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及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82570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及制备及应用,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多肽二、多肽三、多肽四、多肽五、多肽六和多肽七中一种或两种以上,多肽一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多肽二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多肽三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多肽四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多肽五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多肽六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所示,多肽七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可对各样蚕丝材料进行检测,快速、直接、准确和灵敏,为丝胶蛋白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提供了实现的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蚕丝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蛋白质纤维,主要分为家蚕丝和柞蚕丝两大类。我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也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目前,从蚕丝中提取出的丝素和丝胶蛋白等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蚕丝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包括丝胶和丝素,丝胶包裹和渗入两根丝素就构成了一根蚕丝。丝胶和丝素虽均属蛋白,但两者的结构与氨基酸成份存有差异。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质量的70%—73%,丝胶约占23%—25%。丝胶蛋白主要由丝胶蛋白1、丝胶蛋白2和丝胶蛋白3三个基因通过mRNA的选择性拼接产生的至少8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其中,丝胶2主要存在于蚕最初吐出的网架上,在后期吐出的丝中,丝胶2的含量很少;丝胶3主要位于蚕丝丝胶的最外层,有很好的亲水性;丝胶1是蚕丝丝胶的主要成分,位于丝胶的内层,紧贴丝素。丝胶蛋白的总体分子构象主要为无规卷曲状,分子空间结构松散、含有无序β结构,但无α螺旋结构。丝胶蛋白链上有许多侧链较长的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以及许多极性亲水基团(如-OH、-COOH、-NH2、>NH等)处于多肽链表面,这些结构特征赋予丝胶蛋白优异的调湿、保湿作用,也很好的保护了内部的丝素成分。蚕丝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丝进行残留丝胶蛋白脱去处理,以得到可用于丝绸生产的熟丝。在生丝去除残留丝胶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相关化学试剂进行处理以精炼。但存在着不同批次的生丝因残留的丝胶蛋白含量存在差异,需要配制的精炼试剂成分也不一样,精炼过渡和精炼不足会分别造成内部丝素受损和大量丝胶残留,影响熟丝品质的技术问题。且实际生产中,需要提高生产速率,常常会对不同批次或者不同来源的生丝使用同一种精炼试剂进行处理,这样粗犷的处理方式常常导致精炼后的熟丝品质不均一,影响后期丝绸产品的质量。反过来,又会为了追求品质而浪费蚕丝,使厂家获得的利润变少。丝织品流通过程中,也需要质检,以检测织物是否为真丝织品及达到质量要求。不同品种蚕丝或不同丝织品丝胶含量不尽相同,不同加工程度的蚕丝以及不同品种蚕丝其丝胶含量也存在差异,在市面上售卖的蚕丝也有真有假,蚕丝丝织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对蚕丝材料进行甄别鉴定,是需要也是个难题。目前对丝胶蛋白的定性和定量检测通过一些蛋白质的检测手段来进行,例如BCA法定量检测、凯氏定氮法检测等,但难以胜任特异性检测以及超灵敏检测的需求。如凯氏定氮法检测丝胶废水回收实验中的丝胶蛋白浓度,结果很容易受到废水中其他含氮有机物的影响。也有采用蒸发水分法来计算丝胶蛋白的浓度,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对于低浓度的丝胶蛋白溶液检测能力有限且检测结果容易受到水中其它杂质的影响。利用丝胶蛋白抗体进行WB或者ELISA检测可定性检测丝胶蛋白。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化实验之中。要完成ELISA实验,需要合适的ELISA抗体。目前ELISA抗体种类丰富,却难以满足所有蛋白质的检测。且丝胶蛋白成分复杂,难以分离;分子量大(>100Kd),无法用原核表达的方式获得。因此,市面上一直没有可用于直接检测丝胶蛋白的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及制备主及应用,首次纯化得到了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用于快速、直接和准确灵敏的检测丝胶蛋白,为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丝胶蛋白提供了实现的通道。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多肽二、多肽三、多肽四、多肽五、多肽六和多肽七中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多肽一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多肽二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多肽三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3所示,多肽四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4所示,多肽五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5所示,多肽六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6所示,多肽七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7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多肽抗体可以对任何一种需要检测的对像进行检测,先以确定检测对像中是否有丝胶存在。也可以对丝胶类别检测,即用7个多肽抗体中一个或几个来进行测试,以区分丝胶是哪种蛋白。优化方案中,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和多肽二,或多肽三、多肽四和多肽五,或多肽六和多肽七。对丝胶类别检测中,多肽一和多肽二可测丝胶蛋白1,多肽三、多肽四和多肽五可测丝胶蛋白2,多肽六和多肽七可测丝胶蛋白3。进一步优化方案中,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多肽二、多肽三、多肽四、多肽五、多肽六和多肽七。七个多肽放在一起检测对像,任意一个信号出现就表明其中含丝胶,检测对像范围广泛和结果准确高。上述氨基酸序列中的字母为相应氨基酸的单字母符号,右端为N端测序,左端为C端测序。所述活性位点环(a)至(g)(包括所示的两个末端的氨基酸残基)以包括氨基酸残基1201-1217之间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也包括氨基酸残基1201-1217之间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也包括741-757,902-916,214-230,1710-1727,205-223和35-51之间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Ser-1B:741-757:C-GSSSNTDSSTKNAGSRT-NH2多肽一21-37:C-GHHPGNRDTVEVKNRKY-NH21201-1217:C-FKNIFDIPYHLRKNIGV多肽二>Ser-2-2:902-916:C-TEKAKPNDRSPSDRD-NH2多肽三214-230:C-SAERTKSKRGERKEVEG-NH2多肽四1710-1727:C-NRVVEKSTDGDNEESYRS-NH2多肽五>Ser-3-2:482-499:C-DEDSDDSSGATKGNSSKS-NH2205-223:C-EESSNGGSGSGRTGSAGGT-NH2多肽六35-51:C-GGGRGRGSGVRRLDSG-NH2多肽七虽然知道蛋白序列就可以设计多肽位点制备抗体,但不是所有的多肽位点都可以获得抗体,抗原多肽位点的选择很重要。本专利技术中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茧层经过合成多肽、一抗酶标记、多肽与KLH偶联作为免疫抗原、PBS将免疫抗原分别稀释、抗原加入福氏不完全佐剂并乳化注射、小动物血液离心和抗体纯化步骤。所述PBS贮存液(10×)配法:其中2.85g的Na2HPO4·12H2O还可以为1.13g的Na2HPO4·2H2O,将上述原料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7.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多肽二、多肽三、多肽四、多肽五、多肽六和多肽七中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多肽一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多肽二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多肽三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多肽四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多肽五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多肽六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6所示,多肽七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多肽二、多肽三、多肽四、多肽五、多肽六和多肽七中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多肽一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多肽二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2所示,多肽三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3所示,多肽四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4所示,多肽五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5所示,多肽六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6所示,多肽七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7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和多肽二,或多肽三、多肽四和多肽五,或多肽六和多肽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丝胶蛋白多肽抗体包括多肽一、多肽二、多肽三、多肽四、多肽五、多肽六和多肽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接检测蚕丝丝胶蛋白的多肽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抗体活性位点环(a)至(g),也包括氨基酸残基1201-1217之间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也包括741-757,902-916,214-230,1710-1727,205-223和35-51之间的区域的氨基酸残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张轩程廷才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