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60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所述上下搅动组件设于搅拌组件上,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设于其上的搅拌件,所述搅拌轴上还设有上下搅动组件,所述上下搅动组件包括搅动叶片,所述搅动叶片固定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套在搅拌轴上的升降段上;所述升降段的外壁设有往复螺纹,所述升降座与升降段之间通过往复丝杠结构配合;搅动叶片的外端设有缺口,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筋,所述缺口卡在该导向筋上;所述搅动叶片可翻折,且搅动叶片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可拆卸的卡圈,所述卡圈用于阻止所述搅动叶片翻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在正常搅拌的同时,能够实现很好的上下搅动反应液的目的,使搅拌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
本技术属于黏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
技术介绍
真瓷胶是一种反应型双组份美缝产品,由多种高分子聚合物和高档颜料精制而成,适用于各类瓷砖地板、瓷砖墙面、洗手盆、浴缸、坐便器、厨台、过门石等陶瓷类或石材类建材的粘接及缝隙的填补美化。在真瓷胶的生产过程中,搅拌工序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该工序中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传统的搅拌装置一般分为手动搅拌和自动搅拌,且大多搅拌装置的搅拌功能差,搅拌结构不能上下移动,当物料粘稠时,难以做到搅拌的均匀性。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403465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胶粘剂搅拌机,包括机架和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位于机架的前方,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分散盘,同时,该机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方设有电控箱,能够实现占地面积小、搅拌均匀、充分和搅拌效果好的优点,但该搅拌机中的结构较复杂,传动结构较多,成本较高。再如,公告号为CN20808246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胶水反应釜,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螺纹固定在反应釜腔体顶部,所述下方搅拌电机通过焊接固定在反应釜腔体的底部,所述搅拌棒焊接在搅拌电机上。该结构中,在传统的反应釜底部加装了下方搅拌机,使得在胶水释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流出,减少了浪费,但不具有上下搅动的功能,对于粘稠的流体存在着搅拌不均匀的缺点。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申请对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具体是对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结构设置合理,在正常搅拌的同时,能够实现很好的上下搅动反应液的目的,使搅拌更加充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所述上下搅动组件设于搅拌组件上,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和设于其上的搅拌件,所述搅拌轴上还设有上下搅动组件,所述上下搅动组件包括搅动叶片,所述搅动叶片固定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套在搅拌轴上的升降段上;所述升降段的外壁设有往复螺纹,所述升降座与升降段之间通过往复丝杠结构配合;搅动叶片的外端设有缺口,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筋,所述缺口卡在该导向筋上;所述搅动叶片可翻折,且搅动叶片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可拆卸的卡圈,所述卡圈用于阻止所述搅动叶片翻折。传统的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一般只具有简单的水平搅拌功能,不能上下搅动,搅拌效果不佳,尤其真瓷胶原料物料较为粘稠,对于一些粘稠物料、中途加料的物料,常规的搅拌装置起不到很好的搅拌效果。本申请中,通过上下搅动组件的设置,使搅拌装置在常规搅拌的同时,还能进行上下搅动。具体的,本申请中的搅拌轴转动时,通过复丝杠结构使套于其上的升降座产生扭力,由于搅动叶片限位在导向筋上,不能转动,因此搅拌轴转动时升降座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搅动叶片上下往复移动,实现对液体的上下搅动,大大增强了搅拌效果,缩短了搅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组件中,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和下端设有侧向伸出的搅拌件,所述搅拌轴的中间段为升降段,该结构中,上下搅动组件设于中段上,对液体的搅动效果好,搅动叶片上移和下移时,可以分别将中部液体搅动至上部和下部,进行相应的搅拌。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搅动组件中,所述搅动叶片的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件,其形状为向外伸出的扇形结构,其扇形角度为30°~60°优选为45°;搅拌组件中,所述搅拌件的数量为对称设置的两件。该结构中,搅动叶片上下移动时,可以使液体从搅动叶片之间的空隙中穿过,搅动效果好,同时不会产生液体翻起溅起的现象,搅动平稳。此外,本申请中,搅拌件和搅动叶片均为对称设置的两件,因此方便从侧门中穿过。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搅动组件中,对称设置的两片搅动叶片的外端设有缺口,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与该缺口对应的两条竖向设置的导向筋,用于限制搅动叶片的转动,使其只能上下移动;所述缺口上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导向筋的外壁接触。该结构中,通过滚珠的设置,使搅动叶片与导向筋之间的移动更加顺利,不会卡住。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搅动组件中,所述搅动叶片通过叶片转轴连接在升降座上,且搅动叶片可以叶片转轴为中心向上转动。该结构中,搅动叶片向下翻转可以至水平状态,此时卡住不能再进一步下翻,拿掉卡圈后,搅动叶片可以上翻一定角度,用于从导向筋中脱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搅动组件中,所述卡槽为弧形卡槽,所述卡圈为部分环状卡圈,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结构设置合理,在正常搅拌的同时,能够实现很好的上下搅动反应液的目的,使搅拌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搅拌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搅拌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盖体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搅动叶片翻起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桶体组件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上下搅动组件的示意图。图9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C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原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原件,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示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作广义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性中的具体含义。参见附图1至附图11,本技术中涉及的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配合的桶体组件和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上设有搅拌组件,其中的具体结构如下。桶体组件:所述桶体组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中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的底部设有斜板16,所述斜板16的低端所对应的桶体壁上设有出料口18;所述桶体1的侧部设有可开启的侧门10,具体的,所述侧门10的一边合页结构连接在桶体壁上,另一边设有把手102,同时,所述侧门10上还设有透明材料(如玻璃)制成的观察窗101,方便观察桶体1中的搅拌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所述上下搅动组件设于搅拌组件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15)和设于其上的搅拌件(14),所述搅拌轴(15)上还设有上下搅动组件;/n所述上下搅动组件包括搅动叶片(13),所述搅动叶片(13)固定在升降座(135)上,所述升降座(135)套在搅拌轴(15)上的升降段(151)上;所述升降段(151)的外壁设有往复螺纹,所述升降座(135)与升降段(151)之间通过往复丝杠结构配合;搅动叶片(13)的外端设有缺口(132),搅动叶片(13)设于桶体(1)中,所述桶体(1)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筋(12),所述缺口(132)卡在该导向筋(12)上;所述搅动叶片(13)可翻折,且搅动叶片(13)上设有卡槽(137),所述卡槽(137)中设有可拆卸的卡圈(134),所述卡圈(134)用于阻止所述搅动叶片(13)翻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所述上下搅动组件设于搅拌组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15)和设于其上的搅拌件(14),所述搅拌轴(15)上还设有上下搅动组件;
所述上下搅动组件包括搅动叶片(13),所述搅动叶片(13)固定在升降座(135)上,所述升降座(135)套在搅拌轴(15)上的升降段(151)上;所述升降段(151)的外壁设有往复螺纹,所述升降座(135)与升降段(151)之间通过往复丝杠结构配合;搅动叶片(13)的外端设有缺口(132),搅动叶片(13)设于桶体(1)中,所述桶体(1)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筋(12),所述缺口(132)卡在该导向筋(12)上;所述搅动叶片(13)可翻折,且搅动叶片(13)上设有卡槽(137),所述卡槽(137)中设有可拆卸的卡圈(134),所述卡圈(134)用于阻止所述搅动叶片(13)翻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瓷胶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上下搅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中,所述搅拌轴(15)的上端和下端设有侧向伸出的搅拌件(14),所述搅拌轴(15)的中间段为升降段(15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涛李应林庹斌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锋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