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557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包括靠垫,所述靠垫下端连接有座垫,靠垫两侧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设置有安全带,安全带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卡扣上设置有按钮,靠垫上端设置有头部保护装置,人坐在座垫上时,将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调整安全带的高度,当根据人的身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时,将卡扣相互扣紧,通过座椅上的头部保护装置对人的头部进行保护,当电动车发生剧烈晃动时,头部头部保护装置和安全带可将人很好的保护住,减小人受到的伤害,当需要将安全带松开时,可按下按钮,将卡扣解开;通过设置滑块,可改变安全带的高度,可根据人的身高使其调整到最佳的高度,增加座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的电动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电动车座椅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它应具备以下条件,整个车厢内座椅的布置应合理,特别是驾驶员座椅必须处在最佳位置,座椅的外形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功能,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力求美观,座椅必须安全可靠,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结构紧凑并尽可能地减少质量,为满足司乘人员舒适性所设的各种调节机构,要有可靠的锁止装置,以确保安全,电动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在涉及电动车座椅时,就会用到电动车后排座椅用安全保护装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后排座椅用安全保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电动车后排座椅用安全保护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不适用于不同的身高的乘客使用,因此也降低了电动车后排座椅用安全保护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包括靠垫,所述靠垫下端连接有座垫,靠垫两侧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设置有安全带,安全带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卡扣上设置有按钮,所述靠垫上端设置有头部保护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在靠垫的顶端,固定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环,圆环之间设置有轴杆,轴杆转动连接有轴套,轴套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上端设置有头垫。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垫包括转轴,转轴固定连接在连杆上端,转轴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头套和右头套,所述左头套末端设置有凹槽,右头套末端设置有凸台,凸台滑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右头套上设置有卡柱,卡柱贯穿右头套侧壁放置在通孔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头套和右头套内设置有海绵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滑块,可改变安全带的高度,可根据人的身高使其调整到最佳的高度,增加座椅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轴套,可使头垫绕通过轴套绕轴杆转动,当需要使用时,只需转动头垫即可套在头上,增加其便利性;通过设置卡柱,将卡柱贯穿右头套侧壁放置在通孔内,对左头套和右头套进行固定,进而对头部进行固定保护;通过设置海绵垫,可增加其舒适性,减缓人的疲劳感。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中头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靠垫、2-座垫、3-滑槽、4-滑块、5-连接块、6-安全带、7-卡扣、8-按钮、9-固定杆、10-圆环、11-轴杆、12-轴套、13-连杆、14-右头套、15-左头套、16-凹槽、17-凸台、18-通孔、19-卡柱、20-转轴、21-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包括靠垫1,所述靠垫1下端连接有座垫2,靠垫1两侧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4,滑块4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设置有安全带6,安全带6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7,卡扣7上设置有按钮8,所述靠垫1上端设置有头部保护装置,人坐在座垫2上时,背部靠在靠垫1上,将滑块4在滑槽3内滑动,调整安全带6的高度,当根据人的身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时,将卡扣7相互扣紧,使安全带6呈紧绷状态,将人固定在座椅上,通过座椅2上的头部保护装置对人的头部进行保护,当电动车发生剧烈晃动时,头部头部保护装置和安全带6可将人很好的保护住,减小人受到的伤害,当需要将安全带6松开时,可按下按钮8,将卡扣7解开。所述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杆9,固定杆9下端固定连接在靠垫1的顶端,固定杆9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环10,圆环10之间设置有轴杆11,轴杆11转动连接有轴套12,轴套12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上端设置有头垫,当人坐在座垫2上,将轴套12绕轴杆11转动,使头垫放置在人的头上,对头部进行保护,增加该座椅的安全性。所述头垫包括转轴20,转轴20固定连接在连杆13上端,转轴20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所述左头套15末端设置有凹槽16,右头套14末端设置有凸台17,凸台17滑动安装在凹槽16内,所述凸台1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8,右头套14上设置有卡柱19,卡柱19贯穿右头套14侧壁放置在通孔18内,将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进行固定,将凸台17在凹槽16内滑动,根据人的头部大小对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进行调整,当调整到合适的大小时,将卡柱19贯穿右头套14侧壁放置在通孔18内,对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进行固定,进而对头部进行固定;通孔18的数量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通孔18的数量为三个。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人坐在座垫2上时,背部靠在靠垫1上,将滑块4在滑槽3内滑动,调整安全带6的高度,当根据人的身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时,将卡扣7相互扣紧,使安全带6呈紧绷状态,将人固定在座椅上进行保护,将轴套12绕轴杆11转动,将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放置在人的头部两侧,凸台17在凹槽16内滑动,根据人的头部大小对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进行调整,当调整到合适的大小时,将卡柱19贯穿右头套14侧壁放置在通孔18内,对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进行固定,进而对头部进行固定保护,当电动车发生剧烈晃动时,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和安全带6可将人很好的保护住,减小人受到的伤害,当需要将安全带6松开时,可按下按钮8,将卡扣7解开。实施例2为了增加头部的舒适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为:所述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内设置有海绵垫21,当左头套15和右头套14套在人的头部上时,海绵垫21可增加其舒适性,减缓人的疲劳感。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人长时间带上头垫,会产生疲劳感和感到不舒适,为减小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包括靠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下端连接有座垫(2),靠垫(1)两侧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4),滑块(4)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设置有安全带(6),安全带(6)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7),卡扣(7)上设置有按钮(8),所述靠垫(1)上端设置有头部保护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包括靠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下端连接有座垫(2),靠垫(1)两侧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4),滑块(4)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设置有安全带(6),安全带(6)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7),卡扣(7)上设置有按钮(8),所述靠垫(1)上端设置有头部保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座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杆(9),固定杆(9)下端固定连接在靠垫(1)的顶端,固定杆(9)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环(10),圆环(10)之间设置有轴杆(11),轴杆(11)转动连接有轴套(12),轴套(12)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上端设置有头垫。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贤林杰赵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速珂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