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64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酿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茶叶采摘;步骤2:茶叶加工处理;步骤3:第一次发酵;步骤4:第二次发酵;步骤5:蒸馏处理;步骤6:半成品处理;步骤7:成品处理;步骤8:成品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酿酒领域创新独特的“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法,以纯茶叶为原料,不用粮食发酵,不用酒精勾兑,不掺入添加剂,生产出的茶酒富含茶多酚、茶氨基酸和茶咖啡碱,酒体清澈透明,酒香茶香浑然一体,相对于目前其它茶酒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却了粮食基酒的全部制造步骤、减少了酿酒工业对粮食的消耗、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不依赖成酒后茶元素的外部添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酿酒
,具体为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茶酒,外文名Chartreuse,是中国古代用茶酿造出来的一种高度酒,酒与其茶的淡香混合之物,目前,市场上冠名的茶酒为获得酒体内的茶叶元素,都或是采用粮食与茶叶共同发酵,或以粮食酒为基酒加茶叶的提取物,或是干脆以食用酒精加茶香精勾兑而成,均未脱离单一的或固态、或液态传统生产方法,制造步骤繁琐、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酒体里的茶叶元素全依靠成酒后的外部添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均未脱离单一的或固态、或液态传统生产方法,制造步骤繁琐、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酒体里的茶叶元素全依靠成酒后的外部添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茶叶采摘,采取新鲜茶叶放入茶叶清洗装置中进行茶叶的清洗,将茶叶表面的污渍清洗干净;步骤2:茶叶加工处理,将步骤1中清洗完成的茶叶放入通风处进行晾干处理,将晾干后的茶叶放入干净的锅内进行杀青,锅的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6/min,杀青完成后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1h;步骤3:第一次发酵,将步骤2中加工处理完成的茶叶加入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6min,搅拌完成后使用筛网对茶叶进行过滤,将茶叶与茶水分离,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的温度为85-100℃,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叶的质量比为50-60:1,分离后将茶水降至室温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长为1-2h,发酵温度为20-28℃;步骤4:第二次发酵,将步骤3中发酵完成的茶水使用柠檬酸溶液进行酸度调节,调节后pH为4-5,柠檬酸溶液添加量为0.1-0.2g/100ml,将调节完成后的茶水加入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二次发酵,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水的质量比为0.01-0.05:1,发酵时长为3-6h,发酵温度为20-28℃;步骤5:蒸馏处理,对步骤4发酵完成的茶水进行蒸馏处理;步骤6:半成品处理,对步骤5中蒸馏完成后的茶水中添加澄清剂进行澄清,澄清剂的添加量为0.1-0.3g/L,澄清时间为6-8h,澄清完成后进行过滤、消毒处理;步骤7:成品处理,对步骤6中处理完成后的茶水进行分类窖藏;步骤8:成品包装,对步骤7中分类后的茶水进行品质检测,检测合格后的茶水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包装后放入仓库中存放。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晾干时需要对茶叶进行太阳照射8h/天,对茶叶进行翻面3次/天,茶叶晾干时间为7天。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内包含热水和糖分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内包含酒化菌、糖化菌和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酒化菌包含啤酒酵母、裂殖酵母、生香酵母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澄清剂为壳聚糖、硅藻土、皂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1中的茶叶为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黑茶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酿酒领域创新独特的“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法,以纯茶叶为原料,不用粮食发酵,不用酒精勾兑,不掺入添加剂,生产出的茶酒富含茶多酚、茶氨基酸和茶咖啡碱,酒体清澈透明,酒香茶香浑然一体。2)相对于目前其它茶酒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省却了粮食基酒的全部制造步骤、减少了酿酒工业对粮食的消耗、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不依赖成酒后茶元素的外部添加,而在本专利技术技术使用后增加了茶酒酒体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茶元素和微量元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检测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实施例1: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茶叶采摘,采取新鲜茶叶放入茶叶清洗装置中进行茶叶的清洗,将茶叶表面的污渍清洗干净;步骤2:茶叶加工处理,将步骤1中清洗完成的茶叶放入通风处进行晾干处理,将晾干后的茶叶放入干净的锅内进行杀青,锅的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6/min,杀青完成后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1h;步骤3:第一次发酵,将步骤2中加工处理完成的茶叶加入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min,搅拌完成后使用筛网对茶叶进行过滤,将茶叶与茶水分离,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的温度为85℃,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叶的质量比为50:1,分离后将茶水降至室温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长为1h,发酵温度为25℃;步骤4:第二次发酵,将步骤3中发酵完成的茶水使用柠檬酸溶液进行酸度调节,调节后pH为4,柠檬酸溶液添加量为0.1g/100ml,将调节完成后的茶水加入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二次发酵,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水的质量比为0.01:1,发酵时长为3h,发酵温度为25℃;步骤5:蒸馏处理,对步骤4发酵完成的茶水进行蒸馏处理;步骤6:半成品处理,对步骤5中蒸馏完成后的茶水中添加澄清剂进行澄清,澄清剂的添加量为0.1g/L,澄清时间为6h,澄清完成后进行过滤、消毒处理;步骤7:成品处理,对步骤6中处理完成后的茶水进行分类窖藏;步骤8:成品包装,对步骤7中分类后的茶水进行品质检测,检测合格后的茶水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包装后放入仓库中存放。所述步骤1中晾干时需要对茶叶进行太阳照射8h/天,对茶叶进行翻面3次/天,茶叶晾干时间为7天。所述步骤3中的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内包含热水和糖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4中的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内包含酒化菌、糖化菌和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酒化菌包含啤酒酵母、裂殖酵母、生香酵母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步骤6中的澄清剂为壳聚糖、硅藻土、皂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茶叶采摘,采取新鲜茶叶放入茶叶清洗装置中进行茶叶的清洗,将茶叶表面的污渍清洗干净;/n步骤2:茶叶加工处理,将步骤1中清洗完成的茶叶放入通风处进行晾干处理,将晾干后的茶叶放入干净的锅内进行杀青,锅的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6/min,杀青完成后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1h;/n步骤3:第一次发酵,将步骤2中加工处理完成的茶叶加入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6min,搅拌完成后使用筛网对茶叶进行过滤,将茶叶与茶水分离,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的温度为85-100℃,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叶的质量比为50-60:1,分离后将茶水降至室温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长为1-2h,发酵温度为20-28℃;/n步骤4:第二次发酵,将步骤3中发酵完成的茶水使用柠檬酸溶液进行酸度调节,调节后pH为4-5,柠檬酸溶液添加量为0.1-0.2g/100ml,将调节完成后的茶水加入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二次发酵,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水的质量比为0.01-0.05:1,发酵时长为3-6h,发酵温度为20-28℃;/n步骤5:蒸馏处理,对步骤4发酵完成的茶水进行蒸馏处理;/n步骤6:半成品处理,对步骤5中蒸馏完成后的茶水中添加澄清剂进行澄清,澄清剂的添加量为0.1-0.3g/L,澄清时间为6-8h,澄清完成后进行过滤、消毒处理;/n步骤7:成品处理,对步骤6中处理完成后的茶水进行分类窖藏;/n步骤8:成品包装,对步骤7中分类后的茶水进行品质检测,检测合格后的茶水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包装后放入仓库中存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固液态混合二次发酵的茶酒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茶叶采摘,采取新鲜茶叶放入茶叶清洗装置中进行茶叶的清洗,将茶叶表面的污渍清洗干净;
步骤2:茶叶加工处理,将步骤1中清洗完成的茶叶放入通风处进行晾干处理,将晾干后的茶叶放入干净的锅内进行杀青,锅的温度为270℃,杀青时间为6/min,杀青完成后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1h;
步骤3:第一次发酵,将步骤2中加工处理完成的茶叶加入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6min,搅拌完成后使用筛网对茶叶进行过滤,将茶叶与茶水分离,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的温度为85-100℃,WRG1#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叶的质量比为50-60:1,分离后将茶水降至室温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一次发酵,发酵时长为1-2h,发酵温度为20-28℃;
步骤4:第二次发酵,将步骤3中发酵完成的茶水使用柠檬酸溶液进行酸度调节,调节后pH为4-5,柠檬酸溶液添加量为0.1-0.2g/100ml,将调节完成后的茶水加入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后放入通氧发酵罐中进行二次发酵,WRG2#生物制剂营养液与茶水的质量比为0.01-0.05:1,发酵时长为3-6h,发酵温度为20-28℃;
步骤5:蒸馏处理,对步骤4发酵完成的茶水进行蒸馏处理;
步骤6:半成品处理,对步骤5中蒸馏完成后的茶水中添加澄清剂进行澄清,澄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方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地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