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磨损超长抽油泵,涉及石油开采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柱塞装置和泵筒装置;柱塞装置用于沿着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运动;其中,泵筒装置包括泵筒和油管;泵筒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泵筒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柱塞与泵筒之间的运动会产生磨耗,但是油管与柱塞装置之间是不产生磨耗的,而且由于柱塞装置的长度大于泵筒的长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柱塞装置较长全程与泵筒接触磨损,而泵筒较短断续与柱塞装置接触磨损,经过使用能够满足柱塞装置与泵筒磨损的周期更加平均,二者的使用寿命相当,通过利用柱塞装置延长了密封面,使得抽油泵的使用寿命更长,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浪费泵筒,抽油泵经济学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磨损超长抽油泵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磨损超长抽油泵。
技术介绍
从地层中开采石油的过程中要使用机械设备将井内原油举升到地面,抽油泵是主要的采油设备。抽油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往复泵,动力从地面经抽油杆传递到井下,使抽油泵的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将油井中的原油沿油管举升到地面上来;随着油井开采深度的增加,抽油泵的冲程也越来越长,需要解释的是,抽油泵的柱塞在泵筒内上下运动一次为一个冲程,为了实现超长冲程,需要使用长泵筒。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泵,为实现长冲程,需要用5根以上大于等于10米的泵筒连接,而柱塞密封面长度大于等于1.5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柱塞的长度较短,因此柱塞是全程与泵筒接触磨损,而泵筒较长断续与柱塞接触磨损,抽油泵的泵筒一般采用镀铬泵筒,其具有硬度高耐磨损的特性,而抽油泵的柱塞一般是采用喷焊柱塞,其具有硬度低,相对于泵筒柱塞具有不耐磨损的特性;由此可以得知,泵筒是抽油泵所有配件中价值最高的部分,而柱塞价值较低。但是,当柱塞全程磨耗的过程中,会存在柱塞由于磨损导致过早的损坏,此时泵筒处于能够继续使用的情况,但是由于柱塞的损坏会导致整个抽油泵报废,因此现有技术的抽油泵存在浪费泵筒的情况,导致抽油泵使用不完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磨损超长抽油泵,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浪费泵筒,抽油泵使用不完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包括:柱塞装置和泵筒装置;所述柱塞装置位于所述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所述柱塞装置用于沿着所述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运动;所述泵筒装置包括泵筒和油管;所述泵筒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泵筒之间通过所述油管连接,所述柱塞装置与所述泵筒之间密封配合;任意一个所述泵筒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所述油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且所述油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塞装置的外径,以使所述柱塞装置运动至所述油管位置时,所述柱塞装置与所述油管之间具有间隙。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柱塞装置包括柱塞活节、第一节柱塞和第二节柱塞;所述第一节柱塞和所述第二节柱塞之间通过所述柱塞活节连接,所述柱塞活节用于使所述第一节柱塞和所述第二节柱塞之间能够相对偏转。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节柱塞的长度,所述第二节柱塞位于所述泵筒装置靠近油井底部的一端。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柱塞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柱塞活节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二节柱塞靠近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阶梯槽,所述柱塞活节的一端与所述阶梯槽卡接,且所述柱塞活节能够相对于所述阶梯槽在水平方向偏转;所述柱塞活节伸出所述第二节柱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柱塞的螺纹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柱塞的阶梯槽呈圆弧状。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柱塞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柱塞活节与所述第一节柱塞之间,且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节柱塞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节柱塞远离所述柱塞活节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第二节柱塞远离所述柱塞活节的一端连接。可选地,第一控制阀和第一节柱塞远离柱塞活节的一端的第二控制阀至少保留一个。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泵筒的长度小于所述油管的长度,且所述油管和相邻的所述泵筒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油管远离油井底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泵筒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接头内,且所述泵筒与所述第一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段,所述泵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油管通过螺纹段插设于相邻的所述泵筒内,并与所述泵筒的第二接头螺纹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泵筒插设于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呈锥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阀装置;所述固定阀装置与位于油井底部的所述泵筒装置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包括:柱塞装置和泵筒装置;柱塞装置位于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柱塞装置用于沿着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运动,以利用柱塞装置的运动将油井中的原油沿油管举升到地面上来;其中,泵筒装置包括泵筒和油管;泵筒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泵筒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柱塞装置与泵筒之间密封配合;任意一个泵筒的长度小于柱塞装置的长度,油管的长度小于柱塞装置的长度,且油管的内径大于柱塞装置的外径,以使柱塞装置运动至油管位置时,柱塞装置与油管之间具有间隙;柱塞装置与泵筒之间是通过密封配合运动,即柱塞与泵筒之间的运动会产生磨耗,但是由于油管与柱塞装置之间是不产生磨耗的,而且由于柱塞装置的长度大于泵筒的长度,油管的长度小于柱塞装置的长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柱塞装置能够较长全程与泵筒进行接触磨损,而泵筒由于油管的间接设置能够较短断续与柱塞装置接触磨损,经过实际使用情况证明,本技术提供的抽油泵能够满足柱塞装置与泵筒磨损的周期更加平均,二者的使用寿命相当,通过利用柱塞装置延长了密封面,使得抽油泵的使用寿命更长,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浪费泵筒,抽油泵使用不完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由于可以采用多只泵筒,因此能实现任意冲程的采油,从而实现超长冲程采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运动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运动的第一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运动的第二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的泵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的泵筒装置的分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的柱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的柱塞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的固定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泵筒装置;101-泵筒;102-油管;103-接头;200-柱塞装置;201-柱塞活节;202-第一节柱塞;203-第二节柱塞;204-第一控制阀;205-第二控制阀;206-阶梯槽;300-固定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装置和泵筒装置;/n所述柱塞装置位于所述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所述柱塞装置用于沿着所述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运动;/n所述泵筒装置包括泵筒和油管;所述泵筒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泵筒之间通过所述油管连接,所述柱塞装置与所述泵筒之间密封配合;任意一个所述泵筒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所述油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且所述油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塞装置的外径,以使所述柱塞装置运动至所述油管位置时,所述柱塞装置与所述油管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装置和泵筒装置;
所述柱塞装置位于所述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所述柱塞装置用于沿着所述泵筒装置的抽油通道内运动;
所述泵筒装置包括泵筒和油管;所述泵筒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泵筒之间通过所述油管连接,所述柱塞装置与所述泵筒之间密封配合;任意一个所述泵筒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所述油管的长度小于所述柱塞装置的长度,且所述油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塞装置的外径,以使所述柱塞装置运动至所述油管位置时,所述柱塞装置与所述油管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装置包括柱塞活节、第一节柱塞和第二节柱塞;所述第一节柱塞和所述第二节柱塞之间通过所述柱塞活节连接,所述柱塞活节用于使所述第一节柱塞和所述第二节柱塞之间能够相对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节柱塞的长度,所述第二节柱塞位于所述泵筒装置靠近油井底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磨损超长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柱塞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柱塞活节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二节柱塞靠近所述通孔的侧壁设置有阶梯槽,所述柱塞活节的一端与所述阶梯槽卡接,且所述柱塞活节能够相对于所述阶梯槽在水平方向偏转;
所述柱塞活节伸出所述第二节柱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柱塞的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吕凤梅,苏庆欣,谢文献,郭力谦,孙哲,蒲昊,邓玉华,王军,薛涛,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