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05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包括安装板,左右两侧安装板的内侧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前后两侧固定板之间设有滑杆,滑杆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达到到了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和安装便捷的优点,同时在对驳岸河道水体进行修复时提高了修复效果和达到了由于水流冲击造成的对修复装置的整体保护;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
技术介绍
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生命起源于水中,水又是一切生物的重要组分。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环境中水的质(盐度)和量是决定生物分布、种的组成和数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水生态是衡量水利发展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天然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在涉及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行使用时,然而现有的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大多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和安装不方便的缺点,同时在对驳岸河道水体进行修复时修复效果差和缺乏由于水流冲击造成的对修复装置的整体保护,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本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达到到了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和安装便捷的优点,同时在对驳岸河道水体进行修复时提高了修复效果和达到了由于水流冲击造成的对修复装置的整体保护;而且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包括安装板,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的内侧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前后两侧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滑块,且位于所述滑块前后两侧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远离所述安装板的所述滑块一端设有固定杆,远离所述滑块的所述固定杆一端设有悬浮板,所述悬浮板上设有植物净化装置,所述悬浮板的底部设有微生物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通过和螺栓的配合与河道驳岸进行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弹簧为不锈钢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植物净化装置包括第一种植槽和第二种植槽,所述悬浮板的顶部和所述悬浮板的内腔底部分别均匀开设有所述第一种植槽和所述第二种植槽;所述第一种植槽和所述第二种植槽内分别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净化装置包括轴承座、转轴、网筒板和载微生物网筒,所述悬浮板的底部均匀设有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转轴,上下两侧所述网筒板之间设有所述载微生物网筒,所述转轴的下端与上侧所述网筒板之间螺纹插接。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安装板、固定板、滑杆、滑块、弹簧、固定杆、悬浮板、植物净化装置、第一种植槽、第二种植槽、微生物净化装置、轴承座、转轴、网筒板和载微生物网筒等部件的相互配合使用下,本技术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达到到了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和安装便捷的优点,同时在对驳岸河道水体进行修复时提高了修复效果和达到了由于水流冲击造成的对修复装置的整体保护;而且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植物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微生物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固定板、3-滑杆、4-滑块、5-弹簧、6-固定杆、7-悬浮板、8-植物净化装置、81-第一种植槽、82-第二种植槽、9-微生物净化装置、91-轴承座、92-转轴、93-网筒板、94-载微生物网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包括安装板1,左右两侧安装板1的内侧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2,前后两侧固定板2之间设有滑杆3,滑杆3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滑块4,且位于滑块4前后两侧滑杆3上套设有弹簧5,远离安装板1的滑块4一端设有固定杆6,远离滑块4的固定杆6一端设有悬浮板7,悬浮板7上设有植物净化装置8,悬浮板7的底部设有微生物净化装置9。具体的,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通过和螺栓的配合与河道驳岸进行固定安装。具体的,弹簧5为不锈钢压缩弹簧5。具体的,植物净化装置8包括第一种植槽81和第二种植槽82,悬浮板7的顶部和悬浮板7的内腔底部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种植槽81和第二种植槽82;第一种植槽81和第二种植槽82内分别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具体的,微生物净化装置9包括轴承座91、转轴92、网筒板93和载微生物网筒94,悬浮板7的底部均匀设有轴承座91,轴承座91内安装有转轴92,上下两侧网筒板93之间设有载微生物网筒94,转轴92的下端与上侧网筒板93之间螺纹插接。具体的,轴承座91内的轴承与转轴92之间通过过盈方式相连。工作原理:本技术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板1将本结构安装到河道两岸的驳岸合适位置处;而且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5、滑块4和滑杆3,当本结构在受到较大的水流冲击力时,水流冲击力带动悬浮板7在滑杆3和滑块4的配合下进行移动,在弹簧5的阻尼作用下,可以达到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和消除的目的,进而达到了对本结构整体的保护,避免水流冲击力对本结构造成损害;而且通过设置的植物净化装置8,第一种植槽81和第二种植槽82内分别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可以达到对水体内不同位置处悬浮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和吸收的目的;而且通过设置的微生物净化装置9,可以利用载微生物网筒94上负载的微生物对水体内的悬浮有机物、氮磷等元素的去除,通过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并形成局域性微循环生态环境,进而达到对水体净化修复的目的;而且通过设置的轴承座91和转轴92,当载微生物网筒94受到水流冲击力时,载微生物网筒94在轴承座91和转轴92的配合下会进行转动,进而有效地对水流冲击力进行缓冲和消除,进而达到了对微生物净化装置9的保护;而且通过转轴92的下端与上侧网筒板93之间螺纹插接,当载微生物网筒94使用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更换时,可以直接将载微生物网筒94从转轴92上拧下更换即可;通过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且装孔通过和螺栓的配合与河道驳岸进行固定安装,可以达到对本结构进行快速安装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的内侧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2),前后两侧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滑块(4),且位于所述滑块(4)前后两侧所述滑杆(3)上套设有弹簧(5),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滑块(4)一端设有固定杆(6),远离所述滑块(4)的所述固定杆(6)一端设有悬浮板(7),所述悬浮板(7)上设有植物净化装置(8),所述悬浮板(7)的底部设有微生物净化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板(1)的内侧端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2),前后两侧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中部滑动套接有滑块(4),且位于所述滑块(4)前后两侧所述滑杆(3)上套设有弹簧(5),远离所述安装板(1)的所述滑块(4)一端设有固定杆(6),远离所述滑块(4)的所述固定杆(6)一端设有悬浮板(7),所述悬浮板(7)上设有植物净化装置(8),所述悬浮板(7)的底部设有微生物净化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通过和螺栓的配合与河道驳岸进行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修复水体的河道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为不锈钢压缩弹簧(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修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成剑褚慧陈燕燕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浩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