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50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差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锁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通过设置行星行星齿轮机构,使动力装置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单级减速输出驱动电机的动力,从而增强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的性能,且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混合驱动汽车、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形式。相关技术中,动力装置的结构复杂、工作模式复杂且控制策略繁琐,能量转换效率有待提高,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电池电能,控制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差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锁止。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通过设置行星行星齿轮机构,使动力装置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单级减速输出驱动电机的动力,从而增强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的性能,且结构紧凑。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br>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车辆1000;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外壳101;驱动电机1;输入轴11;差速器2;行星齿轮机构3;太阳轮31;齿圈32;行星架33;输出轴4;第一半轴41;第二半轴42;发动机61;变速器62;第一逆变器71;第二逆变器72;动力电池73;控制单元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包括:驱动电机1、差速器2和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31、齿圈32和行星架33,太阳轮31与驱动电机1动力耦合连接,且齿圈32和行星架33中的一个与差速器2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齿圈32和行星架33中的另一个锁止。其中,差速器2的壳体形成差速器2的输入端。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包括多个行星轮,多个行星轮与行星架33相连,当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31转动时,太阳轮31可以带动与之啮合的行星轮转动,与行星轮所对应的行星架33可以选择性的转动。如当齿圈32锁止,行星架33与差速器2的壳体相连时,太阳轮31输入,行星轮转动并带动行星架33输出到差速器2;当行星架33锁止,齿圈32与差速器2的壳体相连时,太阳轮31输入,行星轮转动并带动齿圈32输出到差速器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动力装置100可以包括外壳101,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32与差速器2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行星架33可以与外壳101固定连接(即行星架33锁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力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01,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33与差速器2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齿圈32可以与外壳101固定连接(即齿圈32锁止)。由此,驱动电机1的动力输入到行星齿轮机构,并由行星齿轮机构传递到差速器2,差速器2与车轮相连,驱动电机1输出的驱动力可通过动力装置100传递到与差速器2相连的车轮,使车轮转动。其中,驱动力从驱动电机1通过行星齿轮机构的传递最终传向车轮,驱动力在行星齿轮机构中由太阳轮31输入并从齿圈32或行星架33输出可以起到减速增扭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通过设置行星行星齿轮机构,使动力装置100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单级减速输出驱动电机1的动力,从而增强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的性能,且结构紧凑。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电驱减速器100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装置100还包括:输入轴11和输出轴4,输出轴4与差速器2的输出端动力耦合连接,输入轴11的一端用于与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相连,输入轴11的另一端与太阳轮31动力耦合连接,输入轴11的轴线与输出轴4的轴线共线。通过输入轴11将驱动电机1的动力传递到太阳轮31,并最终传递到输出轴4,动力在传递的过程中传递方向不变,结构简单,便于动力装置100在车辆1000上的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输出轴4包括:第一半轴41、第二半轴42,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分别与差速器2的两个输出端动力耦合连接,输入轴11为空心轴,输入轴11空套在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中的一个上,由此,可以方便输入轴11的布置,且节约装配空间,便于将输出轴4的轴线与输入轴11的轴线共线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轴11与太阳轮31直接相连且太阳轮31空套在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的一个上。例如输入轴11空套在第一半轴41外,则太阳轮31空套在第一半轴41外;或者输入轴11空套在第二半轴42外,则太阳轮31空套在第二半轴42外,由此,可以方便太阳轮31的布置,且节约装配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齿圈32和行星架33中的一个与差速器2的壳体集成为一体,齿圈32和行星架33中的另一个锁止。例如在齿圈32与外壳101固定连接时,行星架33与差速器2的壳体形成为一体;或者行星架33与外壳101固定连接时,齿圈32与差速器2的壳体形成为一体。由此,可以方便动力装置100的制造,且可以使动力装置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约了齿圈32或行星架33与差速器的壳体的装配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差速器2和行星齿轮机构集成在同一外壳101内,由此,可以方便动力装置100在车辆1000上的安装,将动力装置100整体的安装于车辆1000即可,且该种布置方式可以使驱动电机1、差速器2和行星齿轮机构更加紧凑,节约布置空间。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车辆1000包括根据本技术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根据本技术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100从而具有相应的优点,在此不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电机;/n差速器;/n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锁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机;
差速器;
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所述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且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动力耦合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动力耦合连接,所述输入轴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轮动力耦合连接,所述输入轴的轴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一半轴、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分别与所述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动力耦合连接,所述输入轴为空心轴,所述输入轴空套在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中的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太阳轮直接相连且所述太阳轮空套在所述第一半轴和所述第二半轴的所述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波黄威卢彩元刘喜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