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罩锁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罩锁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水箱框架为钣金件设计的车型,发动机罩锁多安装于水箱上横梁,随着同平台衍生车型开发,发动机罩锁位置调整,均需要重新开发水箱上横梁,以满足不同车型发动机罩锁安装。然而,水箱上横梁设计、开发成本较高,会导致平台率降低,降低了研发进度,提高了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罩锁的安装结构,以在不改变水箱上横梁结构的情况下,满足不同车型发动机罩锁的安装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罩锁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适于安装于水箱上横梁;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后部至少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前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罩锁连接;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的上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罩锁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的下部适于与前防撞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纵向截面大体为“C”形的C型结构,所述C型结构的上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所述C型结构的下部适于与所述水箱上横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上部适于与所述C型结构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下部适于与所述水箱上横梁的前侧壁连接,所述C型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和所述水箱上横梁配合限定出纵向截面大体为三角形的空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横向中部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罩锁(300)的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安装支架(10),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适于安装于水箱上横梁(200);/n第二安装支架(20),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后部至少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前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罩锁(300)连接;/n第三安装支架(30),所述第三安装支架(30)的上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罩锁(300)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支架(30)的下部适于与前防撞梁(4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锁(300)的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支架(10),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适于安装于水箱上横梁(200);
第二安装支架(20),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后部至少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前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罩锁(300)连接;
第三安装支架(30),所述第三安装支架(30)的上部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罩锁(300)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支架(30)的下部适于与前防撞梁(4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锁(300)的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纵向截面大体为“C”形的C型结构(101),所述C型结构(101)的上部适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连接,所述C型结构(101)的下部适于与所述水箱上横梁(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锁(300)的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上部适于与所述C型结构(101)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下部适于与所述水箱上横梁(200)的前侧壁连接,所述C型结构(101)、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和所述水箱上横梁(200)配合限定出纵向截面大体为三角形的空腔(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锁(300)的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的横向中部形成为所述C型结构(101),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的横向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锁(300)的安装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10)包括:
第一支架本体(11),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1)的横向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连接;
第一支架上连接边(12),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边(12)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1)的上侧,所述第一支架上连接边(12)适于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连接;
第一支架下连接边(13),所述第一支架下连接边(13)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11)的下侧,所述第一支架下连接边(13)适于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一,王兆庆,黄创举,邵贝,安静,段蕊,苗可心,梅立胜,李浩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