伸端的前后两侧至少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电缸,前后两侧第二电缸的伸缩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前架、后架,沿前架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伸缩装置,每组伸缩装置为上下相互对应的两个第一伸缩臂,电动滚筒的上下两侧安装在同组第一伸缩臂的伸缩端上,在后架上同理设置有第一伸缩臂、电动滚筒,前架与后架上的电动滚筒之间间隔分布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应民贾维陈丽马晓强艾力亚尔·克马尔
申请(专利权)人:吐鲁番公路管理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