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72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涉及电镀后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承接架,所述承接架上形成有用于过渡片状工件的过渡腔,所述承接架上开设有抽油口,所述抽油口与过渡腔相连通,所述抽油口处连通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远离抽油口的一端连接在气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泵通过与过渡腔相连通的抽油口对位于过渡腔内的工件进行负压吸油,吸除工件夹缝处残留的油液,以保证片状工件的表面干洁度,不影响后期片状工件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镀后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
技术介绍
工件在进行电镀的表面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工件表面涂覆一层防锈油,以达到防锈的功能。市场上存在一种呈片状的工件,且该工件上具有许多弯折处,其弯折处的夹缝中容易产生积油现象。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传输片状工件的过程中采用自然沥干,然而,这种沥干方式,比较耗时,且无法很好地消除夹缝中的积油,影响后期片状工件的使用,所以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利用气泵通过与过渡腔相连通的抽油口对位于过渡腔内的工件进行负压吸油,吸除工件夹缝处残留的油液,以保证片状工件的表面干洁度,不影响后期片状工件的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承接架,所述承接架上形成有用于过渡片状工件的过渡腔,所述承接架上开设有抽油口,所述抽油口与过渡腔相连通,所述抽油口处连通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远离抽油口的一端连接在气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片状工件完成所有的表面处理后,利用承接架上的过渡腔对片状工件进行承接过渡,而在片状工件在经过过渡腔的时候,气泵开始作用,通过抽油管对过渡腔内的片状工件进行负压吸油,以吸除片状工件夹缝处残留的油液,以保证片状工件的表面干洁度,不影响后期片状工件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架包括过渡底板、盖板和用于将盖板固定在过渡底板上的第一紧固螺栓,所述过渡底板上开设有过渡槽,所述第一紧固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将盖板固定设置在过渡底板上,所述抽油口开设在过渡底板背离过渡槽的一侧,所述抽油口与过渡槽连通,所述盖板与过渡底板之间形成过渡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将盖板固定在过渡底板上,一方面,实现了盖板的可拆卸性,另一方面,提高盖板与过渡底板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气泵吸油作业的正常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设置为透明玻璃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设置为透明玻璃板,使得吸油作业变得可视化,实现工作人员对片状工件的实时观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架还包括竖直架,所述竖直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底板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导向杆和滑块,所述丝杆呈竖直设置,所述丝杆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竖直架上,所述滑块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丝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导向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在竖直架上,所述导向杆贯穿滑块并与滑块形成滑移配合,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固定在丝杠长度方向远离工作台的一端,所述过渡底板固定设置在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根据片状工件在传输过渡的过程中的不同高度,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旋钮,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滑块沿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即最终带动过渡底板沿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过渡腔的位置,实现适应对不同高度的片状工件进行承接过渡和吸油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钮上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旋钮上设置的防滑纹,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旋钮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防止出现脱手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竖直架远离旋钮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导向块,所述底座上水平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导向块插接滑移槽内并与滑移槽形成滑移配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竖直架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转动孔的轴线与螺纹孔的轴线平行,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底板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转动孔并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螺纹杆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架的滑移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根据片状工件在传输过渡过程中在同一高度所处的不同位置,手动转动螺纹杆,带动竖直架沿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调节过渡腔沿着滑移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适应片状工件在传输过渡过程中在同一高度所处的不同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架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保证片状工件输送轨迹不变的过渡架,所述过渡架包括滑移杆和抵接轮,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滑移杆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上,且所述滑移杆呈竖直设置,所述抵接轮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抵接轮套设在滑移杆上并与滑移杆形成滑移配合,两所述抵接轮与滑移杆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将抵接轮固定在滑移杆上的紧固件,两所述抵接轮之间形成有抵接间隙,两所述抵接轮相对的两侧设置有阶梯面,所述阶梯面与片状工件的上下侧边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利用在承接架水平方向两侧设置的过渡架上的抵接轮与片状工件上侧两侧边抵接,保证片状工件在进行吸油作业时,片状工件在过渡腔内正常进行过渡输送作业;另外,工作人员通过调节两个抵接轮在滑移杆上的距离并利用紧固件将抵接轮固定在滑移杆上,可适应不同片状工件上下侧边的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设置为第二紧固螺栓,所述抵接轮沿其径向开设有紧固螺纹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栓与紧固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螺纹端抵紧在滑移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工作人员调节好两个抵接轮之间的距离后,手动旋动第二紧固螺栓,并使第二紧固螺栓的螺纹端抵紧在滑移杆上,实现将抵接轮固定在滑移杆上,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气泵通过与过渡腔相连通的抽油口对位于过渡腔内的工件进行负压吸油,吸除工件夹缝处残留的油液,以保证片状工件的表面干洁度,不影响后期片状工件的使用;借助升降机构以及导向块在滑移槽内的运动,实现过渡底板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适应对处在不同位置的片状工件进行承接过渡。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电镀后吸油设备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承接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过渡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11、第二螺纹孔;2、承接架;21、过渡底板;211、过渡槽;22、盖板;23、第一紧固螺栓;24、竖直架;27、底座;271、滑移槽;272、转动孔;273、螺纹杆;241、升降机构;2411、丝杆;2412、导向杆;2413、滑块;2414、旋钮;24141、防滑纹;242、导向块;243、第一螺纹孔;3、过渡腔;4、抽油口;5、抽油管;6、气泵;7、过渡架;71、滑移杆;72、抵接轮;721、紧固螺纹孔;722、阶梯面;8、第二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承接架2,承接架2上形成有用于过渡片状工件的过渡腔3,承接架2上开设有抽油口4,抽油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承接架(2),所述承接架(2)上形成有用于过渡片状工件的过渡腔(3),所述承接架(2)上开设有抽油口(4),所述抽油口(4)与过渡腔(3)相连通,所述抽油口(4)处连通有抽油管(5),所述抽油管(5)远离抽油口(4)的一端连接在气泵(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承接架(2),所述承接架(2)上形成有用于过渡片状工件的过渡腔(3),所述承接架(2)上开设有抽油口(4),所述抽油口(4)与过渡腔(3)相连通,所述抽油口(4)处连通有抽油管(5),所述抽油管(5)远离抽油口(4)的一端连接在气泵(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架(2)包括过渡底板(21)、盖板(22)和用于将盖板(22)固定在过渡底板(21)上的第一紧固螺栓(23),所述过渡底板(21)上开设有过渡槽(211),所述第一紧固螺栓(23)通过螺纹连接将盖板(22)固定设置在过渡底板(21)上,所述抽油口(4)开设在过渡底板(21)背离过渡槽(211)的一侧,所述抽油口(4)与过渡槽(211)连通,所述盖板(22)与过渡底板(21)之间形成过渡腔(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设置为透明玻璃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后吸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架(2)还包括竖直架(24),所述竖直架(2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底板(21)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241),所述升降机构(241)包括丝杆(2411)、导向杆(2412)和滑块(2413),所述丝杆(2411)呈竖直设置,所述丝杆(2411)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竖直架(24)上,所述滑块(2413)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杆(2411)上,所述导向杆(2412)的长度方向与丝杆(241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导向杆(2412)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在竖直架(24)上,所述导向杆(2412)贯穿滑块(2413)并与滑块(2413)形成滑移配合,所述升降机构(241)还包括旋钮(2414),所述旋钮(2414)固定在丝杠长度方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所述过渡底板(21)固定设置在滑块(24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利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立电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