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庆专利>正文

移动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6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取暖器,所述取暖器主体为“凵”形结构,且取暖器主体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所述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分别位于取暖器主体三个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的高度不大于2CM,所述取暖器主体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开关。该移动取暖器摆放在地面上时,取暖器主体的底部不会接触到地面,则令地面上的灰尘不会沾染至取暖器主体的底部,便于进行清理。此移动取暖器令取暖器主体立在地面上时,取暖器主体底部与地面之间隔有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令取暖器主体底部与地面之间不会直接接触,故不会沾染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取暖器
,具体为移动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近年来逐渐兴起用电加热水来采暖。常见的办公室内的取暖器有热风式取暖器和折叠式的板状电取暖器等等。现有的折叠式的板状电取暖器的外层一般均为无纺布层,当使用者将其摆放在地面上时,取暖器容易出现底部沾染灰尘难以清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取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移动取暖器底部的无纺布层容易沾染灰尘难以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所述取暖器主体为“凵”形结构,且取暖器主体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所述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分别位于取暖器主体三个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的高度不大于2CM,所述取暖器主体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外侧布,且外侧布内侧依次连接有支撑暖脚宝护板、隔热保温层、反热铝膜层、铝膜发热片和内侧布。优选的,所述铝膜发热片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且隔热保温层位于反热铝膜层的开口外侧,反热铝膜层位于铝膜发热片的开口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的厚度均等于取暖器主体的厚度。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内包含有定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取暖器摆放在地面上时,取暖器主体的底部不会接触到地面,则令地面上的灰尘不会沾染至取暖器主体的底部,便于进行清理。此移动取暖器令取暖器主体立在地面上时,取暖器主体底部与地面之间隔有第一垫脚块、第二垫脚块和第三垫脚块,令取暖器主体底部与地面之间不会直接接触,故不会沾染灰尘,且取暖器主体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不会过大,造成取暖效果降低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取暖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取暖器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取暖器的取暖器主体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移动取暖器的控制开关的电路图。图中:1、取暖器主体,101、外侧布,102、支撑暖脚宝护板,103、隔热保温层,104、反热铝膜层,105、铝膜发热片,106、内侧布,2、第一垫脚块,3、控制开关,4、第二垫脚块,5、第三垫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移动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1,取暖器主体1为“凵”形结构,且取暖器主体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的厚度均等于取暖器主体1的厚度,此结构使得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的侧面不会凸出于取暖器主体1侧面,较为美观,取暖器主体1包括外侧布101,且外侧布101内侧依次连接有支撑暖脚宝护板102、隔热保温层103、反热铝膜层104、铝膜发热片105和内侧布106。铝膜发热片105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3,且隔热保温层103位于反热铝膜层104的开口外侧,反热铝膜层104位于铝膜发热片105的开口外侧。此结构使得铝膜发热片105外侧散发的热量能够被反热铝膜层104所反射,且反热铝膜层104外侧散发的热量能够被隔热保温层103阻挡,令隔热保温层103可以有效降低热量散发至取暖器主体1开口外侧的速度,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分别位于取暖器主体1三个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的高度不大于2CM,取暖器主体1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开关3,此结构令取暖器主体1立在地面上时,取暖器主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隔有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令取暖器主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不会直接接触,故不会沾染灰尘,且取暖器主体1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空隙不会过大,造成取暖效果降低的情况,控制开关3内包含有定时模块,此结构令使用者可以通过定时模块控制取暖器主体1的加热时间。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移动取暖器时,首先将取暖器主体1的开口朝向使用者的腿部,令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处于取暖器主体1下方,然后将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摆放在地面上,于是取暖器主体1被立起罩在使用者腿部外侧,因取暖器主体1底部有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与地面隔开,支撑暖脚宝护板102、隔热保温层103、反热铝膜层104、铝膜发热片105和内侧布106,故取暖器主体1外侧的外侧布101和内侧布106底部不会沾染灰尘,然后使用者可以启动控制开关3以对铝膜发热片105进行通电,于是铝膜发热片105内侧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内侧布106散发至取暖器主体1开口内侧的空气之中,而隔铝膜发热片105外侧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反热铝膜层104反射至取暖器主体1的开口内部,反热铝膜层104外侧的热量会被被隔热保温层103遮挡,令隔反热铝膜层104外侧产生的热量不会过快散发,且使用者可以利用控制开关3内的定时模块对加热时间进行定时,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主体(1)为“凵”形结构,且取暖器主体(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所述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分别位于取暖器主体(1)三个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的高度不大于2CM,所述取暖器主体(1)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开关(3)。/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取暖器,包括取暖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主体(1)为“凵”形结构,且取暖器主体(1)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所述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分别位于取暖器主体(1)三个侧面底部的中心位置,且第一垫脚块(2)、第二垫脚块(4)和第三垫脚块(5)的高度不大于2CM,所述取暖器主体(1)侧壁上连接有控制开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器主体(1)包括外侧布(101),且外侧布(101)内侧依次连接有支撑暖脚宝护板(102)、隔热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