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56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靠背,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靠背的倾仰角度。靠背往后倾仰时,固定块和转动块的相对转动角度增加,靠背的倾仰角度加大,在扭簧的约束作用下,转动量减小,扭力加大。靠背越往后倾仰,倾仰力度越大,直至力相等,靠背停止效果。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根据不同产品造型搭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是办公椅领域,具体是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办公室中常用的办公椅为靠背椅,为了满足不同员工的使用需求,办公椅的坐垫高低,靠背倾斜度都能够调节。现有市场上的座椅,绝大部分产品使用底盘控制倾仰调节,现有技术底盘重量重,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无法适用于降重量,降成本。本技术方案采用扭簧进行靠背倾仰调节,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可适用于轻量化,降成本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靠背,所述调节机构用以调节所述靠背的倾仰角度。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转动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转动块卡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动块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固定块插入所述连接槽卡接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二凸块的凹槽,所述转动块通过所述第二凸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配合,以紧固所述固定块。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中心轴,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中心轴插接在所述转动块上。>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扭簧的其中一个连接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另一个连接端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内。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凸块插接在所述连接孔上。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板插接在所述固定槽上。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为镂空结构。该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改变现有座椅形态,现有技术均采用底盘控制倾仰角度,底盘体积大,重量重,结构复杂,成本过大,无法向轻量化,小型化发展。本技术利用扭簧相对旋转角度差产生倾仰,结构简单,重量轻,可根据不同造型进行搭配使用。2.本技术根据扭簧相对旋转角度差产生的倾仰,因使用者性别、力度、习惯等原因,相对应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本技术方案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使用习惯,自适应各种使用状况,更加满足人性化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的部件爆炸图;图3:本技术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的调节机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靠背;11扶手;12框架;121第一卡槽;13连接孔;14连接件;141第一凸块;2调节机构;21转动块;211第二凸块;212第二卡槽;22固定块;221中心轴;222第三卡槽;23扭簧;3立柱;31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结合图1-图3,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包括立柱3,立柱3的底部与座椅连接。立柱3相对的两侧设置有靠背1的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上设置有框架12,框架上设置有靠背1。其中,靠背1为镂空设计,靠背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13。框架1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21,连接件14卡接在第一卡槽121内。连接件14的上方是凸起结构,为第一凸块141,第一凸块141插入连接孔13内,将靠背1与框架12连接,然后通过螺钉或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靠背1的两侧设置有扶手11,扶手1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板,框架12上设置有与连接板配合的固定槽,连接板插入固定槽后进一步加强框架12与靠背1的连接强度。立柱3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槽31,固定块22插入连接槽31内卡接在立柱3上,连接槽31内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与固定块22配合,以紧固固定块22,防止松动或转动,并通过螺栓或螺丝进一步紧固。固定块22上设置有中心轴221和第三卡槽222,扭簧23套接在中心轴221上,扭簧23的其中一个连接端卡接在第三卡槽222内。转动块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21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212,转动块21通过第二凸块211卡接在框架12上,第二凸块211中间设置有通孔,固定块22上的中心轴221穿过通孔与转动块21连接。扭簧23的另一个连接端卡接在连接块21上的第二卡槽212中。具体来说,本技术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使用双扭簧为主要倾仰力机构,利用双扭簧旋转角度差产生旋转力。使用时,靠背1往后倾仰带动框架12,通过转动块21和固定块22之间的相对转动产生倾仰的效果,扭簧23提供反倾仰力和倾仰力。靠背1往后倾仰时,固定块22和转动块21的相对转动角度增加,靠背1的倾仰角度加大,在扭簧23的约束作用下,转动量减小,扭力加大。靠背1越往后倾仰,倾仰力度越大,直至力相等,靠背停止效果。因每位使用者性别、倾仰力度、习惯均不相同,则每位使用者对应的靠背倾仰角度也不尽相同。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根据不同产品造型搭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3),所述立柱(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上设置有框架(12),所述框架(12)上设置有靠背(1),所述调节机构(2)用以调节所述靠背(1)的倾仰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3),所述立柱(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上设置有框架(12),所述框架(12)上设置有靠背(1),所述调节机构(2)用以调节所述靠背(1)的倾仰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22)和转动块(21),所述固定块(22)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3)上,所述转动块(21)卡接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固定块(22)与所述转动块(21)之间设置有扭簧(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连接槽(31),所述固定块(22)插入所述连接槽(31)卡接在所述立柱(3)上;
所述转动块(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211),所述框架(12)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二凸块(211)的凹槽,所述转动块(21)通过所述第二凸块(211)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1)内部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22)配合,以紧固所述固定块(22)。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靠背倾仰的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良正张叙俊毛立朱一康孙杰沈翠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