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48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涉及节能型炉灶的技术领域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具有炉口的炉座和水箱,炉座内设置有置料格栅,置料格栅将炉座分成进风区和燃烧区,炉座上开设有与进风区连通的进风口,炉座上位于燃烧区开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口;水箱包括箱体和换热组件,换热组件上设置有连通的连接口和出烟口,出烟口与大气连通,连接口露出于箱体表面并通过传输管道与排烟口连接,且箱体的上顶板和/或侧板上开设有清洗口,清洗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在炉座上开设排烟口,使得除了给炒锅供热之外的其余热量能够通过排烟口输送到换热组件中,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型炉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根据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各地新农村建设项目、抗震救灾项目、卫生部实施的降氟改灶项目、农业部的“一灶一炉”温暖工程项目,各地把生物质等环保燃料炉具纳入农机补贴项目、建设部新农村温暖工程的试点项目等等,促进了环保燃料炉具的发展。如公告号为CN207962726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直燃炉灶,包括:炉体、调节座、灰屉、投料窗、摇灰把手、炉箅子、鼓风口、入水口、水箱、出水口、排空口、灶口、排烟口、连接杆;所述调节座设置在炉体的下部,且调节座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灰屉设置在炉体的下部,且灰屉通过套合的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投料窗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投料窗通过转轴与炉体相连接;所述摇灰把手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摇灰把手通过转轴与炉体相连接;所述炉箅子设置在炉体的内部,且炉箅子通过转轴与炉体相连接;所述鼓风口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鼓风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入水口设置水箱的一侧,且入水口与水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箱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水箱与炉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且出水口与水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空口设置在水箱的一侧,且排空口与水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灶口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且灶口与炉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烟口设置在炉体的一侧,且排烟口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摇灰把手的上部,且连接杆通过螺栓固定方式与摇灰把手相连接。上述方案通过水箱的设置,能够将生物质燃烧的多余的热量进行利用,节约了能源。但是,利用上述炉灶进行炒菜做饭时,由于水箱中的水加热需要吸收热量,导致直接传递到炒锅上的热量减少,炒锅上的热量利用不高。同时,水箱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水垢,水垢除了不易清理外,由于其本身导热性差造成水箱中水的升温速度慢,也会造成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通过在炉体上开设排烟口并通过传输管道输送至换热组件内对水箱内的水加热,达到了炉体内余热被充分利用的目的,同时由于水箱是单独设置的部件,不会在炉口位置分走作用在炒锅上的热量,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具有炉口的炉座和水箱,所述炉座内设置有置料格栅,所述置料格栅将炉座分成进风区和燃烧区,所述炉座上开设有与进风区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炉座上位于燃烧区开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口;水箱包括箱体和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上设置有连通的连接口和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大气连通,所述连接口露出于箱体表面并通过传输管道与排烟口连接,且所述箱体的上顶板和/或侧板上开设有清洗口,所述清洗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炉座上开设排烟口,使得除了给炒锅供热之外的其余热量能够通过排烟口输送到换热组件中,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同时,水箱上开设有清洗口,并且便于清洗水垢,使得从炉体中传导出的热量能够被有效利用,进一步达到节能的效果。并且,由于水箱是单独设置的部件,不会在炉口位置分担作用在炒锅上的热量,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同时,减少了设置在炉体上的部件,降低了炉体上零部件损坏的概率,可提高炉体本身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炉座包括炉壳、设置于炉壳内部的耐高温炉胆和安装于炉壳和耐高温炉胆之间的保温层,所述排烟口贯穿炉壳、保温层和耐高温炉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高温炉胆可以延长炉座的使用寿命,保温层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使得耐高温炉胆内的热量能够被有效利用,排烟口可将耐高温炉胆内剩余的热量进行统一引流,提高余热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口沿着耐高温炉胆到炉壳的方向口径依次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烟口靠近耐高温炉胆的口径较大能够扩大热量的吸收面积,后口径逐渐变小可加快流速,提高被利用后的烟气的排放速率。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和/或换热组件上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与换热组件内部连通,且所述清灰口上设置有防尘堵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放烟气之后易在换热组件上积灰,清灰口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清理积灰,从而提高换热组件内的余热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管道两端均安装有密封件,分别与排烟口、连接口密封连接,且所述传输管道采用耐火不锈钢管道,所述传输管道外依次设置有第二保温层和外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的设置能够提高传输管道两端连接处的密封性,传输管道上第二保温层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在传输过程中散失,进一步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口设置有一个,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竖直或水平设置在箱体内部,且连接口和排烟口分别置于箱体的下底板和上顶板上,所述清洗口设置于上顶板并位于排烟管道两侧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烟口的余热通过排烟管道后从出烟口排出,箱体内的水通过排烟管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排烟管道在箱体内设置成竖直或者水平以提高排烟管道在箱体内的加热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口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排烟口均连接有传输管道,换热组件包括与排烟口数量一致的排烟管道,且所述排烟管道分布于箱体内部的两侧位置,所述清洗口设置于箱体的上顶板的中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烟口设置有多个可多方位采集炉胆内的余热,并且在箱体内的排烟管道设置有多个增大了与箱体内的水接触的面积,提高了余热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口设置有多个,并通过在炉座外密封连接有集烟罩,所述排烟口均罩设于集烟罩内,集烟罩上开设有转接口,所述传输管道一端与转接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口密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烟口设置有多个可多方位采集炉胆内的余热,并且通过集烟罩对排烟口排出的余热进行统一输送,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分流罩,换热组件包括多根排烟管道,多根排烟管道的连接口均罩设于分流罩内,所述分流罩通过传输管道与排烟口连通;所述排烟管道分布于箱体内部的一侧或两侧位置,所述清洗口设置于箱体上顶板的中间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罩的设置使得排烟口和连接口的安装方便,而多根排烟管道的设置增大了与箱体内的水接触的面积,提高了余热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通过水管连接有炉盖,所述炉盖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水管与箱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炒好菜或者做好饭的同时,环保燃料还没燃尽,此时将炉盖放置在炉口位置,炉盖内的空腔可填充水,此时可对炉盖的水进行加热,达到同时对箱体内的水加热的目的,进一步达到了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炉座上开设排烟口,使得除了给炒锅供热之外的其余热量能够通过排烟口输送到换热组件中,对水箱中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具有炉口(101)的炉座(100)和水箱(200),所述炉座(100)内设置有置料格栅(110),所述置料格栅(110)将炉座(100)分成进风区(102)和燃烧区(103),所述炉座(100)上开设有与进风区(102)连通的进风口(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100)上位于燃烧区(103)开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口(160);水箱(200)包括箱体(210)和换热组件(220),所述换热组件(220)上设置有连通的连接口(221)和出烟口(222),所述出烟口(222)与大气连通,所述连接口(221)露出于箱体(210)表面并通过传输管道(300)与排烟口(160)连接,且所述箱体(210)的上顶板(211)和/或侧板上开设有清洗口(212),所述清洗口(212)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具有炉口(101)的炉座(100)和水箱(200),所述炉座(100)内设置有置料格栅(110),所述置料格栅(110)将炉座(100)分成进风区(102)和燃烧区(103),所述炉座(100)上开设有与进风区(102)连通的进风口(12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100)上位于燃烧区(103)开设有至少一个排烟口(160);水箱(200)包括箱体(210)和换热组件(220),所述换热组件(220)上设置有连通的连接口(221)和出烟口(222),所述出烟口(222)与大气连通,所述连接口(221)露出于箱体(210)表面并通过传输管道(300)与排烟口(160)连接,且所述箱体(210)的上顶板(211)和/或侧板上开设有清洗口(212),所述清洗口(212)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100)包括炉壳(130)、设置于炉壳(130)内部的耐高温炉胆(140)和安装于炉壳(130)和耐高温炉胆(140)之间的保温层(150),所述排烟口(160)贯穿炉壳(130)、保温层(150)和耐高温炉胆(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160)沿着耐高温炉胆(140)到炉壳(130)的方向口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10)和/或换热组件(220)上开设有清灰口(223),所述清灰口(223)与换热组件(220)内部连通,且所述清灰口(223)上设置有防尘堵头(2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燃料炉灶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道(300)两端均安装有密封件(310),分别与排烟口(160)、连接口(221)密封连接,且所述传输管道(300)采用耐火不锈钢管道,所述传输管道(300)外依次设置有第二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恩法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环球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