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36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降水深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支撑板设有控制开关、蜂鸣器和指示灯,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线滚,线滚设有蓄电池,线滚设有面条型电缆,面条型电缆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绝缘外皮,绝缘外皮外侧设有刻度尺凹槽,面条型电缆下端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绝缘安装件,绝缘安装件设有金属漏斗罩,绝缘安装件设有金属防护罩,金属防护罩设有金属链条,金属链条设有导电浮球,金属防护罩侧面设有若干条形通槽,绝缘安装件上端设有与面条型电缆相匹配的电缆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时不受泥沙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降水深度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若建筑工程地域的地下水位较高,在地下结构的施工阶段,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满足地下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环境要求。现有技术中,由于相邻降水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两相邻降水井中间部位的地下水位标高均采用理论计算值,《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基坑内的设计降水水位应低于基坑底面0.5m,因此,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现有用于地下水位实际测量的装置一般结构复杂,应用复杂的技术原理如超声波等,应用成本高,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严苛,而且设备庞大适用范围狭窄;此外,现有水位检测设备在检测时极易受泥沙的影响,检测结果不理想。鉴于以上情况,需要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时不受泥沙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适用范围广的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以满足基坑水位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设有控制开关、蜂鸣器和指示灯,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线滚,所述线滚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线滚缠绕有面条型电缆,所述面条型电缆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外侧设有刻度尺凹槽,所述面条型电缆下端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绝缘安装件,所述绝缘安装件内侧螺纹连接有金属漏斗罩,所述金属漏斗罩贯穿绝缘安装件上端与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安装件外侧螺纹连接有金属防护罩,所述金属防护罩与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金属防护罩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链条,所述金属链条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浮球,所述金属防护罩侧面设有若干条形通槽,所述绝缘安装件上端设有与面条型电缆相匹配的电缆夹紧机构,所述蓄电池正极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与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与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电缆夹紧机构用于将面条型电缆与检测机构连接固定;在对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进行时,将装置放置于基坑上端边缘处,按压控制开关,使装置通电,将检测机构放入基坑,然后缓慢转动线滚,随着线滚的转动面条型电缆不断生伸长,使检测机构不断向基坑下侧降落,当检测机构接触到水面时,水通过条形通槽进入到金属防护罩,导电浮球随着水不断地涌进逐步抬升,当导电浮球与金属漏斗罩接触时,电流从蓄电池正极出发,依次流经控制开关、第一导线、金属漏斗罩、导电浮球、金属链条、金属防护罩、第二导线、蜂鸣器和指示灯,最终回到蓄电池负极,这样整个电路被导通,蜂鸣器和指示灯便通电工作,当使用者听到蜂鸣器的蜂鸣声,或者观察到指示灯的灯光时,立即停止转动线滚,此时与基坑上端平齐的刻度尺凹槽的刻度便是水面到基坑上端的深度;本技术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时不受泥沙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适用范围广。进一步限定,所述电缆夹紧机构包括与绝缘安装件固定连接的竖板,所述竖板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竖板设有与第一压块相匹配的第二压块,两个所述滑杆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这样的结构,将面条型电缆置于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之间,拧紧两个紧固螺母,使紧固螺母通过滑杆带动第一压块向第二压块运动,便能将面条型电缆夹紧。进一步限定,所述检测机构上端螺纹连接有绝缘保护罩。这样的结构,能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端部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限定,所述线滚设有贯穿支撑板的转动把手。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转动线滚。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提手。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移动整个装置。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绝缘安装件、金属防护罩和条形通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泥沙拦截在外面,这样检测时不受泥沙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适用范围广,本技术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实施例的检测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支撑板1、控制开关11、蜂鸣器12、指示灯13、线滚2、面条型电缆3、第一导线31、第二导线32、绝缘外皮33、刻度尺凹槽34、绝缘安装件4、金属漏斗罩41、金属防护罩42、金属链条43、导电浮球44、条形通槽45、竖板5、滑杆51、第一压块52、第二压块53、紧固螺母54、绝缘保护罩55、转动把手56、提手5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1,支撑板1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1、蜂鸣器12和指示灯13,两个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线滚2,线滚2内部设有蓄电池,线滚2缠绕有面条型电缆3,面条型电缆3包括第一导线31、第二导线32和绝缘外皮33,绝缘外皮33外侧设有刻度尺凹槽34,面条型电缆3下端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绝缘安装件4,绝缘安装件4内侧螺纹连接有金属漏斗罩41,金属漏斗罩41贯穿绝缘安装件4上端与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绝缘安装件4外侧螺纹连接有金属防护罩42,金属防护罩42与第二导线32电性连接,金属防护罩42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链条43,金属链条43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浮球44,金属防护罩42侧面设有若干条形通槽45,绝缘安装件4上端设有与面条型电缆3相匹配的电缆夹紧机构,蓄电池正极与控制开关11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1与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第二导线32与蜂鸣器12电性连接,蜂鸣器12与指示灯13电性连接,指示灯13与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电缆夹紧机构用于将面条型电缆3与检测机构连接固定;在对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进行时,将装置放置于基坑上端边缘处,按压控制开关11,使装置通电,将检测机构放入基坑,然后缓慢转动线滚2,随着线滚2的转动面条型电缆3不断生伸长,使检测机构不断向基坑下侧降落,当检测机构接触到水面时,水通过条形通槽45进入到金属防护罩42,导电浮球44随着水不断地涌进逐步抬升,当导电浮球44与金属漏斗罩41接触时,电流从蓄电池正极出发,依次流经控制开关11、第一导线31、金属漏斗罩41、导电浮球44、金属链条43、金属防护罩42、第二导线32、蜂鸣器12和指示灯13,最终回到蓄电池负极,这样整个电路被导通,蜂鸣器12和指示灯13便通电工作,当使用者听到蜂鸣器12的蜂鸣声,或者观察到指示灯13的灯光时,立即停止转动线滚2,此时与基坑上端平齐的刻度尺凹槽34的刻度便是水面到基坑上端的深度;本技术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时不受泥沙的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且适用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1)、蜂鸣器(12)和指示灯(13),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线滚(2),所述线滚(2)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线滚(2)缠绕有面条型电缆(3),所述面条型电缆(3)包括第一导线(31)、第二导线(32)和绝缘外皮(33),所述绝缘外皮(33)外侧设有刻度尺凹槽(34),所述面条型电缆(3)下端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绝缘安装件(4),所述绝缘安装件(4)内侧螺纹连接有金属漏斗罩(41),所述金属漏斗罩(41)贯穿绝缘安装件(4)上端与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安装件(4)外侧螺纹连接有金属防护罩(42),所述金属防护罩(42)与第二导线(32)电性连接,所述金属防护罩(42)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链条(43),所述金属链条(43)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浮球(44),所述金属防护罩(42)侧面设有若干条形通槽(45),所述绝缘安装件(4)上端设有与面条型电缆(3)相匹配的电缆夹紧机构,所述蓄电池正极与控制开关(1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1)与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32)与蜂鸣器(12)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12)与指示灯(13)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13)与蓄电池负极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深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一侧设有控制开关(11)、蜂鸣器(12)和指示灯(13),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线滚(2),所述线滚(2)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线滚(2)缠绕有面条型电缆(3),所述面条型电缆(3)包括第一导线(31)、第二导线(32)和绝缘外皮(33),所述绝缘外皮(33)外侧设有刻度尺凹槽(34),所述面条型电缆(3)下端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绝缘安装件(4),所述绝缘安装件(4)内侧螺纹连接有金属漏斗罩(41),所述金属漏斗罩(41)贯穿绝缘安装件(4)上端与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安装件(4)外侧螺纹连接有金属防护罩(42),所述金属防护罩(42)与第二导线(32)电性连接,所述金属防护罩(42)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链条(43),所述金属链条(43)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浮球(44),所述金属防护罩(42)侧面设有若干条形通槽(45),所述绝缘安装件(4)上端设有与面条型电缆(3)相匹配的电缆夹紧机构,所述蓄电池正极与控制开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延涛范治杭范贤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