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649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系统,所述车辆,包括车窗,所述车窗由可变色玻璃组成。所述可变色玻璃为光致变色玻璃或电致变色玻璃。当所述可变色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时,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光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热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汽车内温度的舒适性,在夏季需要保持凉爽,冬季保持温暖,通过空调进行调节,因此消耗很多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系统,能够减少车辆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消耗的能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包括车窗,所述车窗由可变色玻璃组成。所述可变色玻璃为光致变色玻璃或电致变色玻璃。当所述可变色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时,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光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热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所述的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发送单元,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终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辆和移动终端;所述车辆的车窗由电致变色玻璃组成,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光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热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发送单元,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终端;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信号,并发送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生成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移动终端具体为: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移动终端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车窗由可变色玻璃组成,可以根据不同周围环境调节玻璃的透光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车内温度,节约使用空调系统,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车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和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包括车窗,所述车窗11由可变色玻璃组成。所述可变色玻璃为光致变色玻璃或电致变色玻璃。当所述可变色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时,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窗11上的至少一个光敏传感器12,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设置在所述车窗11上的至少一个热敏传感器13,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车辆,还包括:控制器14,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12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13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具体为:控制器可以按照预定策略,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的信号大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指令可以由车辆自动生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发送单元15,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终端;接收单元16,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或者,也可以由移动终端按照预定策略,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的信号大小来生成。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辆1和移动终端2;所述车辆1的车窗11由电致变色玻璃组成。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电场作用下,具有光吸收透过的可调节性,可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内部的热的扩散,减少了车辆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必须消耗的大量能源。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窗11上的光敏传感器12,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设置在所述车窗1上的热敏传感器13,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发送单元14,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终端;接收单元15,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所述移动终端2,从发送单元14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13输出的第一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14输出的第二信号,并发送根据所述用户指令生成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移动终端具体为: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或者,所述移动终端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指令可以根据用户指令生成,或者,也可以由移动终端按照预定策略,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的信号大小来生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可变色玻璃应用到智能互联网车辆中,无论车辆处于行驶状态还是停车状态,用户均可设置汽车玻璃颜色,可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内部的热的扩散,使得车辆内在夏季尽量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采用电致变色玻璃,能以较低的电压和较低的功率,调节汽车内部的光线强度,不仅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旅途更加舒适,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调节车辆整车玻璃的透光率。2)本技术中,电致变色玻璃上设置光敏及热敏传感器,通过电源插接器与整车线束相连,将光/热信号传至主机并通过互联网系统发送至用户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包括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由可变色玻璃组成;/n所述可变色玻璃为光致变色玻璃或电致变色玻璃;/n当所述可变色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时,所述车辆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光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n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热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n发送单元,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终端;/n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包括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由可变色玻璃组成;
所述可变色玻璃为光致变色玻璃或电致变色玻璃;
当所述可变色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时,所述车辆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光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光转化为第一电信号;和/或
设置在所述车窗上的热敏传感器,将所述车窗周围的热转化为第二电信号;
发送单元,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终端;
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控制指令,并输出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接收所述光敏传感器的第一电信号和/或热敏传感器输出的第二电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指令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来调整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或第二电信号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娟耿辉斌赵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