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子玮专利>正文

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84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斗,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斜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部支撑座、运输装置、支撑块、转动轮、皮带、驱动电机、防护罩、落料斗、刮料装置、支撑杆、支撑横块、弹簧、刮块、限位装置、滑槽、滑块、固定杆、落料斜板和观察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运输过程中因风吹垃圾乱飞和粘连运输带造成运输困难的问题,该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具备防止因风吹造成垃圾乱飞和保证运输带的干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运输是指用特定的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通过这种位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益,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现代物流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功能。现有的运输装置,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般都是往如何运输的效率更高这一方面进行优化,往往忽略了在正常运输的过程中是否运输的更加稳定和运输的更加干净,现有的运输装置具有运输的效率更好,但是有一定的限制,在正常运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风吹造成垃圾的乱飞和海上打捞的垃圾一般都是具有大量的水分,在运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粘连在运输带上,给运输带来很大的麻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运输过程中的不稳定和粘连运输带造成运输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具备防止因风吹造成垃圾乱飞和保证运输带的干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运输过程中因风吹垃圾乱飞和粘连运输带造成运输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座,所述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斗,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斜板,所述落料斜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和落料斜板均位于落料斗的顶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的底部均与底部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左侧所述转动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正面与支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刮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底部均与落料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横块,所述支撑横块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四个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块,所述刮块的顶部与皮带的底部贴合,所述支撑横块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装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正面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开设于刮块底部的左右两侧上,两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底部均与支撑横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正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块不与滑槽的内顶壁贴合,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顶壁存在零点五公分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部支撑座、运输装置、支撑块、转动轮、皮带、驱动电机、防护罩、落料斗、刮料装置、支撑杆、支撑横块、弹簧、刮块、限位装置、滑槽、滑块、固定杆、落料斜板和观察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运输过程中因风吹垃圾乱飞和粘连运输带造成运输困难的问题,该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具备防止因风吹造成垃圾乱飞和保证运输带的干净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通电来实现整个运输装置的动力源,同时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轮旋转的同时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转动轮旋转,这样就能够实现运输,同时在两个支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这样就能使运输的效果更好,同时也能防止因外界风造成的垃圾乱飞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使运输更加稳定。3、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杆,来实现对于支撑横块的支撑,同时在支撑横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来实现对于刮块的支撑,因刮块的顶部与皮带的底部贴合,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将粘连在运输带上的垃圾刮除,同时在刮块底部的左右两侧的限位装置,有效的限制了刮块的移动位置,使刮除的效果更好。4、本技术通过在刮块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来实现与固定杆顶部固定连接的滑块来实现滑动连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限制刮块的活动空间,这样就能够使刮除的效果更好。5、本技术通过设置观察口,同时在观察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观察运输的状况,使运输的效果更好。6、本技术通过滑块与滑槽的内顶壁之间的间距为零点五公分,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刮块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刮除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防护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落料斗、落料斜板和刮料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刮料装置和落料斜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图A放大图。图中:1、底部支撑座;2、运输装置;201、支撑块;202、转动轮;203、皮带;204、驱动电机;3、防护罩;4、落料斗;5、刮料装置;501、支撑杆;502、支撑横块;503、弹簧;504、刮块;505、限位装置;5051、滑槽;5052、滑块;5053、固定杆;6、落料斜板;7、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座1,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2,运输装置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底部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斗4,底部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斜板6,落料斜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刮料装置5,刮料装置5和落料斜板6均位于落料斗4的顶部。参考图2和图3,运输装置2包括两个支撑块201,两个支撑块201的底部均与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201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轮202,两个转动轮202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203,左侧转动轮2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4,驱动电机204的正面与支撑块201的背面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电机204通电来实现整个运输装置2的动力源,同时驱动电机204带动转动轮202旋转的同时通过皮带203带动另一个转动轮202旋转,这样就能够实现运输,同时在两个支撑块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这样就能使运输的效果更好,同时也能防止因外界风造成的垃圾乱飞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使运输更加稳定。参考图4,刮料装置5包括两个支撑杆501,两个支撑杆501的底部均与落料斜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横块502,支撑横块50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503,四个弹簧5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块504,刮块504的顶部与皮带203的底部贴合,支撑横块50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装置50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杆501,来实现对于支撑横块502的支撑,同时在支撑横块5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2),所述运输装置(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斗(4),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斜板(6),所述落料斜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刮料装置(5),所述刮料装置(5)和落料斜板(6)均位于落料斗(4)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包括底部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运输装置(2),所述运输装置(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斗(4),所述底部支撑座(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斜板(6),所述落料斜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刮料装置(5),所述刮料装置(5)和落料斜板(6)均位于落料斗(4)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2)包括两个支撑块(201),两个支撑块(201)的底部均与底部支撑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201)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轮(202),两个转动轮(202)之间转动连接有皮带(203),左侧所述转动轮(2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4),所述驱动电机(204)的正面与支撑块(201)的背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海上垃圾分类打捞船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装置(5)包括两个支撑杆(501),两个支撑杆(501)的底部均与落料斜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501)的顶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子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