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96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所述泵头结构包括:沿着电机输出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隔膜和阀座,所述隔膜具有与所述传动头相配合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每个所述涉水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分别形成有增压腔,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50%‑7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能够在保证隔膜泵体积不变、结构耐久性佳的情况下,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和工作效率等参数,从而满足用户对隔膜泵高性能、低成本、低噪音、体积小型化等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膜泵
,特别涉及一种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
技术介绍
隔膜泵是经由隔膜达到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结构。现有的隔膜泵可以采用往复驱动件来带动隔膜变形,以达到排吸液体的目的;也可以采用章动盘或摆动盘等驱动件驱动,带动隔膜变形,以达到排吸液体地目的。隔膜泵在净水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厂商提供的隔膜泵,在很大程度上被标准化为固定的几种型号。不同型号的隔膜泵对应着预定的出水流量及固定的体积等参数。一般的,隔膜泵的出水流量越大,其体积也越大。然而,在净水系统内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其仅能安装得下具有预定出水流量的隔膜泵。若想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下相比同等型号具有更高出水流量等工作参数的隔膜泵,则有必要对现有的隔膜泵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膜泵及其泵头结构,能够在保证隔膜泵体积不变、结构耐久性佳的情况下,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和工作效率等参数,从而满足用户对隔膜泵高性能、低成本、低噪音、体积小型化等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泵头结构,包括:沿着电机输出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隔膜和阀座,所述隔膜具有与所述传动头相配合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每个所述涉水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分别形成有增压腔,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50%-70%。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包括设置在所述隔膜边缘及所述涉水部之间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不低于预设尺寸的密封部。更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的第二表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涉水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涉水部的边缘为弧形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涉水部的边缘所围成的形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椭圆形、不规则的类圆形。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所述摆轮占所述涉水部的面积比为70%至90%,其中,所述摆轮占所述涉水部的面积比为所述摆轮和所述涉水部在沿着所述电机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进一步的,所述摆轮的横截面呈椭圆形。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腔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4%~6%。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增压腔的腔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8%~10%。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腔的个数为3个,3个所述增压腔围绕所述电机输出轴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腔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类圆形。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的第一表面抵靠在泵盖上,所述传动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所述泵盖上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摆轮的开孔。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与所述摆轮为间隙配合,两者的间隙在0.8mm~1.5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摆轮所占的面积为整个所述泵头横截面积的42%至60%。进一步的,所述开孔为椭圆孔。进一步的,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所述涉水部和所述隔膜在沿着所述电机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一种隔膜泵,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泵头结构,以及为所述传动头提供驱动力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转速在:1200RPM~1800RPM之间,输出扭矩在0.4N.M~0.8N.M之间,所述隔膜泵的流量在:4LPM~8LPM之间。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对泵头结构中的隔膜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传动头和阀座的结构作了优化,提高了能够对隔膜泵效率有影响的隔膜中涉水部的面积占比,实现了在保证隔膜泵总体积、长期可靠性、安全性等前提下,最大化提高了泵头结构处的体积利用率(特别是提高了增压腔的面积占比,提高了增压腔中体积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隔膜泵的出水流量及工作效率。实验数据验证表明:在相同电机转速的情况下,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在相同电机转速下,其流量相对采用现有泵头结构的隔膜泵明显更大;在相同流量下,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泵头结构的隔膜泵能够使得电机转速有效下降,从而可以减少隔膜往复疲劳磨损,进而提高隔膜泵的寿命并降低隔膜泵的噪音。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主视图;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俯视图;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隔膜的后视图;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阀座的主视图;图9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阀座的后视图;图10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传动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传动头的俯视图;图1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泵头结构的中泵盖的俯视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隔膜泵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隔膜泵与现有的隔膜泵在相同转速和相同偏心轮的前提下,出水压力与出水流量的对比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隔膜;11、第一表面;111、配合部;12、第二表面;121、涉水部;122、密封部;123、加强筋;2、阀座;21、进水部;22、出水部;20、增压腔;3、传动头;31、摆轮;4、泵盖;41、开孔;5、电机;6、上盖;7、偏心轮;8、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电机输出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隔膜和阀座,/n所述隔膜具有与所述传动头相配合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表面;/n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每个所述涉水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分别形成有增压腔,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50%-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电机输出轴方向依次设置的传动头、隔膜和阀座,
所述隔膜具有与所述传动头相配合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能与流体相接触的涉水部,每个所述涉水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分别形成有增压腔,所述涉水部占所述隔膜的面积比为:50%-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包括设置在所述隔膜边缘及所述涉水部之间与所述阀座相配合的不低于预设尺寸的密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第二表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涉水部之间的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涉水部的边缘为弧形过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涉水部的边缘所围成的形状包括下述中的任意一种:椭圆形、不规则的类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涉水部的个数相匹配的摆轮,所述摆轮占所述涉水部的面积比为70%至90%,其中,所述摆轮占所述涉水部的面积比为所述摆轮和所述涉水部在沿着所述电机输出轴方向在同一基准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轮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最外侧腔壁至所述泵头周边的最小距离与所述泵头直径的比值为4%~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蒋万明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环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