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74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5
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包括纯水出水管、第一废水出水管、第二废水出水管、纯水进水管、废水进水管、龙头主体、阀芯套管、固定块、连杆和支撑杆;纯水出水管和纯水进水管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快开阀芯;废水过度腔与废水进水管连通;第一废水出水管进水端连通第一出水口;第二废水出水管进水端连通第二出水口;固定块设置在龙头主体上;连杆一端设有第一垫圈,连杆另一端设有手柄,第一垫圈伸入废水过度腔内;支撑杆为“L”形杆,支撑杆朝向第二出水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使用者能够选择将废水从第一废水出水管流出,或者直接排入下水道,使用更加人性化的同时,避免了因废水滞后造成的持续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尤其涉及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安装净水器,目前的净水器水龙头主体上并行安装有纯水龙头和废水龙头,一个用于正常取用纯水,另一个用于收集“废水”,可以克服大量“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的缺点,但在取用纯净水和净水器制水速度上存在时间差,当取用完纯水时,废水停留存在滞后性,也就是废水管仍会持续出水一端时间,这就会出现持续的流水噪音,影响使用者工作和休息,尤其是晚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能够根据使用者个人喜好选择将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或者排入容器内以供他用,且能够消除废水管因出水滞后造成的持续噪音,使用更加人性化。(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包括纯水出水管、第一废水出水管、第二废水出水管、纯水进水管、废水进水管、龙头主体、阀芯套管、固定块、连杆和支撑杆;纯水出水管和第一废水出水管设置在龙头主体顶部,第二废水出水管、纯水进水管和废水进水管并列设置在龙头主体底部,纯水出水管和纯水进水管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快开阀芯;快开阀芯上设有开关把手,快开阀芯设置在阀芯套管内;阀芯套管设置在龙头主体一侧;龙头主体内设有废水过度腔;废水过度腔朝向阀芯套管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废水过度腔朝向固定块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出水口,废水过度腔与废水进水管连通;第一出水口位于第二出水口上方;第一废水出水管进水端连通第一出水口;第二废水出水管进水端连通第二出水口,第二废水出水管出水端伸入下水道;废水过度腔朝向固定块的腔壁右侧设有水平的通孔;通孔在废水过度腔朝向固定块的腔壁和龙头主体朝向固定块的端面上均形成开口,通孔左侧与第一出水口相对;固定块设置在龙头主体背向阀芯套管的端面上,固定块设有水平的螺纹孔;螺纹孔与通孔相对;连杆一端设有第一垫圈,连杆另一端设有手柄,连杆靠近手柄的周面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连杆的第一垫圈所在端水平穿过螺纹孔和通孔伸入废水过度腔内,手柄位于固定块右侧;支撑杆为“L”形杆,支撑杆的竖直部分顶部与连杆位于废水过度腔内的外周连接,支撑杆的水平部分端面朝向第二出水口,支撑杆朝向第二出水口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垫圈。优选的,第一废水出水管为金属软管。优选的,通孔孔壁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套在连杆外周。优选的,第一废水出水管包括第一水平管和第一竖直管,第一水平管和第一竖直管之间通过九十度弯头连接,第二废水出水管包括第二水平管和第二竖直管,第二水平管和第二竖直管之间通过九十度弯头连接。优选的,连杆和支撑杆外周均做防锈处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使用者能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将废水从第一废水出水管流出,从而接取以供他用,或者选择将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龙头使用更加人性化的同时,避免了因废水滞后造成的持续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的A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纯水出水管;2、第一废水出水管;21、第一水平管;22、第一竖直管;3、第二废水出水管;31、第二水平管;32、第二竖直管;4、纯水进水管;5、废水进水管;6、龙头主体;61、阀芯套管;62、快开阀芯;621、开关把手;63、固定块;631、螺纹孔;64、废水过度腔;641、第一出水口;642、第二出水口;65、通孔;651、密封圈;7、连杆;71、手柄;72、第一垫圈;73、支撑杆;731、第二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包括纯水出水管1、第一废水出水管2、第二废水出水管3、纯水进水管4、废水进水管5、龙头主体6、阀芯套管61、固定块63、连杆7和支撑杆73;纯水出水管1和第一废水出水管2设置在龙头主体6顶部,第二废水出水管3、纯水进水管4和废水进水管5并列设置在龙头主体6底部,纯水出水管1和纯水进水管4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快开阀芯62;快开阀芯62上设有开关把手621,快开阀芯62设置在阀芯套管61内;阀芯套管61设置在龙头主体6一侧;龙头主体6内设有废水过度腔64;废水过度腔64朝向阀芯套管61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641,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出水口642,废水过度腔64与废水进水管5连通;第一出水口641位于第二出水口642上方;第一废水出水管2进水端连通第一出水口641;第二废水出水管3进水端连通第二出水口642,第二废水出水管3出水端伸入下水道;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右侧设有水平的通孔65;通孔65在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和龙头主体6朝向固定块63的端面上均形成开口,通孔65左侧与第一出水口641相对;固定块63设置在龙头主体6背向阀芯套管61的端面上,固定块63设有水平的螺纹孔631;螺纹孔631与通孔65相对;连杆7一端设有第一垫圈72,连杆7另一端设有手柄71,连杆7靠近手柄71的周面上设有与螺纹孔631配合的螺纹,连杆7的第一垫圈72所在端水平穿过螺纹孔631和通孔65伸入废水过度腔64内,手柄71位于固定块63右侧;支撑杆73为“L”形杆,支撑杆73的竖直部分顶部与连杆7位于废水过度腔64内的外周连接,支撑杆73的水平部分端面朝向第二出水口642,支撑杆73朝向第二出水口64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垫圈731。本技术中,通过控制开关把手621,就能连通纯水出水管1和纯水进水管4,从而开始取用净水机净化后的纯水,此时净水机可是工作持续产生废水,转动手柄71,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与螺纹孔631,将连杆7向远离第一出水口641的方向移动,连杆7带动支撑杆73移动,直到第二垫圈731将第二出水口642封闭,此时第一出水口641为开通状态,废水从废水进水管5流入废水过度腔64后,经第一出水口641流入第一废水出水管2,再从第一废水出水管2的出水口流出,接取流出的废水,以供他用。当接取完纯水后,不想第一废水出水管2持续排除废水造成噪音的话,反向转动手柄71,带动连杆7朝靠近第一出水口641方向移动,直到第一垫圈72将第一出水口641封闭,此时第二出水口642为开通状态,净水机产生的废水经废水进水管5流入废水过度腔64后,从第二废水出水管3直径流入下水道。本技术中,使用者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将废水从第一废水出水管2流出,从而接取以供他用,或者选择将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龙头使用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纯水出水管(1)、第一废水出水管(2)、第二废水出水管(3)、纯水进水管(4)、废水进水管(5)、龙头主体(6)、阀芯套管(61)、固定块(63)、连杆(7)和支撑杆(73);/n纯水出水管(1)和第一废水出水管(2)设置在龙头主体(6)顶部,第二废水出水管(3)、纯水进水管(4)和废水进水管(5)并列设置在龙头主体(6)底部,纯水出水管(1)和纯水进水管(4)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快开阀芯(62);快开阀芯(62)上设有开关把手(621),快开阀芯(62)设置在阀芯套管(61)内;阀芯套管(61)设置在龙头主体(6)一侧;/n龙头主体(6)内设有废水过度腔(64);废水过度腔(64)朝向阀芯套管(61)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641),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出水口(642),废水过度腔(64)与废水进水管(5)连通;第一出水口(641)位于第二出水口(642)上方;第一废水出水管(2)进水端连通第一出水口(641);第二废水出水管(3)进水端连通第二出水口(642),第二废水出水管(3)出水端伸入下水道;/n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右侧设有水平的通孔(65);通孔(65)在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和龙头主体(6)朝向固定块(63)的端面上均形成开口,通孔(65)左侧与第一出水口(641)相对;固定块(63)设置在龙头主体(6)背向阀芯套管(61)的端面上,固定块(63)设有水平的螺纹孔(631);螺纹孔(631)与通孔(65)相对;连杆(7)一端设有第一垫圈(72),连杆(7)另一端设有手柄(71),连杆(7)靠近手柄(71)的周面上设有与螺纹孔(631)配合的螺纹,连杆(7)的第一垫圈(72)所在端水平穿过螺纹孔(631)和通孔(65)伸入废水过度腔(64)内,手柄(71)位于固定块(63)右侧;支撑杆(73)为“L”形杆,支撑杆(73)的竖直部分顶部与连杆(7)位于废水过度腔(64)内的外周连接,支撑杆(73)的水平部分端面朝向第二出水口(642),支撑杆(73)朝向第二出水口(642)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垫圈(7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废水一体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纯水出水管(1)、第一废水出水管(2)、第二废水出水管(3)、纯水进水管(4)、废水进水管(5)、龙头主体(6)、阀芯套管(61)、固定块(63)、连杆(7)和支撑杆(73);
纯水出水管(1)和第一废水出水管(2)设置在龙头主体(6)顶部,第二废水出水管(3)、纯水进水管(4)和废水进水管(5)并列设置在龙头主体(6)底部,纯水出水管(1)和纯水进水管(4)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快开阀芯(62);快开阀芯(62)上设有开关把手(621),快开阀芯(62)设置在阀芯套管(61)内;阀芯套管(61)设置在龙头主体(6)一侧;
龙头主体(6)内设有废水过度腔(64);废水过度腔(64)朝向阀芯套管(61)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口(641),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出水口(642),废水过度腔(64)与废水进水管(5)连通;第一出水口(641)位于第二出水口(642)上方;第一废水出水管(2)进水端连通第一出水口(641);第二废水出水管(3)进水端连通第二出水口(642),第二废水出水管(3)出水端伸入下水道;
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右侧设有水平的通孔(65);通孔(65)在废水过度腔(64)朝向固定块(63)的腔壁和龙头主体(6)朝向固定块(63)的端面上均形成开口,通孔(65)左侧与第一出水口(641)相对;固定块(63)设置在龙头主体(6)背向阀芯套管(61)的端面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尔宽刘庆李鸿褚冬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安吉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