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扼流圈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01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模扼流圈及空调器。本申请的共模扼流圈包括磁芯基体、差模磁芯、进线磁环绕组和出线磁环绕组,差模磁芯设置在磁芯基体上。进线磁环绕组和出线磁环绕组分别绕制在差模磁芯和磁芯基体上,进线磁环绕组和出线磁环绕组之间通过引线连接。在磁芯基体的基础上,又额外设置了差模磁芯,使得共模扼流圈的磁芯磁导率和仅有磁芯基体的情况不一致,额外增加扼流圈差模感量。由于额外设置的差模磁芯和磁芯基体不是一体结构,即使工作电流很大,也不会导致共模扼流圈的磁芯基体饱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模扼流圈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共模扼流圈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空调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受到厂家重视和消费者青睐,变频空调有着一系列的优点,如节能环保,便于控制调节,舒适性高。变频技术使用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电压和电流幅值和频率的转换,过程中会产生附带高频电磁干扰信号。为了抑制高频信号对外电路的影响,会在电源端口增加很多滤波器件如,共模扼流圈、X电容、Y电容。共模扼流圈因其具有抑制共模信号作用,同向共模干扰信号,在磁芯环路中不断加强电感量,被广泛应用在电路设计中。共模扼流圈的两个磁环绕组中会有一定差模感量,同时可以兼顾抑制一部分差模干扰信号,大致在几十uH或更小。共模扼流圈的差模感量是依靠两绕组空间不闭合场提供回路,同时差模感量受厂家制作工艺影响也有一定波动。但是,上述的共模扼流圈的差模感量的调节比较有限,从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共模扼流圈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模扼流圈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共模扼流圈存在的差模感量的调节比较有限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共模扼流圈,包括:磁芯基体;差模磁芯,设置在磁芯基体上;进线磁环绕组和出线磁环绕组,分别绕制在差模磁芯和磁芯基体上,进线磁环绕组和出线磁环绕组之间通过引线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共模扼流圈还包括电阻,电阻连接在引线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磁芯基体为第一环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差模磁芯为与磁芯基体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磁芯基体为第一圆环形,差模磁芯为第二圆环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差模磁芯设置在磁芯基体的外侧或者内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差模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相间隔地设置在磁芯基体上,进线磁环绕组绕制在第一磁芯和磁芯基体上,出线磁环绕组绕制在第二磁芯和磁芯基体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差模磁芯还包括导磁芯体,导磁芯体连接在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磁芯体为两个,一个导磁芯体连接在第一磁芯的第一端和第二磁芯的第一端之间,另一个导磁芯体连接在第一磁芯的第二端和第二磁芯的第二端之间。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共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为上述的共模扼流圈。在上述实施例中,共模信号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磁芯基体和通用的共模扼流圈结果中抑制效果一致,共模信号在扼流圈磁芯两个绕组上,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对共模信号有明显抑制。在磁芯基体的基础上,又额外设置了差模磁芯,使得共模扼流圈的磁芯磁导率和仅有磁芯基体的情况不一致,额外增加扼流圈差模感量。由于额外设置的差模磁芯和磁芯基体不是一体结构,即使工作电流很大,也不会导致共模扼流圈的磁芯基体饱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共模扼流圈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共模扼流圈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通用的共模扼流圈设计中一般会主动增加漏感即差模感量,但不会漏感太大。因为漏感过大时,电路通有工频工作电流后会导致磁芯饱和,磁芯失去磁性。这时共模扼流圈对共模信号也就是失去抑制作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共模扼流圈存在的差模感量的调节比较有限的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单独建立一个漏感磁路,和原有磁路磁芯上不共用,这样既增加了差模感量,又保持原有共模感量不变。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共模扼流圈的实施例包括磁芯基体10、差模磁芯20、进线磁环绕组30和出线磁环绕组40,差模磁芯20设置在磁芯基体10上。进线磁环绕组30和出线磁环绕组40分别绕制在差模磁芯20和磁芯基体10上,进线磁环绕组30和出线磁环绕组40之间通过引线50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共模信号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磁芯基体10和通用的共模扼流圈结果中抑制效果一致,共模信号在扼流圈磁芯两个绕组上,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对共模信号有明显抑制。在磁芯基体10的基础上,又额外设置了差模磁芯20,使得共模扼流圈的磁芯磁导率和仅有磁芯基体10的情况不一致,额外增加扼流圈差模感量。由于额外设置的差模磁芯20和磁芯基体10不是一体结构,即使工作电流很大,也不会导致共模扼流圈的磁芯基体10饱和。具体的,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电路中有差模干扰DM时,由于进线磁环绕组30和出线磁环绕组40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同时磁芯磁力线分布不均匀,差模干扰信号形成相反磁场不能完全抵消,势必在磁芯中间区域有部分泄露到空间中,形成漏感,也就是差模感量。额外增加的差模磁芯20提供额外差模磁路,和磁芯基体10没有结构上联系,各自相互独立,仅环形表面上有接触。当差模磁芯20增大差模感量时,因磁芯基体10和差模磁芯20没有磁路上联系,不至于影响内环磁芯,不会导致磁芯基体10饱而失去磁性。可选的,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共模扼流圈还包括电阻60,电阻60连接在引线50上。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磁芯基体10为第一圆环形,差模磁芯20为第二圆环形。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磁芯基体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第一环形。基于该实施方式,只需要让差模磁芯20为与磁芯基体10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即可。例如,第一环形和第二环形可以为椭圆形。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差模磁芯20设置在磁芯基体10的外侧。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差模磁芯20设置在磁芯基体10的内侧。在使用时,只需要保证内外两层结构,两磁芯不共用,相互之间无影响即可。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差模磁芯20包括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和导磁芯体23,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相间隔地设置在磁芯基体10上,导磁芯体23连接在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之间。进线磁环绕组30绕制在第一磁芯21和磁芯基体10上,出线磁环绕组40绕制在第二磁芯22和磁芯基体10上。这样,可以实现差模磁路磁导率可调,从而有效数量级控制扼流圈差模感量,提高共模扼流圈差模感量抑制一致性。具体的,通过选择不同的导磁芯体23的材料,实现有效控制增强后的漏感量。由于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不是完整的一个圆环,通过导磁芯体23连接增加漏感的泄露和差模感量。使用不同导磁芯体23的材料就可以有效控制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磁力线量,控制泄露漏感量,从而制造出不同差模感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导磁芯体23可以选择导磁率较低的材料。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可以使用铁粉锌、铁硅铝、铁氧体加气隙、非晶加气隙等材料。导磁芯体23可以使用半导体材料硅、锗等;绝缘体橡皮、玻璃、塑料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n磁芯基体(10);/n差模磁芯(20),设置在所述磁芯基体(10)上;/n进线磁环绕组(30)和出线磁环绕组(40),分别绕制在所述差模磁芯(20)和所述磁芯基体(10)上,所述进线磁环绕组(30)和所述出线磁环绕组(40)之间通过引线(50)连接;/n所述差模磁芯(20)包括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所述第一磁芯(21)和所述第二磁芯(2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磁芯基体(10)上,所述进线磁环绕组(30)绕制在所述第一磁芯(21)和所述磁芯基体(10)上,所述出线磁环绕组(40)绕制在所述第二磁芯(22)和所述磁芯基体(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芯基体(10);
差模磁芯(20),设置在所述磁芯基体(10)上;
进线磁环绕组(30)和出线磁环绕组(40),分别绕制在所述差模磁芯(20)和所述磁芯基体(10)上,所述进线磁环绕组(30)和所述出线磁环绕组(40)之间通过引线(50)连接;
所述差模磁芯(20)包括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所述第一磁芯(21)和所述第二磁芯(22)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磁芯基体(10)上,所述进线磁环绕组(30)绕制在所述第一磁芯(21)和所述磁芯基体(10)上,所述出线磁环绕组(40)绕制在所述第二磁芯(22)和所述磁芯基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扼流圈还包括电阻(60),所述电阻(60)连接在所述引线(5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基体(10)为第一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涛方小斌李修贤张煜文贺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