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366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解决降低“主动防护网防护装置+喷播植生”防护技术施工成本的问题;所述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包括:镀锌铁丝网、简易锚钉、植生袋、扎带、主动防护网、螺杆锚钉和螺母;镀锌铁丝网铺设在经过清理的高陡岩质边坡表面,用简易锚钉固定,植生袋依次铺设固定在在镀锌铁丝网上,主动防护网用螺杆锚钉和螺母固定植生袋上;所述植生袋包括一个保水材料容纳袋和一个植生材料容纳袋,所述植生袋的侧边两端及中间各有一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快自然式生态修复的速度和效率,降低施工及后期养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利、公路、矿山等工程项目中土方开挖会造成原有植被的破块,并造成边坡岩石裸露,导治水土流失、边坡滑坡和生态环境的失衡。传统的物理防护措施有主动防护网,通过锚杆、高强度钢丝网和钢丝绳对裸露山体进行防护,避免山体失稳产生滑坡灾害,依靠自然式的植物生长修复,修复周期长、效率低、效果差。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862888A公布了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综合防护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高陡岩质边坡坡面;步骤二:打设锚钉和铺设菱形钢丝网;步骤三:绑扎植生带;步骤四:安装锚杆;步骤五:安装主动防护网;步骤六:喷播植生包括第一层喷射改良土壤、配制混合基材、第二层喷射混合基材;步骤七:覆盖及养护管理。该专利技术采用“主动防护网防护装置+喷播植生”的综合技术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生态修复,但其成本高昂,植生袋内基质后期易板结,植生袋内种子被其表面的喷射基材覆盖,并未萌发,植生袋仅起到支撑铁丝网和主动防护网之间空间和阻挡喷射基材滑落的作用,并未起到为植物生长提供基质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解决以主动防网为主的传统防护措施无法兼顾的植物复绿、同时又大大降低以“主动防护网防护装置+喷播植生”为代表的防护技术施工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所述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包括:镀锌铁丝网、简易锚钉、植生袋、扎带、主动防护网、螺杆锚钉和螺母;所述镀锌铁丝网铺设在经过清理的高陡岩质边坡表面,用简易锚钉固定,将所述植生袋依次铺设在镀锌铁丝网上,用扎带固定在镀锌铁丝网上,再将所述主动防护网覆盖在所述植生袋上,并用螺杆锚钉和螺母加以固定;所述植生袋包括一个保水材料容纳袋和一个植生材料容纳袋,所述植生袋的侧边两端及中间各有一个固定孔。本技术所述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的应用方法是:第一,清理岩质坡面失稳碎石;第二,测量边坡尺寸,配置镀锌铁丝网、简易锚钉、植生袋、主动防护网、螺杆锚钉等材料;第三,在岩质坡面打入简易锚钉,在简易锚钉上挂铺镀锌铁丝网;第四,在镀锌铁丝网上铺设植生袋,用扎带穿过植生袋侧边的固定孔,把植生袋固定在镀锌铁丝网上;第四,在铺设好植生袋的岩质坡面打入螺杆锚钉,在螺杆锚钉上挂铺主动防护网,然后通过拧紧螺杆锚钉上螺母压紧主动防护网,使主动防护网、植生袋和镀锌铁丝网得到最后的可靠固定。所述植生袋的成型方法是:裁剪两块长方形的植生袋用布料,长方形的长度为a+2c厘米、宽度为2b+2c厘米,其中a为容纳袋的长度,b为一个容纳袋的宽度,c为侧边、底边和顶边的宽度;本技术所述容纳袋的长度a为150厘米,袋体内装满填料后的直径为20厘米,因此,一个容纳袋的宽度b为20×3.14÷2≈32厘米,侧边、底边和顶边的宽度c为10厘米,则两块长方形的种植袋用布料的长度尺寸为:150+2×10=170厘米,宽度尺寸为:32×2+2×10=84厘米,将两块长方形种植袋布料重合对齐,先缝合袋体的两个侧边和底边,再在每一个容纳袋的宽度的位置沿长度方向进行缝合;并在两个侧边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固定孔,孔径的中心距离袋体侧边的距离均为5厘米,孔径为3厘米,固定孔边缘进行包边加固处理;在第一个容纳袋内装填保水材料,在第二个容纳袋内装填种植材料,然后缝合顶边;所述植生材料包括种植土、营养土、珍珠岩、植物种子等混合材料;所述保水材料包括保水剂、缓释肥、椰丝或稻壳等混合材料。本技术所述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是满足对裸露边坡的地质防护的基础上,增加植生袋,能够加快自然式生态修复的速度和效率。二是与“主动防护网+喷混植生”技术相比,操作方便、工序简单、强降雨对施工技术影响较小、施工及后期养护成本低等优点。三是该防护装置更适合于对景观要求不是很高的采石场、荒山等区域的生态修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的安装顺序示意图。图2是图1安装完工分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的植生袋制作示意图。图5是图4所述植生袋成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高陡岩质边坡坡面;2镀锌铁丝网,21简易锚钉;3植生袋,31袋体顶层,32袋体底层,33袋体底边缝合线,34袋体顶边缝合线,35袋体侧边缝合线,36容纳袋分隔缝合线,37固定孔,38容纳袋,39扎带;4主动防护网,41螺杆锚钉,4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述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所述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包括:镀锌铁丝网2、简易锚钉21、植生袋3、扎带39、主动防护网4、螺杆锚钉41和螺母42;所述镀锌铁丝网2铺设在经过清理的高陡岩质边坡表面1上,用简易锚钉21固定,将所述植生袋3依次铺设在镀锌铁丝网2上,用扎带39固定在镀锌铁丝网2上,再将所述主动防护网4覆盖在所述植生袋3上,并用螺杆锚钉41和螺母42加以固定;所述植生袋3包括一个保水材料容纳袋38-1和一个植生材料容纳袋38-2,所述植生袋3的侧边两端和中部各有一个固定孔37。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镀锌铁丝网2使用铁丝的直径为0.18厘米,网孔孔径为5厘米的菱形铁丝网,相邻镀锌铁丝网铺设搭接宽度为20厘米,所述简易锚钉21的直径为1.8厘米,长度为60厘米,孔距为150厘米,所述简易锚钉21将镀锌铁丝网紧密固定于岩质坡面。实施例三:如图4至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植生袋3的材料为透水、透气的无纺布材料缝制而成,所述植生袋3的保水材料容纳袋38-1装满保水材料,所述植生袋3的植生材料容纳袋38-2装满植生材料后,容纳袋38的直径为20厘米,所述植生袋3的长度为170厘米,宽度为60厘米;所述的植生袋侧边固定孔37的中心距袋体边沿5厘米,直径为2厘米。实施例四:如图4至图5所示,与实施例三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固定孔37的边缘进行包边加固,或者装有护环。实施例五:如图1至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主动防护网4为高强度钢丝格栅网,孔径为8厘米,钢丝直径为0.4厘米,每张高强度钢丝格栅网的定制宽度为300厘米,长度为1000厘米;所述螺杆锚钉孔的布设间距为300厘米,螺杆锚钉41的直径为2.8厘米长度为300厘米;相邻钢丝网之间使用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包括:镀锌铁丝网(2)、简易锚钉(21)、植生袋(3)、扎带(39)、主动防护网(4)、螺杆锚钉(41)和螺母(42);所述镀锌铁丝网(2)铺设在经过清理的高陡岩质边坡表面(1)上,用简易锚钉(21)固定,将所述植生袋(3)依次铺设在镀锌铁丝网(2)上,用扎带(39)固定在镀锌铁丝网(2)上,再将所述主动防护网(4)覆盖在所述植生袋(3)上,并用螺杆锚钉(41)和螺母(42)加以固定;所述植生袋(3)包括一个保水材料容纳袋(38-1)和一个植生材料容纳袋(38-2),所述植生袋(3)的侧边两端和中部各有一个固定孔(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包括:镀锌铁丝网(2)、简易锚钉(21)、植生袋(3)、扎带(39)、主动防护网(4)、螺杆锚钉(41)和螺母(42);所述镀锌铁丝网(2)铺设在经过清理的高陡岩质边坡表面(1)上,用简易锚钉(21)固定,将所述植生袋(3)依次铺设在镀锌铁丝网(2)上,用扎带(39)固定在镀锌铁丝网(2)上,再将所述主动防护网(4)覆盖在所述植生袋(3)上,并用螺杆锚钉(41)和螺母(42)加以固定;所述植生袋(3)包括一个保水材料容纳袋(38-1)和一个植生材料容纳袋(38-2),所述植生袋(3)的侧边两端和中部各有一个固定孔(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植生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锌铁丝网(2)使用铁丝的直径为0.18厘米,网孔孔径为5厘米的菱形铁丝网,相邻镀锌铁丝网铺设搭接宽度为20厘米,所述简易锚钉(21)的直径为1.8厘米,长度为60厘米,孔距为150厘米,所述简易锚钉(21)将镀锌铁丝网(2)紧密固定于岩质坡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远林晓娜郑媛茹田大翠王楚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好园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