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62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该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包括一用于包裹转向管路的包裹部,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一沿轴向贯穿所述包裹部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包裹部在螺钉的锁紧作用下箍紧在所述的转向管路上。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该装置无需刻意调整转向管路本体走向,且无需更改转向管路本体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轻型货车为减小驾驶员驾驶强度,普遍采用转向助力系统,其中以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最为普遍。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时,转向系统油液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转向系统油液的温度直接影响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转向系统工作稳定可靠,需要对转向系统的油液温度进行控制。目前,转向系统的散热普遍采用加长管路的方式,从而延长油液流通路径,这种方式不仅散热效果不佳,而且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不易于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该装置无需刻意调整转向管路本体走向,且无需更改转向管路本体固定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包括一用于包裹转向管路的包裹部,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一沿轴向贯穿所述包裹部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包裹部在螺钉的锁紧作用下箍紧在所述的转向管路上;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悬空端设置有翅片。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的散热片呈放射状布置,且所述的翅片关于散热片对称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的翅片为一平板或呈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钉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端面为圆弧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片设置于所述包裹部的中部,且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小于所述包裹部的长度,所述的螺钉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片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包裹部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导热硅胶。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转向管路上加装散热装置,散热装置通过散热翅片增加散热面积,可以有效提高转向系统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转向系统稳定工作。2、通过在转向管路上加装散热装置,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加长管路的方式来提高散热效率,简化了转向管路本体生产加工工序,无需刻意调整转向管路本体走向,且无需更改转向管路本体固定方式,仅在设计之初,预留空间布置散热片即可。3、该散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4、由于该散热装置中的散热片与安装片的轴线平行,因此安装片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即使转向管路的实际直径与设计直径之间存在误差,也能够保证安装片与转向管路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保证良好的导热性。附图说明图1为散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散热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散热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图中:1-安装片,11-包裹部,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2-散热片,21-翅片,3-螺钉,4-锁紧螺母,5-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7-转向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为了方便描述,现针对散热装置定义坐标系如图2所示。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片1,所述的安装片1包括一截面呈圆环状的包裹部11,如图1所示,所述的包裹部11包裹在转向管路7上。所述的包裹部11上设置有一沿轴向贯穿所述包裹部11的缺口,所述缺口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0°。所述的包裹部11上位于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相互平行,且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关于所述包裹部11的对称面对称布置。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通过螺钉3和锁紧螺母4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包裹部11在螺钉3和锁紧螺母4的锁紧作用下箍紧在所述的转向管路7上。即当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在螺钉3和锁紧螺母4的压紧作用下相接触时,所述包裹部11的内径小于转向管路7的外径。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钉3的通孔。所述安装片1的包裹部11上设置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2,且多个所述的散热片2呈放射状布置。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包裹部11上设置有九条散热片2。进一步地,为了增大翅片21的表面积,从而增大散热面积,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片2的悬空端设置有翅片21,所述翅片21的截面呈圆弧状,且所述的翅片21关于散热片2对称布置。优选的,各个所述翅片21的直径相等,且弧长相等。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如图5所示,所述的散热片2设置于所述包裹部11的左右方向的中部,且所述散热片2的长度小于所述包裹部11的长度。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之间设置有两个螺钉3,且两个所述的螺钉3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片2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的外侧(以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相对的一侧为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且所述的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钉3的通孔。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要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首先要保证包裹部11与转向管路7之间的良好接触,而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转向管路7的实际外径与设计尺寸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此状况下,若所述安装片1的包裹部11采用刚性结构,则很难保证包裹部11与转向管路7之间的紧密接触。本方案,一方面散热片2沿轴向布置,能够保证包裹部11具有一定的弹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并使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的内端抵靠在包裹部11的外侧面上,这样,当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在螺钉3和锁紧螺母4的锁紧作用下相互接近时,包裹部11的直径也会随之减小,直至所述的包裹部11紧密贴合在转向管路7的外径上。这一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包裹部11与转向管路7之间的紧密接触,通过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的设计也能够保障在长度方向上包裹部11与转向管路7之间接触的均匀性。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夹板5和第二夹板6的内端面(以靠近包裹部11的一端为内端)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直径等于所述包裹部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的过渡圆角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包裹部11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胶(图中未示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热硅胶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所述的包裹部11固定连接。实施例二所述散热片2的悬空端设置有翅片21,所述的翅片21为一平板,且所述的散热片2和翅片21共同形成了T型结构,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包括一用于包裹转向管路的包裹部,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一沿轴向贯穿所述包裹部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包裹部在螺钉的锁紧作用下箍紧在所述的转向管路上;/n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包括一用于包裹转向管路的包裹部,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一沿轴向贯穿所述包裹部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包裹部在螺钉的锁紧作用下箍紧在所述的转向管路上;
所述的包裹部上设置有多条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悬空端设置有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散热片呈放射状布置,且所述的翅片关于散热片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型货车转向助力系统管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为一平板或呈圆弧状。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远李庆龙纪帅李腾田海影杨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