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22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它包括熨烫面板,所述熨烫面板表面间隔开有蒸汽出口,熨烫面板表面对应每个蒸汽出口的位置开有蒸汽引导槽,蒸汽引导槽连通蒸汽出口,蒸汽引导槽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存汽槽。通过对蒸汽出口和蒸汽引导槽的合理设计,实现纵向、横向都有蒸汽覆盖,解决了现有手持式挂烫机的蒸汽过于集中在面板中心而无法扩散到整个面板的痛点,实现了蒸汽在熨烫面板上的全覆盖,使蒸汽与衣物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熨烫效率,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熨烫体验。而且,存汽槽实现蒸汽的存储,避免蒸汽过快流失,同时使得远离中心蒸汽出口的外围区域也有充足的蒸汽来熨烫,从而提升整体的熨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持式挂烫机,外形都比较小巧,它既可以平烫也可以挂烫,主打便携易收纳的卖点,既解决了传统电熨斗不能挂烫的缺点,也解决了传统挂烫机的体积庞大碍地方的缺点,它是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高温蒸汽接触衣物后,使衣物软化,最终达到除皱的效果。现有的手持式挂烫机的熨烫面板的材料一般是塑料或者是在塑料件外包着一块不锈钢,而塑料件与发热底板中间还有个硅胶件连接,作为密封作用。从发热底板传递过来的热量,一部分热量被硅胶件阻挡了,然后剩余的热量再从硅胶件传递到塑件面板,由于塑料的导热性较差,热量进一步被削减,所以最终到塑料面板上的热量已经很少,像这种塑料面板或者塑料件外再套个不锈钢的面板,它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00℃,熨烫面板温度过低,衣物所吸收的热量就更少,衣物纤维被软化的作用就越小,最终的结果是对衣物的除皱效果差,除皱效率低,满足不了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且,当高温的蒸汽,通过温度较低的熨烫面板时,会出现冷凝水的现象。再有,现有的熨烫面板,只能把蒸汽集中在熨烫面板中心,无法把蒸汽扩散到整个熨烫面板,使得蒸汽与衣物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导致熨烫效率低;在衣物上的同一位置,需要多次来回熨烫才能达到理想的除皱效果,对用户而言,这是种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扩散到整个熨烫面板,增大蒸汽与衣物的接触面积,熨烫效率高的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r>一种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包括熨烫面板,所述熨烫面板表面间隔开有蒸汽出口,熨烫面板表面对应每个蒸汽出口的位置开有蒸汽引导槽,蒸汽引导槽连通蒸汽出口,蒸汽引导槽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存汽槽。通过对蒸汽出口和蒸汽引导槽的合理设计,实现纵向、横向都有蒸汽覆盖,解决了现有手持式挂烫机的蒸汽过于集中在面板中心而无法扩散到整个面板的痛点,实现了蒸汽在熨烫面板上的全覆盖,使蒸汽与衣物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熨烫效率,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熨烫体验。而且,存汽槽实现蒸汽的存储,避免蒸汽过快流失,同时使得远离中心蒸汽出口的外围区域也有充足的蒸汽来熨烫,从而提升整体的熨烫效率。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位于熨烫面板表面的中心位置开有第一蒸汽出口,位于第一蒸汽出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蒸汽出口,位于第一蒸汽出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蒸汽出口,第二蒸汽出口位于第二蒸汽出口旁远离第一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以面板的中心轴为中心呈一字形排列,均匀地分布在面板中心轴的两侧,实现蒸汽横向全覆盖,使蒸汽与衣物的横向接触面积最大化,提高熨烫的工作效率。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蒸汽出口的直径大于第二蒸汽出口的直径,第一蒸汽出口的直径大于第三蒸汽出口的直径。所述第一蒸汽出口大于第二蒸汽出口和第三蒸汽出口,实现一个中心点往外周辐射的效果,而且第一蒸汽出口有非常大的出汽量,对衣物有强烈的穿透力,能强烈快速地去除衣物上的顽固褶皱,实现高效熨烫。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三蒸汽出口、第二蒸汽出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横向排列在熨烫面板表面。所述第三蒸汽出口、第二蒸汽出口和第一蒸汽出口呈一字形排列,均匀地分布在面板中心轴的两侧,实现蒸汽横向全覆盖,使蒸汽与衣物的横向接触面积最大化,提高熨烫的工作效率。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熨烫面板表面对应第一蒸汽出口位置设置有条状蒸汽引导槽,而且条状蒸汽引导槽的两端朝熨烫面板的纵向延伸。所述蒸汽引导槽以第一蒸汽出口为中心,往第一蒸汽出口的圆心相连所形成的轴线的两侧延伸,使蒸汽能纵向覆盖熨烫面板,从而使衣物与蒸汽能在纵向大面积接触,提高熨烫效率,用熨烫面板尖端熨烫纽扣、衣领位置时,提供充足的蒸汽来熨烫,以取得更好的熨烫效果,实现细节熨烫。而且,蒸汽引导槽的末端都有一个小的存汽槽,从第一蒸汽出口冲过来的蒸汽能在存汽槽的中心打旋,避免蒸汽的快速流失,保证了面板非中心区域的蒸汽强度,以实现蒸汽的大范围覆盖,最终提高了熨烫效率,提升除皱效果。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熨烫面板表面设置有“V字型”蒸汽引导槽,而且“V字型”蒸汽引导槽的两端朝熨烫面板的纵向延伸。第二蒸汽出口的蒸汽引导槽,以第二蒸汽出口为对称轴,呈V形往纵向两侧延伸,实现蒸汽的多角度覆盖,提高熨烫效率。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熨烫面板表面对应第三蒸汽出口位置设置有“个字形”蒸汽引导槽,而且“个字形”蒸汽引导槽的两端朝熨烫面板的纵向延伸,“个字形”蒸汽引导槽的另一端朝横向延伸。熨烫面板表面对应第三蒸汽出口的蒸汽引导槽为“个字形”蒸汽引导槽,实现对蒸汽的三向引流,使蒸汽充分覆盖熨烫面板的左右两端,增大了蒸汽与衣物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大面积熨烫,提高了熨烫效率。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熨烫面板为传热效果好的金属熨烫面板。采用传热效果好的金属熨烫面板,令熨烫面板保持高温状态,提高除皱效果,而且防止高温的蒸汽通过熨烫面板时会出现冷凝水的现象,避免出现喷水现象。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熨烫面板为铝质熨烫面板。采用铝质熨烫面板,令熨烫面板保持高温状态,提高除皱效果,而且防止高温的蒸汽通过熨烫面板时会出现冷凝水的现象,避免出现喷水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对蒸汽出口和蒸汽引导槽的合理设计,实现纵向、横向都有蒸汽覆盖,解决了现有手持式挂烫机的蒸汽过于集中在面板中心而无法扩散到整个面板的痛点,实现了蒸汽在熨烫面板上的全覆盖,使蒸汽与衣物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熨烫效率,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熨烫体验。本技术,所述存汽槽实现蒸汽的存储,避免蒸汽过快流失,同时使得远离中心蒸汽出口的外围区域也有充足的蒸汽来熨烫,从而提升整体的熨烫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图2的D部分放大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俯视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和底板分离示意图(除面盖)。图10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除面盖)。图11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流动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的发热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13所示,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底板1、熨烫面板6和发热装置,所述底板1的敞口处设置有面盖11,面盖11密封底板1的敞口,所述面盖11为铝质面盖,面盖11开有进水口2,所述底板1为铝质底板1,底板1开有至少一个蒸汽中转口21,底板1内腔为第一汽化腔22,面盖11和底板1通过铆钉铆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包括熨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面板表面间隔开有蒸汽出口,熨烫面板表面对应每个蒸汽出口的位置开有蒸汽引导槽,蒸汽引导槽连通蒸汽出口,蒸汽引导槽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存汽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包括熨烫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面板表面间隔开有蒸汽出口,熨烫面板表面对应每个蒸汽出口的位置开有蒸汽引导槽,蒸汽引导槽连通蒸汽出口,蒸汽引导槽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存汽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熨烫面板表面的中心位置开有第一蒸汽出口,位于第一蒸汽出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蒸汽出口,位于第一蒸汽出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蒸汽出口,第二蒸汽出口位于第二蒸汽出口旁远离第一蒸汽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出口的直径大于第二蒸汽出口的直径,第一蒸汽出口的直径大于第三蒸汽出口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熨烫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蒸汽出口、第二蒸汽出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横向排列在熨烫面板表面。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伟经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