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02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储物腔,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储物腔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连接有转动丝杆,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供转动丝杆穿设的安装孔,所述配重块的外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分别与安装孔相通的滑移槽,两所述滑移槽内分别设置有开合螺母,两所述开合螺母远离转动丝杆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使其与转动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气缸,两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开合螺母,所述移动气缸连接于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取样充足、提高研究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取样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是一种在深水中将水底的沉积物取出并用以科学研究的装置。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一种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部开设有储物腔11,在储物腔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利用配重块2的重力沉于水底,并一次性插入水底来对水底的沉积物进行打捞。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现有技术插入沉积物的深度取决于沉积物的密度,而当沉积物的密度较高时,该现有技术插入沉积物的深度较浅,从而只能取得少量的沉积物样本,因此影响研究成果,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具有取样充足、提高研究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储物腔,所述装置本体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储物腔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连接有转动丝杆,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供转动丝杆穿设的安装孔,所述配重块的外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分别与安装孔相通的滑移槽,两所述滑移槽内分别设置有开合螺母,两所述开合螺母远离转动丝杆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使其与转动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气缸,两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开合螺母,所述移动气缸连接于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两个开合螺母便会闭合,位于储物腔内的配重块将随着转动丝杆的转动而上升,当配重块移动至储物腔的上部时,通过控制移动气缸活塞杆收缩,两个开合螺母便会张开,从而脱离于转动丝杆的螺纹连接,这时配重块便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敲击装置本体的底部;之后,通过对移动气缸的控制,可使得配重块在储物腔内反复地对装置本体进行敲击,从而使得装置本体不断深入水底地沉积物之中。进一步的,所述储物腔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的底壁,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设有与导向杆滑移连接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滑移槽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使得配重块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得到了限制,这样配重块对装置本体的敲击点便会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提高了敲击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气缸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其活塞杆收缩的回收开关,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移槽相通的回收孔,所述回收开关穿过回收孔并伸出配重块的外侧,所述移动气缸的下表面设置有控制其活塞杆伸出的夹紧开关,所述夹紧开关伸于导向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开关与装置本体内的顶壁接触时,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便会收缩,夹紧开关与导向杆的上端接触时,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便会伸出,因此移动气缸便会随着配重块在储物腔内的位置而自动发生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自动化。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的设置,避免了坚硬的导向杆直接撞击夹紧开关而对夹紧开关造成损坏,从而延长了夹紧开关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远离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块的设置,增加了与夹紧开关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开启夹紧开关的成功率。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气缸远离转动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若干安装螺栓,每一所述安装螺栓均穿过安装盘并螺纹连接于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盘的设置,使得移动气缸与配重块之间可拆卸,这样便能定期对移动气缸进行维修保养。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上开设有与滑移槽相通的嵌置槽,所述安装盘整体嵌设于嵌置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置槽的开设,使得安装盘与配重块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从而提高了移动气缸安装之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盘上开设有若干安装沉头孔,每一所述安装螺栓的头部均嵌设于安装沉头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沉头孔的开设,使得安装螺栓与安装盘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控制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两个开合螺母便会闭合,位于储物腔内的配重块将随着转动丝杆的转动而上升,当配重块移动至储物腔的上部时,通过控制移动气缸活塞杆收缩,两个开合螺母便会张开,从而脱离于转动丝杆的螺纹连接,这时配重块便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敲击装置本体的底部;之后,通过对移动气缸的控制,可使得配重块在储物腔内反复地对装置本体进行敲击,从而使得装置本体不断深入水底地沉积物之中。2.导向杆的设置,使得配重块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得到了限制,这样配重块对装置本体的敲击点便会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提高了敲击的效果。3.回收开关与装置本体内的顶壁接触时,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便会收缩,夹紧开关与导向杆的上端接触时,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便会伸出,因此移动气缸便会随着配重块在储物腔内的位置而自动发生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一种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装置本体;11、储物腔;2、配重块;21、安装孔;22、滑移槽;23、嵌置槽;24、回收孔;25、导向孔;3、驱动电机;4、转动丝杆;5、开合螺母;6、移动气缸;61、安装盘;611、安装沉头孔;62、回收开关;63、夹紧开关;7、安装螺栓;8、导向杆;9、缓冲弹簧;10、弹性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储物腔11。在储物腔11的上端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丝杆4。储物腔11内设置有可在储物腔11内上下滑移的配重块2,配重块2的上表面竖直向下贯穿开设有供转动丝杆4穿设的安装孔21。参照图3,在配重块2的外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分别与安装孔21相通的滑移槽22,两滑移槽22均水平方向开设。在两个滑移槽22内分别设置有开合螺母5,两个开合螺母5为完整的一组,当两个开合螺母5相互闭合时能够螺纹连接于转动丝杆4。两个开合螺母5远离转动丝杆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使其与转动丝杆4螺纹连接的移动气缸6,两移动气缸6活塞杆端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于相应的开合螺母5。参照图3,在配重块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滑移槽22相通的嵌置槽23,在移动气缸6远离转动丝杆4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安装盘61,安装盘61背离移动气缸6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安装沉头孔6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储物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储物腔(11)内设置有配重块(2),所述驱动电机(3)的端部连接有转动丝杆(4),所述配重块(2)的上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供转动丝杆(4)穿设的安装孔(21),所述配重块(2)的外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分别与安装孔(21)相通的滑移槽(22),两所述滑移槽(22)内分别设置有开合螺母(5),两所述开合螺母(5)远离转动丝杆(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使其与转动丝杆(4)螺纹连接的移动气缸(6),两所述移动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开合螺母(5),所述移动气缸(6)连接于配重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储物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储物腔(11)内设置有配重块(2),所述驱动电机(3)的端部连接有转动丝杆(4),所述配重块(2)的上表面竖直贯穿设置有供转动丝杆(4)穿设的安装孔(21),所述配重块(2)的外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分别与安装孔(21)相通的滑移槽(22),两所述滑移槽(22)内分别设置有开合螺母(5),两所述开合螺母(5)远离转动丝杆(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使其与转动丝杆(4)螺纹连接的移动气缸(6),两所述移动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开合螺母(5),所述移动气缸(6)连接于配重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1)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装置本体(1)的底壁,所述配重块(2)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设有与导向杆(8)滑移连接的导向孔(25),所述导向孔(25)与滑移槽(22)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往复式夯击的深水沉积物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气缸(6)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其活塞杆收缩的回收开关(62),所述配重块(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移槽(22)相通的回收孔(24),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聪洪伟易皓崔恺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