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28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座部分和定位轴部分,所述的载座部分,包括夹具基座板、主基准柱、辅基准柱和定位轴支撑柱,夹具基座板上设有有螺丝孔和定位槽,与主基准柱、辅基准柱、定位轴支撑柱固定;所述的定位轴部分,包括定位轴轴套、定位轴轴心、轴心止位块,球头柱塞,定位轴轴套底部与定位轴支撑柱通过定位槽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可以改善装配环节零件孔定位精度低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提高了装配后产品的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属于自动生产线中的夹治具定位

技术介绍
有些自动生产过程的装配工序需要利用夹具的定位轴对待装零件上的孔准确定位后,再与对配零件进行紧固,以保证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尺寸。如果待装零件的尺寸大,孔的位置尺寸精度不够,夹具固定时零件孔无法和夹具轴对准,需要将夹具上的定位轴直径缩小,来确保零件能够放入夹具,定位轴缩小后零件孔与夹具定位轴之间存在间隙,零件在夹具上存在活动量,且位置不可控,这种位置偏差会造成零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尺寸精度降低,工序品质下降,导致成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目前位置精度较低的零件的在装配夹具上轴孔定位问题,提高装配后零件的相对位置进度,提升产品品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座部分和定位轴部分,所述的载座部分,包括夹具基座板、主基准柱、辅基准柱和定位轴支撑柱,夹具基座板上设有有螺丝孔和定位槽,与主基准柱、辅基准柱、定位轴支撑柱固定;所述的定位轴部分,包括定位轴轴套、定位轴轴心、轴心止位块,球头柱塞,定位轴轴套底部与定位轴支撑柱通过定位槽固定,定位轴轴套中部设有台阶孔,内部中心设有定位轴轴心和轴心止位块,侧面设有多个能安装球头柱塞的螺纹孔;所述定位轴轴心分为头部,中部台阶和底部三个部分,头部设有轴心导向段和轴心定位段,轴心定位段表面为球弧面,中部台阶设有轴心球弧台阶,底部设有轴心球弧底面和轴心圆柱斜面。优选的,所述的定位轴支撑柱底部与夹具基座板设有止转设计,定位轴支撑柱的头部设有定位槽,便于定位轴位置的调整。优选的,所述的球头柱塞通过定位轴轴套侧面的螺纹孔与定位轴轴心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定位轴轴套的底部设有便于位置调整的突起。优选的,所述轴心球弧台阶、轴心球弧底面和轴心圆柱斜面的表面为球弧面。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止位块与定位轴轴心的底部连接。本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安装好的装配夹具标定,以主基准柱为坐标轴零位、主基准与辅基准柱的连线为坐标轴方向,测量定位轴轴心的定位段位置,确保在自由状态下位置与装配后零件孔位置的名义值一致。装配时零件孔沿着定位轴导向段向下进入定位段,如果待装零件的位置与理论值有差异,孔与定位轴轴心的定位段偏心,轴心跟着孔位置偏移,压装完成后,定位轴轴心侧面受到柱塞的力,沿着台阶球弧面的球心旋转,零件被定位轴带动,位置变化,当各个轴对零件的力达到平衡状态时,产品静止,位置不再改变。由于定位轴的轴心位置自由状态下与零件孔位置的名义值一致,所以定位轴轴心对零件孔的力会带动零件孔向名义值方向靠拢,确保与对配零件紧固时孔位进度提高。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可以改善装配环节零件孔定位精度低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提高了装配后产品的尺寸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的定位轴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的定位轴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的定位轴轴心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定位轴导向段与零件配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定位轴定位段与零件配合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定位轴位置自调节后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夹具基座板2.辅基准柱3.主基准柱4.定位轴部分5.定位轴支撑柱6.定位轴轴心7.定位轴轴套8.球头柱塞9.螺丝10.轴心止位块11.轴心导向段12.轴心定位段13.轴心球弧台阶14.轴心圆柱斜面、15.轴心球弧底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7所示,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包括:夹具基座板1、辅基准柱2、主基准柱3、定位轴部分4、定位轴支撑柱5,所述的夹具基座板1上有定位槽,与辅基准柱2、主基准柱3、定位轴支撑柱5用螺丝连接,位置固定。所述的主基准柱3,辅基准柱2与装配后零件的基准匹配,主基准柱3的轴心为原点,主基准柱3与辅基准柱2的连线为坐标系方向。所述的定位轴部分4包括定位轴心6、定位轴套7、球头柱塞8、螺丝9、轴心止位块10。所述的定位轴心头部有轴心导向段11、轴心定位段段12,中部有球弧台阶13,根部有轴心圆柱斜面14、轴心球弧底面15。所述的定位轴套7下方有凸筋,便于位置的调整,与定位轴支撑柱7的顶部定位槽定位后,用螺丝9连接。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的具体使用方法:装配夹具完成后进行位置标定,以主基准柱3为坐标轴零位,主机准柱3和辅基准柱2的连线作为坐标轴方向。测量定位轴轴心的定位段12的位置,确保在自由状态下位置与装配后零件孔位置的名义值一致。装配时零件孔如图5沿着定位轴导向段11向下移动,由于孔位置和定位轴位置的偏差量,定位轴心6绕轴心球弧台阶13的球心发生旋转旋转,轴心圆柱斜面14与定位轴轴套7一侧内壁的间隙缩小,另一侧间隙加大,轴心球弧底面15与轴心止位块作相对滑动,轴心球弧底面15与轴心球弧台阶13同心,球弧面半径是球心到底面最低点的距离,运动过程中球头柱塞8的压缩量变化,轴心圆柱斜面14处于受力状态。当零件在夹具上放置到底如图6所示,零件孔与轴心定位段12配合,此时零件孔受的力F1可以根据杠杆原理粗略计算,将定位轴心6视为杠杆,轴心球弧台阶13的球心作为支点,一边距离是轴心定位段12球心与轴心球弧台阶13球心的高度差L1,另一边距离是球头柱塞8到轴心球弧台阶13球心的高度差L2。零件孔收到的力F1:F1*L1≈F2*L2,F1≈F2*L2/L1球头柱塞8对轴心圆柱斜面14的力F2可根据胡克定律计算。设球头柱塞的弹性系数为K球头柱塞8对轴心圆柱斜面14的力F2:F2≈K*L2*Tan(arcsinΔ/L1)最大可接受的偏移量Δmax与轴心圆柱斜面14的斜角α相关,可接受的偏移量:Δmax=L1*Sinα放置结束后,零件受到定位轴的力开始位置调整,因为校准阶段已经确保轴心定位段段12自由状态下的位置与零件的名义值一致,所以定位轴的力始终指向名义值方向,零件孔的位置在调整后更接近名义值,当各个定位轴对零件的力达到平衡状态,产品位置静止,等待与对配零件装配,提高了装配后产品的尺寸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座部分和定位轴(4)部分,所述的载座部分,包括夹具基座板(1)、主基准柱(3)、辅基准柱(2)和定位轴支撑柱(5),夹具基座板(1)上设有有螺丝孔和定位槽,与主基准柱(3)、辅基准柱(2)、定位轴支撑柱(5)固定;所述的定位轴(4)部分,包括定位轴轴套(7)、定位轴轴心(6)、轴心止位块(10),球头柱塞(8),定位轴轴套(7)底部与定位轴支撑柱(5)通过定位槽固定,并通过螺丝(9)固定,定位轴轴套(7)中部设有台阶孔,内部中心设有定位轴轴心(6)和轴心止位块(10),侧面设有多个能安装球头柱塞(8)的螺纹孔;所述定位轴轴心(6)分为头部,中部台阶和底部三个部分,头部设有轴心导向段(11)和轴心定位段(12),轴心定位段(12)表面为球弧面,中部台阶设有轴心球弧台阶(13),底部设有轴心球弧底面(15)和轴心圆柱斜面(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夹具定位轴位置自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座部分和定位轴(4)部分,所述的载座部分,包括夹具基座板(1)、主基准柱(3)、辅基准柱(2)和定位轴支撑柱(5),夹具基座板(1)上设有有螺丝孔和定位槽,与主基准柱(3)、辅基准柱(2)、定位轴支撑柱(5)固定;所述的定位轴(4)部分,包括定位轴轴套(7)、定位轴轴心(6)、轴心止位块(10),球头柱塞(8),定位轴轴套(7)底部与定位轴支撑柱(5)通过定位槽固定,并通过螺丝(9)固定,定位轴轴套(7)中部设有台阶孔,内部中心设有定位轴轴心(6)和轴心止位块(10),侧面设有多个能安装球头柱塞(8)的螺纹孔;所述定位轴轴心(6)分为头部,中部台阶和底部三个部分,头部设有轴心导向段(11)和轴心定位段(12),轴心定位段(12)表面为球弧面,中部台阶设有轴心球弧台阶(13),底部设有轴心球弧底面(15)和轴心圆柱斜面(14)。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