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72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拉丝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均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的转轴均传动连接有一个电机,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转盘位于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部件,该自动拉丝装置中,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三者配合,实现了对卷带的放出以及对胶带和卷带壳体的打开,由固定部件对胶带和卷带壳体可靠固定,实现了对卷带中的贴片集成电路自动取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拉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贴片集成电路中,都是通过卷带对贴片集成电路进行统一收纳,但是在对卷带中的贴片集成电路进行取出的时候,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拉丝,然后通过抖动来将贴片集成电路掉落,这样的操作方式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拉丝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拉丝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均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的转轴均传动连接有一个电机,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转盘位于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压块,压块位于开口的一侧,每个压块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伸入到开口处的开槽中,连接杆的端部与开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每个开槽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导槽,两根连接杆通过导槽共同连接有一根拨杆;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设有收纳盒,收纳盒位于第一转盘的前方。该自动拉丝装置中,第一转盘用来放置卷带,第二转盘通过固定部件来固定卷带的卷带壳体,第三转盘通过固定部件来固定卷带上的胶带,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同步反向转动,能够对卷带上的胶带和卷带壳体打开,同时同步带动第一转盘转动,来实现对卷带的不断放出,最后由收纳盒对贴片集成电路进行不断收集。其中,固定部件中,拨杆通过导槽与两根连接杆同时固定连接,则拨动拨杆可以同时带动两根连接杆在开槽中伸缩,连接杆再控制对应的压块收缩,打开压块与开口内壁之间的空间,用来对卷带的胶带或者卷带壳体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还设有一个抖动部件,抖动部件位于的上方,抖动部件包括一根从动轴,从动轴设置在工作台上,从动轴的顶端设有一个凸轮,第二转盘的转轴的上方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设有一根传送带,第二转盘上的转轴由电机控制不断转动,从而驱动轴就通过传送带控制从动轴转动,从动轴就能够带动凸轮不断转动,实现了凸轮对前方的卷带壳体不断击打抖动,使得卷带壳体内部的贴片集成电路自然掉落到收纳盒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且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远离第一转盘,实现了对卷带上的胶带和卷带壳体同步打开。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压块可以对卷带的胶带或者卷带壳体进行可靠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压块由橡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拉丝装置中,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三者配合,实现了对卷带的放出以及对胶带和卷带壳体的打开,由固定部件对胶带和卷带壳体可靠固定,实现了对卷带中的贴片集成电路自动取出。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转盘,2.第二转盘,3.第三转盘,4.转轴,5.驱动轴,6.传送带,7.从动轴,8.凸轮,9.收纳盒,10.开口,11.拨杆,12.连接杆,13.压块,1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拉丝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转盘1、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第一转盘1、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均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4,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上的转轴4均传动连接有一个电机,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转盘1位于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之间;所述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10,开口10处设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压块13,压块13位于开口10的一侧,每个压块13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端部伸入到开口10处的开槽中,连接杆12的端部与开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14,每个开槽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导槽,两根连接杆12通过导槽共同连接有一根拨杆11;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之间设有收纳盒9,收纳盒9位于第一转盘1的前方。该自动拉丝装置中,第一转盘1用来放置卷带,第二转盘2通过固定部件来固定卷带的卷带壳体,第三转盘3通过固定部件来固定卷带上的胶带,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同步反向转动,能够对卷带上的胶带和卷带壳体打开,同时同步带动第一转盘1转动,来实现对卷带的不断放出,最后由收纳盒9对贴片集成电路进行不断收集。其中,固定部件中,拨杆11通过导槽与两根连接杆12同时固定连接,则拨动拨杆11可以同时带动两根连接杆12在开槽中伸缩,连接杆12再控制对应的压块13收缩,打开压块13与开口10内壁之间的空间,用来对卷带的胶带或者卷带壳体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盘2和第三转盘3之间还设有一个抖动部件,抖动部件位于的上方,抖动部件包括一根从动轴7,从动轴7设置在工作台上,从动轴7的顶端设有一个凸轮8,第二转盘2的转轴4的上方设有驱动轴5,驱动轴5与从动轴7之间设有一根传送带6,第二转盘2上的转轴4由电机控制不断转动,从而驱动轴5就通过传送带6控制从动轴7转动,从动轴7就能够带动凸轮8不断转动,实现了凸轮8对前方的卷带壳体不断击打抖动,使得卷带壳体内部的贴片集成电路自然掉落到收纳盒9中。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且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远离第一转盘1,实现了对卷带上的胶带和卷带壳体同步打开。所述弹簧1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压块13可以对卷带的胶带或者卷带壳体进行可靠固定。所述压块13由橡胶制成。上述依据本技术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均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的转轴分别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转盘位于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n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压块,压块位于开口的一侧,每个压块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伸入到开口处的开槽中,连接杆的端部与开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每个开槽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导槽,两根连接杆通过导槽共同连接有一根拨杆;/n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设有收纳盒,收纳盒位于第一转盘的前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均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的转轴分别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转盘位于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
所述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上均开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压块,压块位于开口的一侧,每个压块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伸入到开口处的开槽中,连接杆的端部与开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每个开槽的上方均设有一个导槽,两根连接杆通过导槽共同连接有一根拨杆;
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之间设有收纳盒,收纳盒位于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鸿杨吉明匡华强范宇戴亮马宇腾徐海军卞敏龙张正贵芮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德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