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488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属于医学诊断技术领域。由电脑、打印机、洗板机、37度恒温箱、小型震荡器、系列体外诊断试剂、高效稳定酶促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基于标准96孔不透明微孔板的化学发光仪组成。其中的系列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包括甲功系列、肿瘤系列、性激素系列、传染病系列、心肌标志物系列、糖尿病系列、优生优育系列等四十余种。为临床免疫诊断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患者仅需提供5ml的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即可完成上述的四十余种项目的定性定量检测。数据处理程序化,不同项目的检测结果可组合打印于同一张化验单上。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配套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患双方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诊断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本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次报道用发光信号进行酶免疫分析,利用发光的化学反应分析超微量物质,特别是用于临床免疫分析中检验超微量活性物质。目前,这一技术已从实验室的稀有技术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常规检测手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是将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体系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基本相似,但与放射免疫试剂(RIA)比较,化学发光避免了放射性核素的污染以及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兼具高灵敏度的优势。化学发光的灵敏度与可测范围远远高于酶免产品,同时兼具ELISA法简便的操作方法与较短的反应时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既具有放射免疫的高灵敏度,又具有酶联免疫的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易于标准化操作。且测试中不使用有害的试剂,试剂保质期长,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诊断工作,成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法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多指标检测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为达上述目的,本实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主要由系列体外诊断试剂、高效稳定酶促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基于标准96孔不透明微孔板的化学发光仪和与之相配套中文软件操作系统组成。还包括电脑、打印机、37℃恒温温箱、小型震荡器。系列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包括以下7类 (1)肿瘤标志物系列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CA50;(2)甲状腺功能系列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抗-TG、抗-TPO;(3)生殖内分泌激素系列垂体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4)传染病系列甲肝(HAV)、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丙肝(HCV)、丁肝(HDV)、庚肝(HGV)、HIV(1+2)、TORCH;(5)心肌标志物系列cTnI,cTnT,Mb,CK-MB,TNP;(6)糖尿病系列胰岛素、血清C肽;(7)其他检测系列皮质醇、总IgE;高效稳定酶促化学发光底物系统由A,B两种成份组成,A液含高效化学发光剂、复合增强剂、氨基酸;B液中含有氨基酸氧化酶及稳定剂。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发光检测的方案设计、系列体外诊断试剂的开发、配套设备仪器设施的优选、包含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效稳定酶促化学发光底物系统,优选了国外配套的化学发光全自动、半自动检测仪,并自行设计开发了全中文化学发光管理软件,可实现程序测量、快速测量、单板多项、两点定标、自动打印化验单、工作量统计等功能。从而形成了仪器、试剂、软件的全面配套,为临床检验界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检测试剂齐全,配套合理,操作方便,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检测范围宽等特点,特别是试剂及发光底物的自主研制与开发,与进口试剂相比,性能优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本专利技术为临床检验界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特别适合于医院检验部门对患者的血清进行人体免疫分析,为临床大夫提供诊断信息。本专利技术中,所有体外诊断试剂样品板采用塑料不透光白色96孔板结构,标记物为HRP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温育反应采用37度恒温箱。使用时,取患者血清适量加入包被孔中,同时加入酶标记物,放小型震荡器上震荡1分钟,放恒温箱内温育,这时反应微孔中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用洗板机洗板,多余的酶标记物及未反应物被除去,然后加入提前等量混合好的化学发光底物,震荡1分钟,放入化学发光仪,读取每孔的相对发光值,然后与标准曲线对照,化学发光仪自动换算成相应的被测物的具体含量,然后通过打印机将结果打印。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最为关键的是化学发光底物,它直接影响检测信号的大小,检测灵敏度及测量范围。本方案所采用的是自主开发的化学发光底物。它由高效发光剂、复合增强剂、氧化剂及适宜的缓冲盐体系构成,分为A、B两组。该底物系统特别适用于过氧化物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HRP标记的抗原抗体配合物的痕量检测。该底物系统在碱性条件下被HRP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光子,通过化学发光仪将发光信号放大,通过光信号的强弱来进行HRP配合物定量检测。该底物系统具有发光信号强,持续时间长,试剂在常温保存长达12个月等特点,在临床免疫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化学发光仪器的全中文操作软件,功能全面的测量程序编辑,标准品、质控品、阴阳性对照、样品等可根据试验需要进行自由布局。全面的定量分析方法可进行点到点、线性回归、三次样条、四参数、logit-log等曲线拟合,坐标轴可进行线性、对数、自然对数自由选择。还具有单板多项功能,最多支持多达12项同时检测。定性分析功能,支持多达4组临界值设定,5组定性分组。具有丰富多样的数据输出形式中文化验单打印,各种测量项目任意选择,矩阵打印,整板测量结果一目了然,形式多样的统计功能,多种统计数据自由输出。创新数据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为文本文件,测量结果直接导入EXCEL中进行自定义处理。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库自动备份,确保数据能安全保存,测量各序导入功能,将程序导入软件,减少编程麻烦。经过临床的使用和不断改进,它更适合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从而大大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甲胎蛋白(AFP)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也是目前最好的可实际用于早期诊断的指标,可在症状出现前6-12个月作出诊断。转移性肝癌及肝外肿瘤,AFP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高。血清AFP水平和肿瘤大小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可用于肝癌诊断、鉴别及疗效评价。在排除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和妊娠情况下,血清定量测定AFP>400ng/ml持续4周,或是>200ng/ml持续8周,可诊断原发性肝癌。其他非肿瘤性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症,毛细血管扩张障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增高。但是,胆管细胞癌、高分化和低分化肝细胞癌,或已坏死液化者,AFP检测均可呈阴性。建议与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对于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实验原理甲胎蛋白(AFP)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即在化学发光微孔板上包被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在微孔板各孔中分别加入标准品、血清样品后,再加入另一株甲胎蛋白单抗的酶结合物,则标准品、血清样品中所含的甲胎蛋白将会与之形成抗体-抗原-抗体-酶复合物。洗去未结合的酶结合物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其发光强度与甲胎蛋白含量成正比。实验步骤1、取出一定量的包被孔,编号。每孔分别加入20μl标准品、血清样品。2、每孔分别加入酶结合物100μl。微量振荡器上振荡30秒使其混合均匀。3、置37℃温育60分钟。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系列体外诊断试剂、高效稳定酶促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基于标准96孔不透明微孔板的化学发光仪和与之相配套中文软件操作系统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光宇马建军李桂林李彬吴学炜杨增利秦耘苗兰芳苗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