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9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砂箱的底面内壁上设有四个与支撑杆位置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左模和右模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有铸型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侧壁中均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水冷腔、第一连接管、螺旋水冷管、第二水冷腔、第二连接管、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一水冷腔与螺旋水冷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螺旋水冷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水冷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了现有技术,使其左模和右模均具有冷却功能,在高温铸造后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快速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铸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
技术介绍
不锈钢铸造属于称熔模精密铸造或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不锈钢铸件,是用各种不锈钢材料生产的铸钢件总称,主要用于各种介质腐蚀条件下,现有的不锈钢管道三通接头在批量生产中选择该铸造工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率,同时保证了三通接头的精度。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9647558U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包括砂箱,所述砂箱的上表面安装有箱盖,所述砂箱的内部左侧安装有左模,所述砂箱的内部右侧安装有右模,所述左模的右侧壁下方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右模的左侧壁下方安装有多个定位插杆。其能够快速找准左模和右模安装位置,使得所有的铸造模型位于砂箱同一位置,便于后期液态金属的注入,同时在左模的右侧壁下方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在右模的左侧壁下方安装有多个定位插杆,左模与右模通过定位插杆与定位插接定位固定,便于左模和右模的快速定位拼接安装。但是现有的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仍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其缺乏冷却功能,在高温铸造后需等待极长的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费时长,效率很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其改进了现有技术,使其左模和右模均具有冷却功能,在高温铸造后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快速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包括设置在砂箱内的左模和右模,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砂箱的底面内壁上设有四个与支撑杆位置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左模和右模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有铸型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侧壁中均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水冷腔、第一连接管、螺旋水冷管、第二水冷腔、第二连接管、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一水冷腔与螺旋水冷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螺旋水冷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水冷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水冷腔的上端与进水口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冷腔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排水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左模和右模均通过支撑杆与凹槽卡接固定。优选地,所述铸型型腔的上端内壁上贯穿设有注塑口。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冷腔和第二水冷腔均靠近铸型型腔设置。优选地,所述螺旋水冷管呈螺旋绕设在铸型型腔外侧。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远离第一水冷腔的一端可延伸至砂箱外并通过水泵与外接低温水或自来水相连通,所述排水口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朝下依次贯穿支撑杆的侧壁和凹槽的内壁并延伸至砂箱外。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左模和右模中设置冷却机构,改进了现有技术,使其左模和右模均具有冷却功能,在高温铸造后,因进水口延伸至砂箱外并通过水泵与外接低温水或自来水相连通,故可直接通过进水口朝左模和右模内泵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进水口依次进入第一水冷腔、第一连接管、螺旋水冷管、第二水冷腔、第二连接管并通过排水口排出,因第一水冷腔和第二水冷腔均靠近铸型型腔设置且螺旋水冷管呈螺旋绕设在铸型型腔外侧,故冷却水可通过热传递带走左模和右模的铸型型腔的高温,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快速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砂箱、2左模、3右模、4支撑杆、5铸型型腔、6第一水冷腔、7第一连接管、8螺旋水冷管、9第二水冷腔、10第二连接管、11进水口、12排水口、13注塑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包括设置在砂箱1内的左模2和右模3,左模2和右模3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4,砂箱1的底面内壁上设有四个与支撑杆4位置相对应的凹槽,左模2和右模3均通过支撑杆4与凹槽卡接固定,配合砂箱1内的砂进行定位固定,左模2和右模3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有铸型型腔5,铸型型腔5的上端内壁上贯穿设有注塑口13,铸型型腔5的形状为不锈钢管道三通接头的形状,可使用本装置进行不锈钢管道三通接头批量铸造生产。其中,左模2和右模3的侧壁中均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第一水冷腔6、第一连接管7、螺旋水冷管8、第二水冷腔9、第二连接管10、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第一水冷腔6与螺旋水冷管8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7相连通,螺旋水冷管8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与第二水冷腔9相连通,第一水冷腔6的上端与进水口11的下端相连通,第二水冷腔9通过第二连接管10与排水口12相连通,第一水冷腔6和第二水冷腔9均靠近铸型型腔5设置,螺旋水冷管8呈螺旋绕设在铸型型腔5外侧,进水口11远离第一水冷腔6的一端可延伸至砂箱1外并通过水泵与外接低温水或自来水相连通,排水口12远离第二连接管10的一端朝下依次贯穿支撑杆4的侧壁和凹槽的内壁并延伸至砂箱1外,通过在左模2和右模3中设置冷却机构,改进了现有技术,使其左模2和右模3均具有冷却功能,在高温铸造后,因进水口11延伸至砂箱1外并通过水泵与外接低温水或自来水相连通,故可直接通过进水口11朝左模2和右模3内泵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进水口11依次进入第一水冷腔6、第一连接管7、螺旋水冷管8、第二水冷腔9、第二连接管10并通过排水口12排出,因第一水冷腔6和第二水冷腔9均靠近铸型型腔5设置且螺旋水冷管8呈螺旋绕设在铸型型腔5外侧,故冷却水可通过热传递带走左模2和右模3的铸型型腔5的高温,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快速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本技术中铸型型腔5的形状为不锈钢管道三通接头的形状,可使用本装置进行不锈钢管道三通接头批量铸造生产,改进了现有技术,使其左模2和右模3均具有冷却功能,在高温铸造后,因进水口11延伸至砂箱1外并通过水泵与外接低温水或自来水相连通,故可直接通过进水口11朝左模2和右模3内泵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进水口11依次进入第一水冷腔6、第一连接管7、螺旋水冷管8、第二水冷腔9、第二连接管10并通过排水口12排出,因第一水冷腔6和第二水冷腔9均靠近铸型型腔5设置且螺旋水冷管8呈螺旋绕设在铸型型腔5外侧,故冷却水可通过热传递带走左模2和右模3的铸型型腔5的高温,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快速冷却,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铸造生产的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包括设置在砂箱(1)内的左模(2)和右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4),所述砂箱(1)的底面内壁上设有四个与支撑杆(4)位置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左模(2)和右模(3)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有铸型型腔(5),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侧壁中均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水冷腔(6)、第一连接管(7)、螺旋水冷管(8)、第二水冷腔(9)、第二连接管(10)、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所述第一水冷腔(6)与螺旋水冷管(8)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7)相连通,所述螺旋水冷管(8)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与第二水冷腔(9)相连通,所述第一水冷腔(6)的上端与进水口(1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冷腔(9)通过第二连接管(10)与排水口(12)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造模型,包括设置在砂箱(1)内的左模(2)和右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4),所述砂箱(1)的底面内壁上设有四个与支撑杆(4)位置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左模(2)和右模(3)相对的侧壁上共同设有铸型型腔(5),所述左模(2)和右模(3)的侧壁中均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水冷腔(6)、第一连接管(7)、螺旋水冷管(8)、第二水冷腔(9)、第二连接管(10)、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所述第一水冷腔(6)与螺旋水冷管(8)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7)相连通,所述螺旋水冷管(8)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与第二水冷腔(9)相连通,所述第一水冷腔(6)的上端与进水口(11)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水冷腔(9)通过第二连接管(10)与排水口(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铸件的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玉兴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