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90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上管体与下管体,所述上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所述下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所述边壳A与边壳B之间通过螺栓B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内侧壁开设有T型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挤压管体内部的沥青填补路面缝坑,填补完成后由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使路面平整,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拿取,造价低廉,实用性强,通过使用相关工具对螺栓A与螺栓B,从而将管体与尖管头进行拆分,当装置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以及维护,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专利号CN201820243389.6公布了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车,涉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修补车在填充沥青原料前没有对坑槽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沥青原料填充不均匀;车体底部还设有与若干吹风管相对的收料筐,收料筐沿垂直于车体运动方向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坑槽探测器检测到坑槽时,吹风管将坑槽内的杂物吹到收料筐内,再使用填缝装置对坑槽进行填缝修补,然后使用压实辊压实路面,从而保证新修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上述专利所公布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车在技术上存在一定不足:1、以往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2、以往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不便于进行维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挤压管体内部的沥青填补路面缝坑,填补完成后由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使路面平整,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拿取,造价低廉,实用性强,通过使用相关工具对螺栓A与螺栓B,从而将管体与尖管头进行拆分,当装置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以及维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上管体与下管体,所述上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所述下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所述边壳A与边壳B之间通过螺栓B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内侧壁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滑件,所述T型滑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管体底部通过螺栓A可拆卸连接有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尖管头。可选的,所述横杆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可选的,所述管体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可选的,所述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脚踩板,所述脚踩板上表面开设有摩擦凸点。可选的,所述尖管头呈锥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实用,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使用人员脚踩脚踩板使力,将装置底部尖管头插入沥青堆中,沥青进入到尖管头内部,通过握住把手上提从而带动滑动板两侧的T型滑件沿着T型滑槽上滑,在内外气压压力作用下,下端的沥青会相应挤入管体,提拉提手将装置拿到需要进行修补的沥青路面上,将装置下端尖管头对准路面缝坑,下压把手从而带动滑动板向下滑动,挤压管体内部的沥青填补路面缝坑,填补完成后由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使路面平整,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拿取,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解决了以往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2、本技术中,管体包括上管体与下管体,上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下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边壳A与边壳B之间通过螺栓B进行可拆卸连接,管体底部通过螺栓A可拆卸连接有边缘部,边缘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尖管头,通过使用相关工具对螺栓A与螺栓B,从而将管体与尖管头进行拆分,当装置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以及维护,解决了以往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不便于进行维护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的管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的脚踩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的管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101、上管体;102、下管体;2、T型滑槽;3、T型滑件;4、滑动板;5、竖杆;6、横杆;7、把手;8、提手;9、脚踩板;10、边缘部;11、螺栓A;12、尖管头;13、边壳A;14、边壳B;15、螺栓B;16、摩擦凸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上管体101与下管体102,所述上管体101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13,所述下管体102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14,所述边壳A13与边壳B14之间通过螺栓B15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1内侧壁开设有T型滑槽2,所述T型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滑件3,所述T型滑件3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所述滑动板4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6,所述管体1底部通过螺栓A11可拆卸连接有边缘部10,所述边缘部10之间固定连接有尖管头12。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使用人员脚踩脚踩板9使力,将装置底部尖管头12插入沥青堆中,沥青进入到尖管头12内部,通过握住把手7上提从而带动滑动板4两侧的T型滑件3沿着T型滑槽2上滑,在内外气压压力作用下,下端的沥青会相应挤入管体1,提拉提手8将装置拿到需要进行修补的沥青路面上,将装置下端尖管头12对准路面缝坑,下压把手7从而带动滑动板4向下滑动,挤压管体1内部的沥青填补路面缝坑,填补完成后由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使路面平整,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与拿取,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解决了以往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管体1包括上管体101与下管体102,上管体101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13,下管体102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14,边壳A13与边壳B14之间通过螺栓B15进行可拆卸连接,管体1底部通过螺栓A11可拆卸连接有边缘部10,边缘部10之间固定连接有尖管头12,通过使用相关工具对螺栓A11与螺栓B15,从而将管体1与尖管头12进行拆分,当装置零件出现损坏时方便进行更换以及维护,解决了以往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不便于进行维护的问题。其中,所述横杆6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使用人员握住把手7,方便进行提取或者按压。其中,所述管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提手8。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手8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提运装置。其中,所述管体1两侧固定连接有脚踩板9,所述脚踩板9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上管体(101)与下管体(102),所述上管体(101)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13),所述下管体(102)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14),所述边壳A(13)与边壳B(14)之间通过螺栓B(15)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1)内侧壁开设有T型滑槽(2),所述T型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滑件(3),所述T型滑件(3)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所述滑动板(4)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6),所述管体(1)底部通过螺栓A(11)可拆卸连接有边缘部(10),所述边缘部(10)之间固定连接有尖管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沥青路面用修补装置,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上管体(101)与下管体(102),所述上管体(101)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A(13),所述下管体(102)两侧固定连接有边壳B(14),所述边壳A(13)与边壳B(14)之间通过螺栓B(15)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管体(1)内侧壁开设有T型滑槽(2),所述T型滑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滑件(3),所述T型滑件(3)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所述滑动板(4)上端固定连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6),所述管体(1)底部通过螺栓A(11)可拆卸连接有边缘部(10),所述边缘部(10)之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工方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