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854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檩条和设置在檩条上的屋面,所述屋面设置有垂直于檩条的凸起部;所述屋面包括:上板层、下板层以及保温层;所述上板层由若干块上板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相邻的上板之间在凸起部处重叠,下板层由若干块下板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相邻的下板之间在凸起部处重叠;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凸起部与檩条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相邻的上板用的第一固定机构,支撑保温层并固定上板层和下板层用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固定下板层与檩条用的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第三固定机构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
,尤其涉及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
技术介绍
钢结构厂房因其工厂化生产、施工周期短、见效快、造价低、跨度大、外形美观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新建或扩建的厂房中去;然而,部分厂房在建成投产的同时或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冬季屋顶局部或大面积结露存在现象,厂房保温效果显著降低,甚至出现吊顶大面积浸湿或滴水现象;形成的水珠在车间无规则地滴落,对精密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受到影响,生产不得不被追中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制定钢结构厂房屋面防结露措施,意义重大。由于电子、精密产品生产工艺的需要,即使在冬季也要维持车间较高的温湿度,冬季室内外较大温湿度差对围护结构的保温问题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是结露现象产生的根源。在钢结构建筑中屋面大都采用金属屋面板和玻璃纤维保温棉的组合,最常用的保温材料有玻璃纤维保温棉、聚氨酯夹芯板、聚苯乙烯夹芯板等,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是自重轻、导热系数小,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玻璃纤维保温棉是最广泛使用的屋面及墙体保温材料,一般密度在12~16kg/m之间,底面覆有牛皮纸、铝箔,聚酯材料等防水气贴面组成保温隔汽结构。造成屋面大面积均匀结露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屋面保温层厚度不足、密度和细度不符合规定;玻璃棉使用一段后风化叠实,造成屋面保温性能下降,在冬季室内外温湿度差大时就形成结露现象。为了使檩条处的保温层不变形,一般在保温层内设置若干个垂直于檩条的小檩条,用来支撑保温层,但是增加了工序、材料,成本增加过多,并且在小檩条处的保温棉的保温效果仍然低于其他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檩条和设置在檩条上的屋面,所述屋面设置有垂直于檩条的凸起部;所述屋面包括:上板层、下板层以及保温层;所述上板层由若干块上板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相邻的上板之间在凸起部处重叠,下板层由若干块下板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相邻的下板之间在凸起部处重叠;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凸起部与檩条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相邻的上板用的第一固定机构,支撑保温层并固定上板层和下板层用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固定下板层与檩条用的第三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第三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板包括平板、立板以及弧形板;所述立板设置在平板垂直于檩条的两个侧边,所述弧形板设置在立板远离平板一侧,相邻的上板之间其中一个弧形板套设在另一个弧形板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相邻上上的弧形板用的外框和将外框与第二固定机构固定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外框包括:顶板、侧板以及L型的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容纳连接件用的连接槽,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顶板沿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的两侧,用于夹紧弧形板,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侧板与立板之间,一侧与侧板连接,另一侧用于夹紧立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槽与顶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为保温螺钉,所述连接槽远离连接件一端设置有密封连接槽用的密封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为工型件,所述工型件一端与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机构设置为C型件,所述C型件一端与工型件连接,另一端与檩条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温层与下板层之间以及保温层与上板层之间设置有隔汽层,所述隔汽层包括铝箔层和聚乙烯编织布层;所述聚乙烯编织布层设置在靠近保温棉一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温层设置有至少两层保温棉,且两层保温棉之间错缝搭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的所述檩条之间的间距不超过1.5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将相邻的上板固定,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将上板层和下板层固定,通过第三固定机构将下板层与檩条固定,从而实现上屋面表层、屋面主体以及檩条之间的分段固定连接,从而降低固定机构的热传导效率,避免外界过冷时,屋内容易在固定机构处结露的弊病;钢结构屋面需要固定紧的地方在于屋面表层以及屋面与檩条之间的连接;分段式固定结构能够将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三固定机构固定紧,将上板层以及下板层与檩条单独固定,从而避免对上板层与下板层之间的保温层进行压紧,避免檩条处保温层变薄而降低该处的保温效果,造成结露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平行于檩条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垂直于檩条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上板的结构示意图;檩条10,凸起部30,上板层21,上板211,平板212,立板213,弧形板214,下板层22,下板221,保温层23,第一固定机构40,第二固定机构50,第三固定机构60,外框41,连接件42,顶板43,侧板44,底板45,连接槽46,密封盖47,隔汽层2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檩条10和设置在檩条10上的屋面,所述屋面设置有垂直于檩条10的凸起部30;所述屋面包括:上板层21、下板层22以及保温层23;所述上板层21由若干块上板211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上板211之间在凸起部30处重叠,下板层22由若干块下板221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下板221之间在凸起部30处重叠;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凸起部30与檩条10固定;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上板211用的第一固定机构40,支撑保温层23并固定上板层21和下板层22用的第二固定机构50以及固定下板层22与檩条10用的第三固定机构60;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0、第二固定机构50以及第三固定机构6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固定机构40将相邻的上板211固定,通过第二固定机构50将上板层21和下板层22固定,通过第三固定机构60将下板层22与檩条10固定,从而实现上屋面表层、屋面主体以及檩条10之间的分段固定连接,从而降低固定机构的热传导效率,避免外界过冷时,屋内容易在固定机构处结露的弊病;钢结构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檩条(10)和设置在檩条(10)上的屋面,所述屋面设置有垂直于檩条(10)的凸起部(30);/n所述屋面包括:上板层(21)、下板层(22)以及保温层(23);所述上板层(21)由若干块上板(211)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上板(211)之间在凸起部(30)处重叠,下板层(22)由若干块下板(221)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下板(221)之间在凸起部(30)处重叠;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凸起部(30)与檩条(10)固定;/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上板(211)用的第一固定机构(40),支撑保温层(23)并固定上板层(21)和下板层(22)用的第二固定机构(50)以及固定下板层(22)与檩条(10)用的第三固定机构(60);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0)、第二固定机构(50)以及第三固定机构(6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檩条(10)和设置在檩条(10)上的屋面,所述屋面设置有垂直于檩条(10)的凸起部(30);
所述屋面包括:上板层(21)、下板层(22)以及保温层(23);所述上板层(21)由若干块上板(211)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上板(211)之间在凸起部(30)处重叠,下板层(22)由若干块下板(221)拼接而成,且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下板(221)之间在凸起部(30)处重叠;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将凸起部(30)与檩条(10)固定;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平行于檩条(10)方向上相邻的上板(211)用的第一固定机构(40),支撑保温层(23)并固定上板层(21)和下板层(22)用的第二固定机构(50)以及固定下板层(22)与檩条(10)用的第三固定机构(60);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0)、第二固定机构(50)以及第三固定机构(6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11)包括平板(212)、立板(213)以及弧形板(214);所述立板(213)设置在平板(212)垂直于檩条(10)的两个侧边,所述弧形板(214)设置在立板(213)远离平板(213)一侧,相邻的上板(211)之间其中一个弧形板(214)套设在另一个弧形板(214)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结露的钢结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40)包括固定相邻上(211)上的弧形板(214)用的外框(41)和将外框(41)与第二固定机构(50)固定连接的连接件(42);所述外框(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胜红邢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