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流冷风电扇,包括底盘、导温模块、换能模块和制冷二级片,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换能模块,换能模块的侧面设置有导温模块,导温模块的和换能模块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制冷二级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温模块,可以使冷空气通过散热的方式输送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使本装置吹出的冷风更加的舒适,通过设置换能模块,可以利用制冷二级片的发热面产生的热量给叶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减少了电机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本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的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流冷风电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养老
,具体为一种环流冷风电扇。
技术介绍
电风扇简称电扇,也称为风扇、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机械风扇起源于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专利技术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凉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专利技术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1880年,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流冷风电扇,解决了普通电风扇只能吹出环境的风,所吹出风的温度并没有降低,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流冷风电扇,包括底盘、导温模块、换能模块和制冷二级片,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换能模块,换能模块的侧面设置有导温模块,导温模块的和换能模块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制冷二级片。所述的导温模块包括导风槽、导风板支架、水平导风板、导风管、传动带、输出带轮、输出带论支架、末端输出齿轮、中间垂直齿轮、叶轮支架、首端输出齿轮、叶轮、导温盖板、垂直导风板、末端输出齿轮支架、导风壳、制冷二级片固定板和导温架,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槽,导风槽的开口处通过导风板支架活动连接有水平导风板和垂直导风板,所述导风槽的内侧通过导风管固定连接有导风壳,导风壳的内部通过制冷二级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导温架,所述导风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温盖板,导温盖板的正面通过叶轮支架转动连接有叶轮,叶轮支架正面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首端输出齿轮,首端输出齿轮与叶轮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首端输出齿轮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中间垂直齿轮,中间垂直齿轮与导温盖板通过输出带论支架转动连接,中间垂直齿轮的上侧齿轮连接有末端输出齿轮,末端输出齿轮与导风壳通过末端输出齿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输出带轮的外表面套接有传动带。所述的换能模块包括支撑台、储水腔、导流环、首端输出带轮、输出轴、导温板、导温管、导温片、涡轮和涡轮支架,导温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制冷二级片,制冷二级片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温板,导温板的侧方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的内部设置有导温片,导温片与导温板通过导温管固定连接,储水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上表面通过涡轮支架转动连接有涡轮,涡轮支架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首端输出带轮,首端输出带轮与涡轮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且首端输出带轮与输出带轮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所述储水腔与底盘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台固定连接。优选的,传动带与末端输出齿轮支架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首端输出齿轮与中间垂直齿轮的侧面齿轮啮合,所述末端输出齿轮与中间垂直齿轮的正面齿轮啮合。优选的,导温盖板的正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与叶轮的直径相适配。优选的,导温片的为十六片,并且十六片导温片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优选的,导温管贯穿储水腔的侧壁,并且导温片与储水腔通过导温管固定连接。优选的,导温板与制冷二级片的相对面之间涂抹有导热硅脂。优选的,导温架与制冷二级片的相对面之间涂抹有导热硅脂。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流冷风电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温模块,可以使冷空气通过散热的方式输送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使本装置吹出的冷风更加的舒适,通过设置换能模块,可以利用制冷二级片的发热面产生的热量给叶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减少了电机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本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的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温模块结构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换能模块结构拆解图。图中:1-底盘;2-导温模块;201-导风槽;202-导风板支架;203-水平导风板;204-导风管;205-传动带;206-输出带轮;207-输出带论支架;208-末端输出齿轮;209-中间垂直齿轮;210-叶轮支架;211-首端输出齿轮;212-叶轮;213-导温盖板;214-垂直导风板;215-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6-导风壳;217-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8-导温架;3-换能模块;301-支撑台;302-储水腔;303-导流环;304-首端输出带轮;305-输出轴;306-导温板;307-导温管;308-导温片;309-涡轮;310-涡轮支架;4-制冷二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流冷风电扇,包括底盘1、导温模块2、换能模块3和制冷二级片4,底盘1的上表面设置有换能模块3,换能模块3的侧面设置有导温模块2,导温模块2的和换能模块3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制冷二级片4。图3为导温模块结构拆解图,其中导温模块2包括导风槽201、导风板支架202、水平导风板203、导风管204、传动带205、输出带轮206、输出带论支架207、末端输出齿轮208、中间垂直齿轮209、叶轮支架210、首端输出齿轮211、叶轮212、导温盖板213、垂直导风板214、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5、导风壳216、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7和导温架218,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槽201,导风槽201的开口处通过导风板支架202活动连接有水平导风板203和垂直导风板214,导风槽201的内侧通过导风管204固定连接有导风壳216,导风壳216的内部通过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7固定连接有导温架218,导风壳2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温盖板213,导温盖板213的正面通过叶轮支架210转动连接有叶轮212,叶轮支架210正面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首端输出齿轮211,首端输出齿轮211与叶轮212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首端输出齿轮211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中间垂直齿轮209,中间垂直齿轮209与导温盖板213通过输出带论支架207转动连接,中间垂直齿轮209的上侧齿轮连接有末端输出齿轮208,末端输出齿轮208与导风壳216通过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5转动连接,输出带轮206的外表面套接有传动带205。如图4为换能模块结构拆解图,其中换能模块3包括支撑台301、储水腔302、导流环303、首端输出带轮304、输出轴305、导温板306、导温管307、导温片308、涡轮309和涡轮支架310,导温架2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制冷二级片4,制冷二级片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温板306,导温板306的侧方设置有储水腔302,储水腔302的内部设置有导温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流冷风电扇,包括底盘(1)、导温模块(2)、换能模块(3)和制冷二级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置有换能模块(3),换能模块(3)的侧面设置有导温模块(2),导温模块(2)的和换能模块(3)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制冷二级片(4);/n所述的导温模块(2)包括导风槽(201)、导风板支架(202)、水平导风板(203)、导风管(204)、传动带(205)、输出带轮(206)、输出带论支架(207)、末端输出齿轮(208)、中间垂直齿轮(209)、叶轮支架(210)、首端输出齿轮(211)、叶轮(212)、导温盖板(213)、垂直导风板(214)、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5)、导风壳(216)、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7)和导温架(218),所述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槽(201),导风槽201的开口处通过导风板支架(202)活动连接有水平导风板(203)和垂直导风板(214),所述导风槽(201)的内侧通过导风管(204)固定连接有导风壳(216),导风壳(216)的内部通过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7)固定连接有导温架(218),所述导风壳(2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温盖板(213),导温盖板(213)的正面通过叶轮支架(210)转动连接有叶轮(212),所述叶轮支架(210)正面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首端输出齿轮(211),首端输出齿轮(211)与叶轮(212)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首端输出齿轮(21)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中间垂直齿轮(209),中间垂直齿轮(209)与导温盖板(213)通过输出带论支架(207)转动连接,所述中间垂直齿轮(209)的上侧齿轮连接有末端输出齿轮(208),末端输出齿轮(208)与导风壳(216)通过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5)转动连接,所述输出带轮(206)的外表面套接有传动带(205);/n所述的换能模块(3)包括支撑台(301)、储水腔(302)、导流环(303)、首端输出带轮(304)、输出轴(305)、导温板(306)、导温管(307)、导温片(308)、涡轮(309)和涡轮支架(310),所述导温架(2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制冷二级片(4),制冷二级片(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温板(306),导温板(306)的侧方设置有储水腔(302),储水腔(302)的内部设置有导温片(308),导温片(308)与导温板(36)通过导温管(307)固定连接,所述储水腔(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环(303),所述导流环(303)的上表面通过涡轮支架(310)转动连接有涡轮(309),所述涡轮支架(310)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首端输出带轮(304),首端输出带轮(304)与涡轮(309)通过输出轴(305)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首端输出带轮(304)与输出带轮(206)通过传动带(205)转动连接,所述储水腔(302)与底盘(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台(30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流冷风电扇,包括底盘(1)、导温模块(2)、换能模块(3)和制冷二级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设置有换能模块(3),换能模块(3)的侧面设置有导温模块(2),导温模块(2)的和换能模块(3)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制冷二级片(4);
所述的导温模块(2)包括导风槽(201)、导风板支架(202)、水平导风板(203)、导风管(204)、传动带(205)、输出带轮(206)、输出带论支架(207)、末端输出齿轮(208)、中间垂直齿轮(209)、叶轮支架(210)、首端输出齿轮(211)、叶轮(212)、导温盖板(213)、垂直导风板(214)、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5)、导风壳(216)、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7)和导温架(218),所述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槽(201),导风槽201的开口处通过导风板支架(202)活动连接有水平导风板(203)和垂直导风板(214),所述导风槽(201)的内侧通过导风管(204)固定连接有导风壳(216),导风壳(216)的内部通过制冷二级片固定板(217)固定连接有导温架(218),所述导风壳(2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温盖板(213),导温盖板(213)的正面通过叶轮支架(210)转动连接有叶轮(212),所述叶轮支架(210)正面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首端输出齿轮(211),首端输出齿轮(211)与叶轮(212)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首端输出齿轮(21)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中间垂直齿轮(209),中间垂直齿轮(209)与导温盖板(213)通过输出带论支架(207)转动连接,所述中间垂直齿轮(209)的上侧齿轮连接有末端输出齿轮(208),末端输出齿轮(208)与导风壳(216)通过末端输出齿轮支架(215)转动连接,所述输出带轮(206)的外表面套接有传动带(205);
所述的换能模块(3)包括支撑台(301)、储水腔(302)、导流环(303)、首端输出带轮(304)、输出轴(305)、导温板(306)、导温管(307)、导温片(308)、涡轮(309)和涡轮支架(310),所述导温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张顺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