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3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包括瓶头,瓶头设有盘形凸缘,塑料内胆与瓶头一体成型,且塑料内胆包覆所述盘形凸缘,形成内侧包覆部和外侧包覆部;瓶头的内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螺母,螺母向外端方向顶紧所述内侧包覆部,使内侧包覆部夹紧在盘形凸缘与所述螺母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瓶头上设置盘形凸缘,将塑料内胆与瓶头一体成型,使塑料内胆包覆盘形凸缘,通过在瓶头的内端设置螺母,通过螺母顶紧内侧包覆部,使内侧包覆部夹紧在盘形凸缘与螺母之间,从而螺母将塑料内胆与瓶头的连接起始点牢牢钳住,在高压情况下,保证瓶头与塑料内胆的位移同步,防止高压情况下塑料内胆变形时从与金属瓶端头的连接起始点撕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内胆高压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深入,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近年来得到不断发展。以氢气为代表的高密度、清洁能源的使用得到不断推广。同时也给在气体能源盛装、储运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具有更高容重比、耐疲劳的Ⅳ型全缠绕复合材料气瓶得到储运行业的重视。Ⅳ型全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特点是:采用以塑料材料内胆,起密封作用,以纤维缠绕工艺成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为骨架,起承压作用。目前国内外的部分专利成果中,提出了许多塑料内胆金属瓶头(或称为瓶口)的结构方式及制造方法,这些专利提到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一、气瓶承装压力低。因为金属瓶头与塑料内胆存在衔接性差,在高压作用下,金属瓶头与塑料内胆变形不同步,造成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的界面分离,从而发生泄漏,甚至造成安全隐患。二、气瓶在装卸气过程中,温度会有较大波动,由于热胀冷缩,金属瓶头与非金属塑料内胆的收缩率不同,造成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的连接界面产生微小缝隙,从而发生泄漏。因而,本领域现在需要一种密封性好、能承受高压气体充装的塑料内胆高压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金属端口与塑料内胆存在衔接性差,在高压作用下,金属端口与塑料内胆变形不同步,造成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的界面分离,从而发生泄漏,甚至塑料内胆与瓶头的连接起始点处发生撕裂,造成安全隐患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包括塑料内胆和穿过所述塑料内胆的金属瓶头,所述塑料内胆与所述金属瓶头一体注塑成型,所述金属瓶头包括瓶头主体和突设于所述瓶头主体外周的盘形凸缘;所述瓶头主体贯穿所述塑料内胆,而具有位于塑料内胆内部的内端和位于塑料内胆外部的外端。所述塑料内胆包覆所述盘形凸缘,在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内端的一侧形成内侧包覆部,在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外端的一侧形成外侧包覆部。所述内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向所述外端方向顶紧所述内侧包覆部。优选地,螺母,其顶紧所述内侧包覆部的一侧设有钳合凸缘,所述内侧包覆部设有与所述钳合凸缘相适配的钳合凹槽。优选地,所述钳合凸缘设有防滑结构。优选地,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瓶头的内端的一侧表面开设第一卡槽,所述内侧包覆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第一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为燕尾槽,所述第一凸起为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燕尾凸起。优选地,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外端的一侧开设第二卡槽,所述外侧包覆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合的第二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槽为燕尾槽,所述第二凸起为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卡合的燕尾凸起。优选地,所述塑料内胆的外侧设有缠绕层,所述外侧包覆部夹紧在所述盘形凸缘与所述缠绕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瓶头主体的外周设有嵌入槽,所述缠绕层嵌入所述嵌入槽中。优选地,所述盘形凸缘上设有通孔,所述塑料内胆填充所述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是台阶孔,所述台阶孔是由直径不同的两个孔同轴连接而成,且直径较大的孔较近于所述外端。优选地,所述瓶头主体的外周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内侧包覆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相卡合的第三凸起。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瓶头主体上设置盘形凸缘,将塑料内胆与金属瓶头一体成型,使塑料内胆包覆盘形凸缘,从而使塑料内胆与金属瓶头结合为紧密的一体,有效提高塑料内胆与金属瓶头之间密封的紧密性;通过在金属瓶头的内端设置螺母,通过螺母顶紧内侧包覆部,使内侧包覆部夹紧在盘形凸缘与螺母之间,从而螺母将塑料内胆与金属瓶头的连接起始点(即内侧包覆部与瓶头主体的结合起始点)牢牢钳住,在高压情况下,保证金属瓶头与塑料内胆的位移同步,防止高压情况下塑料内胆变形时从与金属瓶头的连接起始点撕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塑料内胆高压容器的端口结构剖切示意图;图2至图4是分别本专利技术对应各实施例中金属瓶头、塑料内胆、螺母以及缠绕层等构成部分的连接结构局部剖切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金属瓶头;11、瓶头主体;111、内端;112、外端;113、第三卡槽;114、嵌入槽;12、盘形凸缘;121、第一卡槽;122、第二卡槽;123、通孔;2、塑料内胆;21、内侧包覆部;22、外侧包覆部;3、螺母;31、钳合凸缘;4、缠绕层。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用于作为储存高压气体的储存瓶/罐等。塑料内胆高压容器主要包括塑料内胆2和穿过塑料内胆2的金属瓶头1,塑料内胆2与金属瓶头1一体注塑成型。其中,塑料内胆的主体部分呈筒状,主体部分的两端通过椭圆形、球形或碟形的封头部分收口,主体部分与封头部分为一体结构。金属瓶头1即从塑料内胆的封头部分穿出。图1至图4中仅示意了金属瓶头1与塑料内胆2相结合处的结构,也即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其中一端端口处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金属瓶头1包括瓶头主体11和突设于瓶头主体11外周的盘形凸缘12。金属瓶头1一般由熔点相对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因而,在具体制造的过程中,可通过将已成型的金属瓶头1配合相应的注塑模具完成塑料内胆2与金属瓶头1的一体注塑成型。瓶头主体11贯穿塑料内胆2,而具有位于塑料内胆2内部的内端111和位于塑料内胆2外部的外端112。塑料内胆2包覆盘形凸缘12,在盘形凸缘12靠近内端111的一侧形成内侧包覆部21,在盘形凸缘12靠近外端112的一侧形成外侧包覆部22,从而提高塑料内胆与瓶头之间密封的紧密性。在高压情况下,塑料内胆2与金属瓶头1的连接起始点处是最容易因为变形而发生撕裂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塑料内胆2在膨胀变形时,其与金属瓶头1的连接起始点处往往是变形速度最快的地方;另一方面,在塑料内胆2与金属瓶头1的连接起始点处是最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方案中,内端11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螺母3,螺母3向外端112方向顶紧内侧包覆部21,使内侧包覆部21夹紧在盘形凸缘12与螺母3之间。其中,向外端112方向也即从上述内端111指向上述外端112的方向,从而螺母3将塑料内胆2与金属瓶头1的连接起始点(即内侧包覆部21与瓶头主体11的结合起始点)牢牢钳住,从而保证,在高压情况下,金属瓶头1与塑料内胆2的位移同步,防止高压情况下塑料内胆2变形时,内侧包覆部21的变形位移超过金属瓶头1的位移,而产生相对移动,从防止与金属瓶头1的连接起始点撕裂。在实际生产制造中,可以将螺母3按照预定位置旋合在瓶头主体11的内端111,然后,将旋合有螺母3的金属瓶头1配合相应的注塑模具,完成塑料内胆2、金属瓶头1以及螺母3的一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包括塑料内胆和穿过所述塑料内胆的金属瓶头,所述塑料内胆与所述金属瓶头一体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瓶头包括瓶头主体和突设于所述瓶头主体外周的盘形凸缘;所述瓶头主体贯穿所述塑料内胆,而具有位于塑料内胆内部的内端和位于塑料内胆外部的外端;/n所述塑料内胆包覆所述盘形凸缘,在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内端的一侧形成内侧包覆部,在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外端的一侧形成外侧包覆部;/n所述内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向所述外端方向顶紧所述内侧包覆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包括塑料内胆和穿过所述塑料内胆的金属瓶头,所述塑料内胆与所述金属瓶头一体注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瓶头包括瓶头主体和突设于所述瓶头主体外周的盘形凸缘;所述瓶头主体贯穿所述塑料内胆,而具有位于塑料内胆内部的内端和位于塑料内胆外部的外端;
所述塑料内胆包覆所述盘形凸缘,在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内端的一侧形成内侧包覆部,在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外端的一侧形成外侧包覆部;
所述内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向所述外端方向顶紧所述内侧包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顶紧所述内侧包覆部的一侧设有钳合凸缘,所述内侧包覆部形成有与所述钳合凸缘相适配的钳合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合凸缘设有防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凸缘靠近所述内端的一侧表面开设第一卡槽,所述内侧包覆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第一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内胆高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燕尾槽,所述第一凸起为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合的燕尾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泉刘超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