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383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包括外壳体、液洗过滤组件、臭氧发生器、光触媒净化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气味传感器、风机一连接和风机二,所述外壳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固接设于外壳体内,所述蓄电池、臭氧发生器、控制器、风机一和风机二固接设于外壳体内侧壁上,所述光触媒净化器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下方,所述光触媒净化器的输出端与风机二相连,所述气味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垃圾除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多重过滤、空气净化、消毒灭菌、自感应开关设备、节能环保、移动方便、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智能垃圾除臭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除臭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的臭味因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由细菌分解而产生,生活垃圾中有75%-80%是有机物,主要有果皮、菜叶菜梗、剩饭、剩菜、家禽、动物及鱼类的皮、毛、内脏、脂肪、粪便、下脚料、血水、树叶、废纸、花草和动物的机体等和一定的水分。在自然消化的过程中,经有氧/厌氧发酵作用下,产生恶臭,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由于发酵作用加快,臭气变的更加严重。垃圾堆放处散发出得臭气对空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会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对垃圾的除臭和杀菌变得很有必要,目前普遍应用的除臭和杀菌防腐是喷洒化学药剂,此种方式除臭和杀菌效率低,且需要大量化学药剂,而且配药和喷洒是手动的,没有实现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重过滤、空气净化、消毒灭菌、自感应开关设备、节能环保、移动方便、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智能垃圾除臭系统。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包括外壳体、液洗过滤组件、臭氧发生器、光触媒净化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气味传感器、风机一和风机二,所述外壳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固接设于外壳体内,所述蓄电池、臭氧发生器、控制器、风机一和风机二固接设于外壳体内侧壁上,所述光触媒净化器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下方,所述光触媒净化器的输出端与风机二相连,光触媒净化器不仅能将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臭气、细菌等氧化分解成无害的CO2和H2O,而且具有高效的消毒性能,对各种常见的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所述气味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上方,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气味传感器能够采集到空气中的恶臭污染气体,为该装置的智能化开启与关闭提供保障,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包括酸洗池、碱洗池、水洗池和导气管,所述酸洗池、碱洗池和水洗池依次紧密连接,所述导气管分别依次连接风机一与酸洗池、酸洗池与碱洗池、碱洗池与水洗池、水洗池与光触媒净化器,所述酸洗池、碱洗池和水洗池内分别设有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水,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与气体中的污染物化学反应,水溶液用来溶解气体中水溶性较高的有机物,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有臭氧连通管,所述臭氧连通管的一端设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上,所述臭氧连通管的另一端设于水洗池与光触媒净化器之间的导气管上,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分子与经过液洗过滤组件作用之后的气体充分混合,进行充分消毒、杀菌和去除异味,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排气孔、过滤层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接设于外壳体下壁,万向轮使得该设备移动方便,所述散热风扇贯穿设于外壳体侧壁上,散热风扇及时通风散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所述排气孔设于外壳体侧壁上且固接设于风机二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层设于外壳体侧壁上且固接设于风机一的输出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气味传感器、臭氧发生器、光触媒净化器、风机一、风机二、散热风扇电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气味传感器、臭氧发生器、光触媒净化器、风机一、风机二、散热风扇电性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气味传感器的型号为ZXD-D2,该型号的气味传感器灵敏度高,输出信号大,响应、恢复时间快,长期稳定性好,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采用聚酯合成纤维PET材质制成,聚酯合成纤维PET材质具有过滤表面大、初阻力低、风量大、容尘量高的特点,用于初步过滤掉体积大的颗粒物,延长使用寿命。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设计有由导气管依次相互连通的酸洗池、碱洗池和水洗池,酸洗池、碱洗池和水洗池内的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水溶液,分别与气体中的污染物化学反应和溶解气体中水溶性较高的有机物,进行过滤;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分子通过臭氧连通管与经过液洗过滤组件作用之后的气体充分混合,进行充分消毒、杀菌和去除异味;光触媒净化器不仅能将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臭气、细菌等氧化分解成无害的CO2和H2O,而且具有高效的消毒性能,对各种常见的致病菌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气味传感器能够采集到的空气中的恶臭污染气体,为该装置的智能化开启与关闭提供保障,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1、外壳体,2、液洗过滤组件,3、臭氧发生器,4、光触媒净化器,5、太阳能电池板,6、蓄电池,7、控制器,8、气味传感器,9、风机一,10、风机二,11、酸洗池,12、碱洗池,13、水洗池,14、导气管,15、臭氧连通管,16、散热风扇,17、排气孔,18、过滤层,19、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包括外壳体1、液洗过滤组件2、臭氧发生器3、光触媒净化器4、太阳能电池板5、蓄电池6、控制器7、气味传感器8、风机一9和风机二10,所述外壳体1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液洗过滤组件2固接设于外壳体1内,所述蓄电池6、臭氧发生器3、控制器7、风机一9和风机二10固接设于外壳体1内侧壁上,所述光触媒净化器4固接设于外壳体1上壁下方,所述光触媒净化器4的输出端与风机二10相连,所述气味传感器8和太阳能电池板5固接设于外壳体1上壁上方,所述液洗过滤组件2包括酸洗池11、碱洗池12、水洗池13和导气管14,所述酸洗池11、碱洗池12和水洗池13依次紧密连接,所述导气管14分别依次连接风机一9与酸洗池11、酸洗池11与碱洗池12、碱洗池12与水洗池13、水洗池13与光触媒净化器4,所述臭氧发生器3上设有臭氧连通管15,所述臭氧连通管15的一端设于臭氧发生器3的输出端上,所述臭氧连通管15的另一端设于水洗池13与光触媒净化器4之间的导气管14上,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散热风扇16、排气孔17、过滤层18和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固接设于外壳体1下壁,所述散热风扇16贯穿设于外壳体1侧壁上,所述排气孔17设于外壳体1侧壁上且固接设于风机二10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层18设于外壳体1侧壁上且固接设于风机一9的输出端上。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的输出端与蓄电池6电性相连;所述蓄电池6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7、气味传感器8、臭氧发生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液洗过滤组件、臭氧发生器、光触媒净化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气味传感器、风机一和风机二,所述外壳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固接设于外壳体内,所述蓄电池、臭氧发生器、控制器、风机一和风机二固接设于外壳体内侧壁上,所述光触媒净化器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下方,所述光触媒净化器的输出端与风机二相连,所述气味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上方,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包括酸洗池、碱洗池、水洗池和导气管,所述酸洗池、碱洗池和水洗池依次紧密连接,所述导气管分别依次连接风机一与酸洗池、酸洗池与碱洗池、碱洗池与水洗池、水洗池与光触媒净化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有臭氧连通管,所述臭氧连通管的一端设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上,所述臭氧连通管的另一端设于水洗池与光触媒净化器之间的导气管上,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排气孔、过滤层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接设于外壳体下壁,所述散热风扇贯穿设于外壳体侧壁上,所述排气孔设于外壳体侧壁上且固接设于风机二的输出端,所述过滤层设于外壳体侧壁上且固接设于风机一的输出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液洗过滤组件、臭氧发生器、光触媒净化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气味传感器、风机一和风机二,所述外壳体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固接设于外壳体内,所述蓄电池、臭氧发生器、控制器、风机一和风机二固接设于外壳体内侧壁上,所述光触媒净化器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下方,所述光触媒净化器的输出端与风机二相连,所述气味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固接设于外壳体上壁上方,所述液洗过滤组件包括酸洗池、碱洗池、水洗池和导气管,所述酸洗池、碱洗池和水洗池依次紧密连接,所述导气管分别依次连接风机一与酸洗池、酸洗池与碱洗池、碱洗池与水洗池、水洗池与光触媒净化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上设有臭氧连通管,所述臭氧连通管的一端设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上,所述臭氧连通管的另一端设于水洗池与光触媒净化器之间的导气管上,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排气孔、过滤层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接设于外壳体下壁,所述散热风扇贯穿设于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薇张楠帕克·金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空气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