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53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公共交通便携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一端连通有吸盘,固定筒内设有可沿固定筒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端部位于固定筒内并连接有活塞,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后连接有拉手;所述活塞杆上沿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固定孔,任意一组固定孔内设有对活塞杆进行固定的卡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自助拉杆方便携带,解决了乘坐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在拥挤时无法触及公共把手的尴尬情况,并且针对少部分洁癖人群不愿触碰公共把手提供了很好的替代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
本技术属于公共交通便携工具
,具体涉及公交车地铁自助拉杆上的改进。
技术介绍
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公共汽车时速一般在20~30公里,不会超过40公里。又称为公交车、公汽或巴士。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随着城市堵车现象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而公交车和地铁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公交车和地铁上只有部分座位,且车上的拉手有限,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使用需求。同时,现有技术中公交车和地铁上公交车拉手的数量有限,当载人量较大时公交车和地铁上的拉手的数量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且不同的人使用同一个拉手容易导致细菌的传染,卫生情况不乐观。因此,为了解决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在拥挤时拉手的数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少部分洁癖人群不愿意触碰公共拉手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且便于携带的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一端连通有吸盘,固定筒内设有可沿固定筒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端部位于固定筒内并连接有活塞,活塞与固定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后连接有拉手;所述活塞杆上沿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固定孔,任意一组固定孔内设有对活塞杆进行固定的卡条。优选的,所述活塞侧壁沿活塞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内壁接触。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侧壁沿活塞杆的长度方向设有齿条,齿条与固定孔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筒侧壁设有固定箱,固定箱内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齿轮外设有对齿轮进行锁死的锁死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长度方向与齿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上。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锁死爪,锁死爪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固定杆贯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并与锁死爪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上连接有可受控伸缩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箱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部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卡入齿轮的齿槽中。优选的,所述拉手外侧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电动伸缩杆信号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将吸盘将自助拉杆固定在公交车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顶部平面即可进行使用;解决公交车或地铁在拥挤时把手不够问题,达到根据乘客量有效增加或减少把手的效果,满足拥挤时的使用需求。2、本技术中,通过吸盘对自助拉杆进行固定的方式还可以方便自助拉杆的携带,满足人们不愿意触碰公共把手的使用需求。3、本技术中,锁死机构的设置可以对活塞杆提供除卡条之外的另一种锁死方式,当卡条丢失或由于身高等原因不能将卡条塞入固定孔中时通过锁死机构对活塞杆进行自动锁死,提高自助拉杆使用的方便性,避免因卡条丢失导致自助拉杆不能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位锁死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固定筒;2-吸盘;3-活塞杆;4-活塞;5-拉手;6-固定孔;7-卡条;8-橡胶密封圈;9-齿条;10-固定箱;11-齿轮;12-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14-锁死爪;141-第一部分;142-第二部分;15-电动伸缩杆;16-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包括固定筒1,固定筒1的一端连通有吸盘2,固定筒1内设有可沿固定筒1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一端端部位于固定筒1内并连接有活塞4,活塞4与固定筒1的内壁紧密贴合,活塞杆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1后连接有拉手5;所述活塞杆3上沿活塞杆3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固定孔6,任意一组固定孔6内设有对活塞杆3进行固定的卡条7。本实施例使用时,当公交车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载客量较大,公交车和地铁上的固定拉手5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或人们不愿意触碰公共拉手5的情况下,乘客自己携带自助拉杆或在公交车和地铁上设置一个放置筒,将自助拉杆放置在放置筒中,有使用需求时乘客拿出自助拉杆进行使用。自助拉杆使用过程中,将吸盘2与公交车或地铁的顶面相接触,然后向外拉动活塞杆3,活塞杆3向外拉动的过程中将吸盘2与公交车或地铁顶面之间的空气吸出,从而使外界的气压大于吸盘2与车顶之间的气压,进而达到吸力的效果,将吸盘2稳定的吸附在车顶平面上;然后将卡条7塞入与固定筒1端部最接近的固定孔6中以达到固定的效果;最后用手握住拉手5即可达到使用的效果。不需要进行使用时,取下卡条7,向上推动活塞杆3,使空气进入到吸盘2与车顶之间,从而使吸盘2与车顶之间分离,取下自助拉杆放回放置筒或带走,便于下次使用。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盘2将自助拉杆固定在公交车或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顶部平面即可进行使用;解决了公交车或地铁在拥挤时把手不够的问题,达到根据乘客量有效增加或减少把手的效果,满足拥挤时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吸盘2对自助拉杆进行固定的方式还可以方便自助拉杆的携带,满足人们不愿意触碰公共把手的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中,自助拉杆的固定方式不限于将吸盘2与车顶平面吸附,还可以将吸盘2与车底平面吸附,从而将自助拉杆作为扶杆使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4侧壁沿活塞4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8,橡胶密封圈8的外壁与固定筒1的内壁接触。本实施例使用时,自助拉杆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气体容易通过活塞4与固定筒1内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吸盘2与车顶之间而导致吸盘2与车顶之间的气压逐渐增大,从而导致自助拉杆掉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在活塞4外设置一圈橡胶密封圈8,使橡胶密封圈8的外壁与固定筒1的内壁接触,从而对固定筒1起到一个密封作用,防止外界气体通过固定筒1进入到吸盘2与车顶之间,从而防止自助拉杆在使用过程中掉落,保证自助拉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杆3侧壁沿活塞杆3的长度方向设有齿条9,齿条9与固定孔6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筒1侧壁设有固定箱10,固定箱10内设有与齿条9啮合的齿轮11,齿轮11外设有对齿轮11进行锁死的锁死机构。所述固定箱10内固定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3的长度方向与齿条9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齿轮11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助拉杆包括固定筒(1),固定筒(1)的一端连通有吸盘(2),固定筒(1)内设有可沿固定筒(1)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一端端部位于固定筒(1)内并连接有活塞(4),活塞(4)与固定筒(1)的内壁紧密贴合,活塞杆(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1)后连接有拉手(5);所述活塞杆(3)上沿活塞杆(3)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固定孔(6),任意一组固定孔(6)内设有对活塞杆(3)进行固定的卡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助拉杆包括固定筒(1),固定筒(1)的一端连通有吸盘(2),固定筒(1)内设有可沿固定筒(1)长度方向移动的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一端端部位于固定筒(1)内并连接有活塞(4),活塞(4)与固定筒(1)的内壁紧密贴合,活塞杆(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1)后连接有拉手(5);所述活塞杆(3)上沿活塞杆(3)的长度方向均匀的设有若干组固定孔(6),任意一组固定孔(6)内设有对活塞杆(3)进行固定的卡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侧壁沿活塞(4)的圆周方向设有一圈橡胶密封圈(8),橡胶密封圈(8)的外壁与固定筒(1)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公交车地铁吸盘自助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侧壁沿活塞杆(3)的长度方向设有齿条(9),齿条(9)与固定孔(6)垂直设置;所述固定筒(1)侧壁设有固定箱(10),固定箱(10)内设有与齿条(9)啮合的齿轮(11),齿轮(11)外设有对齿轮(11)进行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财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