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5777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锌锭成分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A.将所需的一定量的锌在420~52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尤其在420~47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为最佳;B.在不断搅拌中加入定量的铝、铁、铅、铬、铜、镉、硅等所需元素,充分搅拌20~40分钟;C.立即将锌液通过网筛浇注在煮沸过的、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D.浇注完成后取出锌粒,并及时在热风中烘干。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控制样中的铝元素均匀分布,该控制样可以覆盖试样的全部元素,可有效地用于热镀锌机组锌锅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的分析和试验精度的控制,使其中的铁、铝、铅等的分析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有关用于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分析的锌标样都不含有成分铝,原因是铝元素的质量比较轻,在锌液冷却时容易浮到表面,从而造成整个锌标样不均匀,因此目前存在的标样始终不能满足一个标样覆盖我们试样全部元素的要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用于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分析的锌标样都不含有成分铝,而其他元素的含量和实际分析试样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实际使用和精度控制不是最理想,而且试样要求分析铝含量,因此只能用加标回收的方法进行控制,而使用此方法分析的话,由于分析步骤多,故引起误差的环节增多,不利于精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使用该制备方法制成的控制样中的铝元素均匀分布,该控制样可以覆盖试样的全部元素,可有效地用于热镀锌机组锌锅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的分析和试验精度的控制,使其中的铁、铝、铅等的分析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A、将所需的一定量的锌在420~52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尤其在420~47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为最佳;B、在不断搅拌中加入定量的铝、铁、铅、铬、铜、镉、硅等所需元素,充分搅拌20~40分钟,确保各元素的均匀分布;C、立即将锌液通过网筛浇注在煮沸过的、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在浇注的过程中,网筛必须运动; D、浇注完成后取出锌粒,并及时在热风中烘干。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成的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成功解决了锌标样中铝元素分层偏析的问题,使得锌标样中的铝元素均匀分布,有效控制并大大提高了铝元素的均匀性,填补了国内外锌用于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分析标样中无铝含量的空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成的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可以覆盖试样的全部元素,其可有效地用于热镀锌机组锌锅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的分析和试验精度的控制,使其中的铁、铝、铅等的分析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满足了各热镀锌机组锌锅成份分析精度的实际工作需要。并且由于该控制样的成份与机组使用料的成份很接近,确保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表一的试验数据,明显看到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均匀性良好;本表中,Q1表征分组因素效应的大小;Q2表征试验误差的大小;Q表示总变差平方和。 表一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均匀性检验结果(单位%)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表二的试验数据,明显看到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分析结果都在标准值的允许差范围内,精确度相当高。 表二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标准值、标准偏差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表三的试验数据,明显看到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均匀性良好;本表中,Q1表征分组因素效应的大小;Q2表征试验误差的大小;Q表示总变差平方和。 表三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均匀性检验结果(单位%)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表四的试验数据,明显看到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分析结果都在标准值的允许差范围内,精确度相当高。 表四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标准值、标准偏差权利要求1.一种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A、将所需的一定量的锌在420~52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B、在不断搅拌中加入定量的铝、铁、铅、铬、铜、镉、硅等所需元素,充分搅拌使各元素的均匀分布;C、立即将锌液通过网筛浇注在煮沸过的热水中;D、浇注完成后取出锌粒,并及时在热风中烘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将锌在420~47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为最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需充分搅拌20~40分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的煮沸过的热水的温度需在80℃以上。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浇注锌液的过程中,网筛必须运动。全文摘要一种,其包含以下步骤A.将所需的一定量的锌在420~52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尤其在420~47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为最佳;B.在不断搅拌中加入定量的铝、铁、铅、铬、铜、镉、硅等所需元素,充分搅拌20~40分钟;C.立即将锌液通过网筛浇注在煮沸过的、温度在80℃以上的热水中;D.浇注完成后取出锌粒,并及时在热风中烘干。使用本专利技术制成的控制样中的铝元素均匀分布,该控制样可以覆盖试样的全部元素,可有效地用于热镀锌机组锌锅等离子光谱或原子吸收的分析和试验精度的控制,使其中的铁、铝、铅等的分析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文档编号G01N21/00GK1841039SQ20051002480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钱敏, 沈炜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锌锭成份分析质量控制样的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A、将所需的一定量的锌在420~520℃的温度下连续保温加热;B、在不断搅拌中加入定量的铝、铁、铅、铬、铜、镉、硅等所需元素,充分搅拌使各元素的均匀分布;C、立即 将锌液通过网筛浇注在煮沸过的热水中;D、浇注完成后取出锌粒,并及时在热风中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敏沈炜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