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93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涉及交通信息服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路况信息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具体方案包括:数据融合装置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是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得到的,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确定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目标道路类型;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用于指示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根据目标数据确定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信息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对从固定检测器(如线圈、电警、卡口等)获取的固定检测器数据进行数据筛选与数据恢复、速度估计、位置匹配、路链数据生成等处理,最后生成每条路链的交通拥堵情况以及每条路链的行车旅行时间等路况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将每条路链的路况信息进行实时发布,能够为社会大众的出行提供服务。但是,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只能对已覆盖固定检测器的路链进行监测,对于未覆盖固定检测器的路链便无法获得该路链的路况信息,且考虑到固定检测器数据的传输时延、固定检测器的好坏会影响路链的路况信息质量等因素,可以得出相关技术中的路链的路况信息存在准确性较低、覆盖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路况信息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融合装置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是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得到的,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确定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目标道路类型;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用于指示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根据目标数据确定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括目标道路上通行的第一平均速度,第二数据包括浮动车在目标道路上的第二平均速度时,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包括: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或者,第一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目标道路的第一车辆数,第二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目标道路的第二车辆数时,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包括: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或者,第一数据包括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一车辆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平均速度和第二车辆数时,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包括: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并根据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包括:在确定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二平均速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平均速度与速度阈值的乘积时,对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目标平均速度;最大平均速度为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中最大的平均速度,速度阈值与目标道路类型对应;否则,将最大平均速度作为目标平均速度。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包括:在确定第一车辆数与第二车辆数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车辆数与容量阈值的乘积时,对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目标车辆数;最大车辆数为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中最大的车辆数,容量阈值与目标道路类型对应;否则,将最大车辆数作为目标车辆数。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括:从一级索引中,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从二级索引中,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融合装置,数据融合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第一数据是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得到的,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目标道路类型;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用于指示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根据目标数据确定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包括目标道路上通行的第一平均速度,第二数据包括浮动车在目标道路上的第二平均速度时,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或者,第一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目标道路的第一车辆数,第二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目标道路的第二车辆数时,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或者,第一数据包括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一车辆数,第二数据包括第二平均速度和第二车辆数时,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并根据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第一平均速度与第二平均速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平均速度与速度阈值的乘积时,对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目标平均速度;最大平均速度为第一平均速度和第二平均速度中最大的平均速度,速度阈值与目标道路类型对应;否则,将最大平均速度作为目标平均速度。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第一车辆数与第二车辆数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车辆数与容量阈值的乘积时,对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目标车辆数;最大车辆数为第一车辆数和第二车辆数中最大的车辆数,容量阈值与目标道路类型对应;否则,将最大车辆数作为目标车辆数。结合第二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一级索引中,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从二级索引中,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融合装置,该数据融合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数据融合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数据融合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融合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数据融合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数据融合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项的数据融合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融合方法,能够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该第一数据是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得到的,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确定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目标道路类型,并根据该目标道路类型,以及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用于指示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最后根据目标数据确定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这样,由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来自两个交通信息数据源,因此根据这两个数据得到的目标数据更能准确的反映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也就是说根据该目标数据得到的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准确性更高。且由于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浮动车通常是指出租车,考虑到出租车的活动范围较大,因此第二数据能够弥补第一数据覆盖范围有限的缺点,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得到的,所述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n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目标道路类型;/n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n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是采用固定检测器数据处理技术得到的,所述第二数据是采用浮动车处理技术得到的;
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目标道路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道路的路况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路况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目标道路上通行的第一平均速度,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浮动车在所述目标道路上的第二平均速度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
或者,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道路的第一车辆数,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道路的第二车辆数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车辆数和所述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
或者,
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一车辆数,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二车辆数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确定目标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二平均速度确定所述目标平均速度,并根据所述第一车辆数和所述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二平均速度确定目标平均速度,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平均速度与所述第二平均速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平均速度与速度阈值的乘积时,对所述第一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二平均速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目标平均速度;所述最大平均速度为所述第一平均速度和所述第二平均速度中最大的平均速度,所述速度阈值与所述目标道路类型对应;
否则,将所述最大平均速度作为所述目标平均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类型,以及所述第一车辆数和所述第二车辆数确定目标车辆数,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车辆数与所述第二车辆数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最大车辆数与容量阈值的乘积时,对所述第一车辆数和所述第二车辆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所述目标车辆数;所述最大车辆数为所述第一车辆数和所述第二车辆数中最大的车辆数,所述容量阈值与所述目标道路类型对应;
否则,将所述最大车辆数作为所述目标车辆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括:
从一级索引中,获取所述目标道路的标识;
从二级索引中,获取所述目标道路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6.一种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道路的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炜黄燕虹李城温永坚李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