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锦桐专利>正文

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0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申请涉及振动抑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减振器包括设有竖直通孔的内套筒,以及,套设在内套筒外部的橡胶阻尼体、压套和锁紧部件,其中:内套筒底部水平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橡胶阻尼体抵止于第一延伸部上;压套安装于橡胶阻尼体与锁紧部件之间;锁紧部件与内套筒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本申请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结构精简且成本低,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具备较宽的减振频带,具有自复位效果好、便于装卸与维修等诸多优点,弥补了被动吸振方法抑振频带窄的不足,也解决了主动吸振方法的高成本、结构复杂、质量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抑制
,尤其涉及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
技术介绍
大型的航空航天飞行器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位姿变化、速度变化,经常会使飞行器发生机构振动,而且由于飞行器的速度和载重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一些飞行器部件之间结构动力学产生更加剧烈的耦合振动,不仅使飞行器部件疲劳,寿命减少,还会产生噪声,严重时甚至发生断裂。因此,航空航天飞行器部件具有振动条件复杂,工作条件恶劣,振动非线性等特点。减振器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来实现抑振的目的,现有的方案有被动式和主动式。传统的被动式动力吸振器通采用线性吸振器形式,其结构简单,且当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相同时抑振性能明显,已在航空航天减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减振频带范围窄,导致激励频率变化时减振效果发生退化。主动式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了主控制力,使其获得了更好的宽频带抑振性能,但主动式吸振器系统质量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差,且需要另外的能量供给,这并不适合内部空间紧张的航空航天飞行器。所以获得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通用性强、抗冲击性强、弹性元件刚度易于调节的吸振器来抑制航空航天飞行器部件的振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包括设有竖直通孔的内套筒,以及,套设在内套筒外部的橡胶阻尼体、压套和锁紧部件,其中:内套筒底部水平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橡胶阻尼体抵止于第一延伸部上;压套安装于橡胶阻尼体与锁紧部件之间;锁紧部件与内套筒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减振器还包括支座,支座套设在橡胶阻尼体的外壁面。进一步的,橡胶阻尼体外壁周向开设环形凹槽,支座嵌套于环形凹槽内。进一步的,压套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橡胶阻尼体外壁接触连接。进一步的,锁紧部件与内套筒的上端外围螺旋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锁紧部件为带锁紧槽的圆螺母。进一步的,减振器还包括螺钉,锁紧部件上开设竖直方向的螺纹通孔,螺钉安装在螺纹通孔内。进一步的,竖直通孔呈阶梯状。进一步的,内套筒、橡胶阻尼体、压套以及锁紧部件的横截面为圆环形。进一步的,橡胶阻尼体为丁腈橡胶。本专利技术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结构精简且成本低,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航空飞行器等设备中振动部件的振动情况调整不同的刚度,具备较宽的减振频带,具有自复位效果好、便于装卸与维修等诸多优点,弥补了被动吸振方法抑振频带窄的不足,也解决了主动吸振方法的高成本、结构复杂、质量大等缺点。同时,可安装在设备多个位置,根据部件固有频率对应调整减振器的减振频率,具备通用性,减少备件数量和种类,进一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内套筒、101-第一延伸部、2-橡胶阻尼体、3-压套、301-第二延伸部、4-锁紧部件、5-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设有竖直通孔的内套筒1,以及,套设在内套筒1外部的橡胶阻尼体2、压套3和锁紧部件4,其中:内套筒1底部水平延伸有第一延伸部101;橡胶阻尼体2抵止于第一延伸部101上;压套3安装于橡胶阻尼体2与锁紧部件4之间;锁紧部件4与内套筒1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延伸部101的外周形状与橡胶阻尼体2底面形状相匹配,对橡胶阻尼体2进行位置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橡胶阻尼体2,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的特点,且具有抗疲劳、抗冲击、阻尼高、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用于减振方案中。橡胶阻尼体2与骨架材料(内套筒1、压套3、锁紧部件4)复合制成的减振器能够消除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冲击和噪音的传播。本实施例中内套筒1、压套3、锁紧部件4选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例如硬铝。橡胶阻尼体2先用丁腈橡胶,丁腈橡胶相对来说具备较佳的阻尼特性,也具有良好的工艺性,成本也较低,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同时,在胶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软化剂(如松油软化剂、脂肪油软化剂等),使得其中的各配合剂(如硫化剂、助促进剂,阻燃剂等)能够均匀分布,降低能耗和缩短加工时间。加入抗氧化剂(如T501,BHT264,防老剂SP-P等)可以使得其抗氧、抗臭氧性能提升,延缓其老化的速度。调整丁腈橡胶的组分,也能够调整出适当的阻尼,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音。其阻尼比随着橡胶硬度的提高而增加,一般在0.05-0.15,冲击刚度高于静刚度和动刚度,有利于冲击变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橡胶阻尼体2、压套3、锁紧部件4均套设在内套筒1外部,且均位于第一延伸部101的上方,为实现减振效果,橡胶阻尼体2、压套3、锁紧部件4以及内套筒1之间均应当紧密接触,实现振动能量的直接传导,橡胶阻尼体2的材质为橡胶,具备良好的形变性能,当振动能量传导到本实施例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时,橡胶阻尼体2的形变以及各部件的摩擦共同进行耗能,实现减振的目的,同时具备较佳的抗冲击性。锁紧部件4与内套筒1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对压套3和橡胶阻尼体2进行限位,使压套3和橡胶阻尼体2不会在内套筒1轴线方向发生移动。橡胶阻尼体2的形变影响其刚度,即位于第一延伸部101与压套3之间的橡胶阻尼体2的形变效果不同,就会改变整个减振器的刚度。通过调节锁紧部件4在内套筒1上的位置,就可以调整锁紧部件4与第一延伸部101之间的尺寸,继而调节位于这部分空间中的橡胶阻尼体2的压缩效果,最终实现减振器的刚度变化。即当振源频率发生改变时,直接调节锁紧部件4就可以实现刚度调节,而不用更换橡胶阻尼体2,也不用更换整个减振器。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多个减振器分别安装在设备的不同位置,可将锁紧部件4在内套筒1轴线方向上采用不同高度的安装,实现对应减振器中橡胶阻尼体2的形变效果不一,实现不同刚度的多个减振器,继而通过阻尼减振原理(固体振动时,使固体振动的能力尽量耗散在阻尼层中的过程,即阻碍物体运动、并把物体动能转化为其他可耗散能量的过程),有效吸收振动物体的冲击能量,防止振动物体的局部加速度过大而被损坏。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减振器减振效果好且体积小,最为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竖直通孔的内套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部的橡胶阻尼体、压套和锁紧部件,其中:/n所述内套筒底部水平延伸有第一延伸部;/n所述橡胶阻尼体抵止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n所述压套安装于所述橡胶阻尼体与所述锁紧部件之间;/n所述锁紧部件与所述内套筒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竖直通孔的内套筒,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部的橡胶阻尼体、压套和锁紧部件,其中:
所述内套筒底部水平延伸有第一延伸部;
所述橡胶阻尼体抵止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
所述压套安装于所述橡胶阻尼体与所述锁紧部件之间;
所述锁紧部件与所述内套筒的上端外围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套设在所述橡胶阻尼体的外壁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阻尼体外壁周向开设环形凹槽,所述支座嵌套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刚度橡胶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外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橡胶阻尼体外壁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锦桐卢崇劭姚红良朱清玉
申请(专利权)人:韩锦桐卢崇劭姚红良朱清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