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桥调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13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桥调平电路,包括电桥子电路、差分电压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校准模块和可调稳压模块,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桥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校准模块和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用于线性放大所述电桥子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所述校准模块用于输入校准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便进行校准处理,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可对不平衡电桥子电路进行偏置调节。通过校准模块进行校准,微控制单元比较处理并控制可调稳压模块的稳压源来实现自动调平功能,操作简单,效率高,调整好的电路运行一段时间若再次失衡也不需要再次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桥调平电路
本技术涉及调平电路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电桥调平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3D打印由于平台(也称为热床)需要手动调平,并且喷头与平台间的距离把控往往给刚接触打印机的用户带来巨大的困难,这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毕竟要打印漂亮的模型,底层就需要调得比较好。而达到“好”之前,就往往需要新用客户犯大量的错误作为经验去铺路。就算对3D打印机有深入了解的用户,有时候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调节。同时还浪费大量的耗材。电桥电路常用来测量变化微弱的被测量的电路。传统调平电路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添加机械式电位器,然后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对电桥进行平衡调节。这种做法存在多个方面的缺陷:(1)操作麻烦,效率低;(2)调整好的电路运行一段时间一般存在再次失衡,需再次调节;(3)当应变片本身阻值偏差较大或不同应变片随温度变化偏差较大时均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桥调平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桥调平电路,包括电桥子电路、差分电压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校准模块和可调稳压模块,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桥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校准模块和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用于线性放大所述电桥子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所述校准模块用于输入校准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便进行校准处理,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可对不平衡电桥子电路进行偏置调节。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指示灯子电路,所述指示灯子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校准模块设置有校准按钮,所述校准按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桥子电路为应变片组成的惠斯通全桥子电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可调稳压模块为数字电位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型号为STM32F030F4P6的控制芯片U1、电阻R1、电容C2、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5,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BOOT0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RST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接3.3V的电压,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RST端连接,所述数字电位器的引脚1接地,引脚2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PA2/ADC_IN2端连接,引脚3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VDDA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VCC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PA4/ADC_IN4/SPI1_NSS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指示灯子电路包括LED灯D1和电阻R4,所述LED灯D1的第一端接3.3V的电压,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PA3/ADC_IN3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SHX711的转换芯片U2、三极管Q1、接口P3、电阻R7、电容C4、电阻R9、电容C5、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6、电容C3、电阻R6和电阻R8,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VSUP端和3.3V的电压连接,基极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BASE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AVDD端连接,所述接口P3的1号端口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和所述转换芯片U2的AVDD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口P3的2号端口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转换芯片U2的AGND端和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VBG端连接,所述接口P3的3号端口与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和所述转换芯片U2的INA-端连接,所述接口P3的4号端口与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和所述转换芯片U2的INA+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分别与3.3V的电压和所述转换芯片U2的DVDD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RATE端连接,第二端接3.3V的电压,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转换芯片U2的RATE端连接,第二端接地。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桥调平电路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型号为ME6211C33M5G的供电芯片U3、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接5V的电压,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供电芯片U3的VIN端和CE端连接,第二端接所述供电芯片U3的VSS端并接地,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芯片U3的VOUT端连接并接到3.3V的电压上,第二端接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电桥调平电路通过差分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电桥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校准模块和可调稳压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用于线性放大电桥子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校准模块用于输入校准信号至微控制单元以便进行校准处理,可调稳压模块可对不平衡电桥子电路进行偏置调节。通过校准模块进行校准,微控制单元比较处理并控制可调稳压模块的稳压源来实现自动调平功能,操作简单,效率高,调整好的电路运行一段时间若再次失衡也不需要再次调节,同时也解决了电桥子电路内的应变片本身阻值偏差较大或不同应变片随温度变化偏差较大时均不能正常工作的难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电桥调平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微控制单元的电路图;图3为指示灯子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的电路图;图5为供电模块的电路图。附图标记1、电桥子电路;2、差分电压转换模块;3、微控制单元;4、校准模块;5、可调稳压模块;6、指示灯子电路;7、供电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桥子电路、差分电压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校准模块和可调稳压模块,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桥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校准模块和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用于线性放大所述电桥子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所述校准模块用于输入校准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便进行校准处理,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可对不平衡电桥子电路进行偏置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桥子电路、差分电压转换模块、微控制单元、校准模块和可调稳压模块,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所述电桥子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校准模块和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差分电压转换模块用于线性放大所述电桥子电路输出的模拟信号,所述校准模块用于输入校准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便进行校准处理,所述可调稳压模块可对不平衡电桥子电路进行偏置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子电路,所述指示灯子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模块设置有校准按钮,所述校准按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子电路为应变片组成的惠斯通全桥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为数字电位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型号为STM32F030F4P6的控制芯片U1、电阻R1、电容C2、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5,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BOOT0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RST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接3.3V的电压,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RST端连接,所述数字电位器的引脚1接地,引脚2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PA2/ADC_IN2端连接,引脚3分别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VDDA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VCC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PA4/ADC_IN4/SPI1_NSS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桥调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子电路包括LED灯D1和电阻R4,所述LED灯D1的第一端接3.3V的电压,第二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林唐京科敖丹军陈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