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51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电动鼓风机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定子,与转子相对;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框架,所述框架收容定子,在与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框架的外侧;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框架的内侧;以及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第2风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鼓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有时在电动鼓风机的马达使用带传感器的单相马达。带传感器的马达在定子安装有检测转子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以与转子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定子的两个齿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89759号公报(参照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马达的驱动时在线圈产生的热使保持传感器的构件变形而可能发生传感器的错位。因此,马达散热性的提高成为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高电动鼓风机中的马达的散热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鼓风机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定子,与转子相对;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框架,所述框架收容定子,在与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框架的外侧;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框架的内侧;以及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第2风路。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框架的外侧的第1风路和框架的内侧的第2风路,并且将在动翼产生的气流送入第2风路,所以能够利用在第2风路流动的空气散出在马达产生的热。因此,马达的散热性提高,并且能抑制由保持传感器的构件变形导致的传感器错位。附图说明r>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动翼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静翼的叶片的图(A)、表示静翼的侧视图(B)以及表示导风板的图(C)。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横剖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一部分的横剖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保持构造的横剖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保持构造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的保持构造的优选例的纵剖视图。图9是表示使实施方式1的马达与框架嵌合后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内的气流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的由静翼产生的导风作用的侧视图(A)以及主视图(B)。图12是表示传感器固定部的强度较低的情况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安装有传感器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14是表示自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卸下了传感器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的第1部分的截面构造的横剖视图。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固定部的第2部分的截面构造的横剖视图。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第2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纵剖视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横剖视图(A)以及表示将定子铁心展开后的状态的图(B)。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2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第3变形例的马达的横剖视图。图24是用于说明各实施方式的齿形状的另一例的横剖视图。图25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的图。图26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电动鼓风机的手干燥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电动鼓风机200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鼓风机200的纵剖视图。电动鼓风机200包括具有旋转轴25的马达100、安装于马达100的旋转轴25的一端侧的动翼(风扇)31、与动翼31相邻地配置的静翼32、以及将马达100、动翼31以及静翼32收容起来的壳体30。以下,将作为旋转轴25的中心轴线的轴线C1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称为“周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另外,将与轴向平行的截面上的剖视图称为“纵剖视图”,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上的剖视图称为“横剖视图”。马达100是永久磁铁同步马达,是由变频器驱动的单相马达。马达100具有马达框架(也简称为框架)4、固定于马达框架4内的定子1、设置于定子1的内侧的转子2和固定于转子2的中心的旋转轴25。马达100的具体的结构见后述。马达框架4具有马达收容部(即周壁部)40和形成于马达收容部40的靠动翼31侧的轴承收容部44。马达收容部40以及轴承收容部44均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形状。马达100的定子1嵌合于马达收容部40的内侧。轴承收容部44的外径比马达收容部40的外径小。在马达收容部40与轴承收容部44之间形成有壁部41。壁部41在这里是沿与轴线C1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壁部41形成有供空气沿轴向通过的孔42。在轴承收容部44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轴承45(即轴承部)。轴承45的外圈与轴承收容部44的内侧嵌合,旋转轴25被压入于轴承45的内圈。两个轴承45沿轴向空开间隔地配置。也可以在两个轴承45间配置套筒等。旋转轴25自形成于轴承收容部44的孔突出。图2是表示利用斜流式风扇构成动翼31的例子的立体图。图2所示的动翼31在以轴线C1为中心的圆锥形状的毂31b的表面具备多个叶片31a。动翼31生成相对于轴向倾斜并且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动翼31并不限定于斜流式风扇,也可以是例如涡轮风扇。回到图1,静翼32具有圆板状的主板32a、形成于主板32a的靠动翼31侧的第1面321的多个叶片32b和形成于与动翼31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322的多个导风板32c。静翼32由静翼支承部43固定于马达框架4。这里,多个静翼支承部43沿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空开一定间隔地排列。静翼支承部43可以如图1所示固定于轴承收容部44的端部,也可以延伸至壁部41。另外,也可以在静翼32与马达框架4之间配置以提高整流或强度等为目的的其他构件,并借助该其他构件将静翼32固定于马达框架4。通过由例如粘接或螺钉进行的紧固来固定静翼32。图3的(A)是表示静翼32的叶片32b的形状以及排列的图。图3的(B)是静翼32的侧视图。图3的(C)是表示静翼32的导风板32c的形状以及排列的图。另外,图3的(A)以及图3的(C)均表示自动翼31侧观察到的形状以及排列。如图3的(A)、(B)所示,叶片32b沿周向等间隔地排列,分别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叶片32b形成于第1面321的外周区域,相对于动翼31(图2)位于径向外侧。叶片32b具有对通过动翼31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进行整流的作用。如图3的(B)、(C)所示,导风板32c沿周向等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鼓风机,其中,/n所述电动鼓风机包括:/n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所述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对;/n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n框架,所述框架收容所述定子,在与所述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n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n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所述框架的内侧;以及/n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所述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所述第2风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电动鼓风机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传感器,所述转子具有旋转轴,所述定子设置为包围所述转子,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相对;
动翼,所述动翼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
框架,所述框架收容所述定子,在与所述动翼相对的一侧具有孔;
第1风路,所述第1风路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
第2风路,所述第2风路位于所述框架的内侧;以及
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将在所述动翼产生的气流引导到所述第2风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第1风路的截面积比所述第2风路的截面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动翼与所述框架之间还具备静翼,
所述导风构件是设置于所述静翼的所述框架侧的面的导风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导风构件是设置于所述第1风路的风路阻力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风路阻力体是多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风路阻力体是隔音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定子沿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具有多个齿,
在所述多个齿中沿所述周向相互邻近的两个齿之间具有保持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鼓风机,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缠绕于所述齿的线圈和设置在所述齿与所述线圈之间的绕组构件,
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田和庆滨崎光将安达奈穗鬼桥隆之野见山丰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