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7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包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的环形侧面上设置有侧插孔,连接壳体的表面边缘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多个第一凸起部以及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一凸起部和凹陷部间隔设置,且绕连接壳体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连接壳体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面,凹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顶面与连接壳体的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通过第一凸起部和凹陷部可以使两个连接壳体相互叠放时,无法相对转动,方便对连接壳体进行堆叠收纳。连接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第二凸起部,儿童踩在上面或攀爬时较为舒适,防滑和按摩作用效果好,可用于训练儿童手脚的触感,感统训练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儿童体育训练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
技术介绍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体育活动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育非常重要,各种运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宝之一,所以各自体育器材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利用连接杆和连接件拼接组装的大型体育训练器材,连接件的侧壁和上下面位置开设有可与连接杆连接固定的插孔,通过连接杆与连接件的组装可以拼成多种不同的形状结构,但是,现有的连接件的上下表面都是光面结构,在进行多个连接件收纳时,为了节省空间,通常是将多个连接件上下堆叠,因相邻连接件的表面比较光滑,连接件之间无法实现相互固定,进而容易发生滑移,从而无法将其形成竖直方向堆叠收纳,需要借助连接杆或其他收纳器材进行固定,比较麻烦。另外,儿童的脚踩在上面时,防滑和按摩效果差,攀爬过程中无法起到真正的感统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件表面光滑,连接件之间无法进行相互固定,收纳麻烦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滑和按摩效果差、攀爬过程中无法起到真正的感统训练效果等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环形侧面上设置有侧插孔,所述连接壳体的表面边缘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多个第一凸起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凹陷部间隔设置,且绕连接壳体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所述连接壳体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面,所述凹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面与连接壳体的表面齐平。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圆柱型或正多棱柱形,且第一凸起部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凹陷部的形状与第一凸起部的形状相适应。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凹面的外形轮廓为圆形,凹面的直径小于第一凸起部所形成的环形内径,且凹面与连接壳体同轴心设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多圈相互同心的环形凸纹,相邻两条环形凸纹之间设置有绕连接块壳体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点状凸起;环形凸纹的形状与连接壳体的外轮廓呈相同设置,且环形凸纹与连接壳体为同轴心设置,各环形凸纹的顶部与连接壳体的表面齐平设置;点状凸起环形排布所形成的形状与连接壳体的外轮廓呈相同设置,且点状凸起与连接壳体为同轴心设置,各点状凸起的顶部与连接壳体的表面齐平设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的环形凸纹相互等间距设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各圆环上的点状凸起的个数由内向外为依次递增设置。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对称设置,所述上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构成侧插孔的第一半孔,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构成侧插孔的第二半孔。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壳体的外轮廓为圆形或正多边形,上壳体的顶面中心处设有上插孔,下壳体的底面中心处设有下插孔,所述上插孔、下插孔及侧插孔内孔形状大小为相同设置,且均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与下壳体进行固定连接的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中设置有封堵头。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通过在连接壳体的表面设置多个第一凸起部以及与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同时第一凸起部和凹陷部间隔设置,且绕连接壳体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由此以来,两个连接壳体相互叠放时,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则可使连接壳体相接触的表面通过第一凸起部和凹陷部进行相互配合,使得两个连接壳体无法相对转动,且连接壳体层叠放置后可以保持相互对齐,方便进行收纳。连接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环形凸纹和点状凸起,儿童踩在上面或攀爬时较为舒适,防滑和按摩作用效果好,可用于训练儿童手脚的触感,感统训练效果较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公开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公开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包括连接壳体1,连接壳体1为塑胶材质,连接壳体1的环形侧面上设置有侧插孔2,连接壳体1的表面边缘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多个第一凸起部3以及与第一凸起部3相配合的凹陷部4,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间隔设置,且绕连接壳体1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连接壳体1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面5,所述凹面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的顶面与连接壳体1的表面齐平。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绕连接壳体1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且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间隔设置,因此两个连接壳体1需要进行叠放时,只需要旋转固定的角度,则可使连接壳体1相接触的表面通过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进行相互配合。从而使两个连接壳体1的表面相互贴合,这样以来,两个连接壳体1则无法相对转动。连接壳体1层叠放置后可以保持相互对齐,方便进行收纳。连接壳体1通过连接杆装配形成体育器材后,儿童踩在连接壳体1上面或攀爬时较为舒适,由于第二凸起部6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防滑效果,第二凸起部6的顶面与连接壳体1的表面齐平,这样以来在攀爬踩踏时,接触较为舒适。且各个第二凸起部6的顶面相互隔开,对脚底也能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儿童通过在连接壳体1上表面攀爬踩踏,手脚与第二凸起部6的顶面形成触摸,感统训练效果较好。第一凸起部3为圆柱型或正多棱柱形,且第一凸起部3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凹陷部4的形状与第一凸起部3的形状相适应。通过设置橡胶材质的第一凸起部3,使得橡胶材质的第一凸起部3与塑胶材质的凹陷部4相插接,因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变形,可以使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咬合更紧,防止两个连接壳体1相互连接后发生脱离。连接壳体1作为体育器材平放在地面上时,因第一凸起部3设置在连接壳体1的边缘处,且为塑胶材质,其一方面作为支撑连接壳体1的同时,也可以对连接壳体1承重时进行缓冲。另外,橡胶材质的第一凸起部3手感比较柔软舒服细腻,儿童的手脚与第一凸起部3的顶面形成触摸,感统训练效果较好。凹面5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包括连接壳体(1),所述连接壳体(1)的环形侧面上设置有侧插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1)的表面边缘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多个第一凸起部(3)以及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相配合的凹陷部(4),所述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间隔设置,且绕连接壳体(1)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所述连接壳体(1)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面(5),所述凹面(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的顶面与连接壳体(1)的表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包括连接壳体(1),所述连接壳体(1)的环形侧面上设置有侧插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1)的表面边缘设置有数量相等的多个第一凸起部(3)以及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相配合的凹陷部(4),所述第一凸起部(3)和凹陷部(4)间隔设置,且绕连接壳体(1)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等间距排布,所述连接壳体(1)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面(5),所述凹面(5)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的顶面与连接壳体(1)的表面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为圆柱型或正多棱柱形,所述凹陷部(4)的形状与第一凸起部(3)的形状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5)的外形轮廓为圆形,凹面(5)的直径小于第一凸起部(3)所形成的环形内径,且凹面(5)与连接壳体(1)同轴心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体育器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6)包括多圈相互同心的环形凸纹(61),相邻两条环形凸纹(61)之间设置有绕连接块壳体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点状凸起(62);环形凸纹(61)的形状与连接壳体(1)的外轮廓呈相同设置,且环形凸纹(61)与连接壳体(1)为同轴心设置,各环形凸纹(61)的顶部与连接壳体(1)的表面齐平设置;点状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介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童康贝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