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97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包括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座,电机座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固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座和油室座,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一转轴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水箱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通过第一导管、第二导管与冷却座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泵壳内设置耐腐蚀层,保证了该离心泵的使用寿命,通过螺旋叶片可以快速将第一转轴上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座的水体中,从而加快冷却速度,节约了能源,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到外界,保证了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金属、非金属防腐材料得到较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在这些行业中,输送介质的离心泵使用越来越多,但输送的介质对泵体的腐蚀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离心泵容易受到腐蚀,无法保证离心泵的使用寿命,而且离心泵冷却设备冷却速度慢,需要抽水设备进行水体的注入和抽出,浪费能源,而且该类离心泵的冷却效果差,水箱散热效果差,运输起来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泵壳、进料管口、出料管口的内壁上和隔板的一侧安装有耐腐蚀层,使得液体通过进料管口进入泵壳内,液体与耐腐蚀层直接接触,避免液体与泵壳、进料管口、出料管口和隔板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该离心泵在工作时受到腐蚀,解决了传统离心泵容易受到腐蚀,无法保证离心泵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油室座和泵壳之间设置冷却座,在冷却座的内侧设置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上安装螺旋叶片,当该耐腐蚀离心泵工作时,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带动叶轮转动,第一转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推动冷却座内的水体进入到第二导管内,并通过第二导管进入到水箱内,使水体在水箱和冷却座之间循环往复,叶轮与液体接触摩擦产生热量传递到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自身也产生热量,第一转轴上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座内的水体中,随着水体在水箱和冷却座之间循环往复,第一转轴上的热量被带入到水箱内,对整个耐腐蚀离心泵进行降温,本专利技术的螺旋叶片可以快速将第一转轴上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座的水体中,从而加快冷却速度,解决了传统离心泵冷却设备冷却速度慢,需要抽水设备进行水体的注入和抽出,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箱的外壁上安装若干个散热铝片,在水箱的内侧设置有一个第一散热板和三个第二散热板,水箱中水体的热量传递到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上,通过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可以将快速将热量传递到水箱上,并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铝片上,并通过散热铝片传递到外界,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冷对离心泵进行降温,通过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散热铝片可以快速将热量传递到外界,从而保证了冷却效果,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将水箱内的划分为多个区域,避免水体在水箱内造成剧烈晃动,便于运输,解决了传统离心泵冷却效果差,水箱散热效果差,不便于运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座和油室座,所述冷却座与油室座连接为一体,所述冷却座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冷却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油室座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油室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座包括第一冷却壳体和第二冷却壳体,所述第一冷却壳体和第二冷却壳体之间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壳体远离第一冷却壳体的一端与油室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壳体远离第二冷却壳体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第一转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竖直有泵壳,所述第一冷却壳体远离第二冷却壳体的一端顶部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固定竖板,所述泵壳一侧顶部与固定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泵壳一侧底部与冷却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泵壳的内侧,且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泵壳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一转轴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泵壳远离第一冷却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口,所述泵壳的顶部设置有出料管口,所述泵壳、进料管口、出料管口的内壁上和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耐腐蚀层;所述冷却座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水箱撑板,所述水箱撑板上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撑板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四个水箱撑杆,所述水箱撑杆的底端与固定底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冷却座顶部靠近泵壳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远离冷却座的一端贯穿水箱撑板并与水箱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却座底部靠近油室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远离冷却座的一端与水箱的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座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却座支架,所述冷却座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油室座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油室座支架,所述油室座支架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油室座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位于油室座的内侧两端,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油室座转动连接,所述油室座远离冷却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轴承密封盖二,所述油室座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座的内侧,且油室座位于冷却座内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轴承密封盖一。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散热铝片,若干个所述散热铝片在水箱的外壁上呈等间距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内侧设置有一个第一散热板和三个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相垂直,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两端与水箱的其中两个相对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水箱的冷却两个相对内壁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与水箱的底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耐腐蚀层23通过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丁腈橡胶35-40份、酚醛树脂20-25份、氧化铝7-8份、氧化镁8-11份、炉法炭黑6-9份、碳酸钙5-7份、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12-14份、聚四氟乙烯9-11份、玻璃纤维7-10份、二丁基羟基甲苯4-6份、硫磺3-5份、硬脂酸2-4份、碳化硅6-10份。进一步的,所述耐腐蚀层23通过下述步骤得到:步骤一、将丁腈橡胶放置到粉碎机中粉碎成颗粒,并通过筛网对粉碎后的丁腈橡胶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后的丁腈橡胶颗粒、硫磺、硬脂酸、氧化铝、氧化镁、加入密炼机中,在90-105℃的温度下,密炼10-15min,得到混料一;步骤二、将酚醛树脂、碳酸钙、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二丁基羟基甲苯加入到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在100-140℃的温度下,以750-800r/min的转速搅拌15-20min,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玻璃纤维、碳化硅和炉法炭黑中,调节温度至120-150℃,以750-800r/min的转速搅拌20-25min,得到混料二;步骤三、将混料一加入装有混料二的反应釜中,调节温度至135-160℃,以750-800r/min的转速搅拌20-25min,得到耐腐蚀材料,将耐腐蚀材料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耐腐蚀层。进一步的,该耐腐蚀离心泵的工作步骤为:步骤一、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与其固定的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固定在其一端的叶轮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座(9),所述电机座(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座(5)和油室座(4),所述冷却座(5)与油室座(4)连接为一体,所述冷却座(5)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与冷却座(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油室座(4)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与油室座(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一端与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1)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n所述冷却座(5)包括第一冷却壳体(51)和第二冷却壳体(52),所述第一冷却壳体(51)和第二冷却壳体(52)之间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壳体(52)远离第一冷却壳体(51)的一端与油室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壳体(51)远离第二冷却壳体(5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0),所述第一转轴(6)与安装座(20)转动连接,所述隔板(21)的另一侧竖直有泵壳(2),所述第一冷却壳体(51)远离第二冷却壳体(52)的一端顶部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固定竖板(22),所述泵壳(2)一侧顶部与固定竖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泵壳(2)一侧底部与冷却座支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延伸至泵壳(2)的内侧,且所述第一转轴(6)位于泵壳(2)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叶轮(3),所述第一转轴(6)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8);/n所述泵壳(2)远离第一冷却壳体(5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口(18),所述泵壳(2)的顶部设置有出料管口(19),所述泵壳(2)、进料管口(18)、出料管口(19)的内壁上和隔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耐腐蚀层(23);/n所述冷却座(5)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水箱撑板(24),所述水箱撑板(24)上固定安装有水箱(28),所述水箱撑板(24)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四个水箱撑杆(25),所述水箱撑杆(25)的底端与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冷却座(5)顶部靠近泵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管(26),所述第一导管(26)远离冷却座(5)的一端贯穿水箱撑板(24)并与水箱(28)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却座(5)底部靠近油室座(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管(27),所述第二导管(27)远离冷却座(5)的一端与水箱(28)的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座(9),所述电机座(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固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冷却座(5)和油室座(4),所述冷却座(5)与油室座(4)连接为一体,所述冷却座(5)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与冷却座(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油室座(4)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与油室座(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一端与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1)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
所述冷却座(5)包括第一冷却壳体(51)和第二冷却壳体(52),所述第一冷却壳体(51)和第二冷却壳体(52)之间通过法兰、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壳体(52)远离第一冷却壳体(51)的一端与油室座(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壳体(51)远离第二冷却壳体(5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0),所述第一转轴(6)与安装座(20)转动连接,所述隔板(21)的另一侧竖直有泵壳(2),所述第一冷却壳体(51)远离第二冷却壳体(52)的一端顶部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固定竖板(22),所述泵壳(2)一侧顶部与固定竖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泵壳(2)一侧底部与冷却座支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延伸至泵壳(2)的内侧,且所述第一转轴(6)位于泵壳(2)内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叶轮(3),所述第一转轴(6)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8);
所述泵壳(2)远离第一冷却壳体(5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口(18),所述泵壳(2)的顶部设置有出料管口(19),所述泵壳(2)、进料管口(18)、出料管口(19)的内壁上和隔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耐腐蚀层(23);
所述冷却座(5)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水箱撑板(24),所述水箱撑板(24)上固定安装有水箱(28),所述水箱撑板(24)的底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四个水箱撑杆(25),所述水箱撑杆(25)的底端与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冷却座(5)顶部靠近泵壳(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导管(26),所述第一导管(26)远离冷却座(5)的一端贯穿水箱撑板(24)并与水箱(28)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却座(5)底部靠近油室座(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导管(27),所述第二导管(27)远离冷却座(5)的一端与水箱(28)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座(5)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冷却座支架(12),所述冷却座支架(1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座(4)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油室座支架(13),所述油室座支架(13)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耐腐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室座(4)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所述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分别位于油室座(4)的内侧两端,所述第二转轴(7)通过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与油室座(4)转动连接,所述油室座(4)远离冷却座(5)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轴承密封盖二(17),所述油室座(4)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座(5)的内侧,且油室座(4)位于冷却座(5)内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轴承密封盖一(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珠明曲昌平孙才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埃斯克制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