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16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包括车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的转盘驱动电机、与所述转盘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转盘、旋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从动转盘、安装于所述从动转盘上的轮椅方向调整机构、以及轮椅固定机构,所述主动转盘内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转盘内的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轮椅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方向调整电机和与所述方向调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底板;所述从动转盘上设有安装方向调整电机的第一圆形安装腔,所述旋转底板配套安装于所述第一圆形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轮椅固定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动平稳、工作可靠、便于装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结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针对残疾人设计的汽车辅助装置,用于辅助下肢残疾人士驾驶汽车;但是对于多个残疾人士共同出行的情况,或者家庭中有残疾人士共同出行的情况,多数的现有汽车均不方便残疾人士的驾驶员转换,还是需要他人辅助切换驾驶人员。中国专利104742880A描述了一种可旋转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中心位置。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底盘,包括底盘主体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中心位置。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车辆可以原地掉头或转弯,解决了拥堵路段不能随地掉头或转弯的问题。但是该专利技术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汽车内,用于驾驶员的切换,因为该专利技术中无法调节轮椅的角度,因此无法保证轮椅的角度对准车内方向盘或者驾驶的操控件,因此无法实现车内残疾人士的驾驶员转换的功能,不方便乘客和驾驶员的位置转换,对于残疾人士,需要人工辅助其从驾驶位置下来才能进行切换驾驶人员,为残疾人士的自由驾驶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包括车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的转盘驱动电机、与所述转盘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转盘、旋转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从动转盘、安装于所述从动转盘上的轮椅方向调整机构、以及轮椅固定机构,所述主动转盘内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转盘内的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轮椅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方向调整电机和与所述方向调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底板;所述从动转盘上设有安装方向调整电机的第一圆形安装腔,所述旋转底板配套安装于所述第一圆形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轮椅固定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上。所述从动转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轮椅方向调整机构。所述旋转底板上设有上凸结构,该上凸结构内固定安装联轴器,所述方向调整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该联轴器与所述旋转底板连接。所述从动转盘包括从动齿轮、设于所述从动齿轮底部的从动齿轮底板、设于所述从动齿轮上部的从动齿轮盖板,所述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底板以及从动齿轮盖板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上设有与所述从动转盘匹配的第二圆形安装腔、以及将所述从动转盘架起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从动转盘中心处的中心固定元件和若干个设于所述从动转盘圆周处的圆周固定元件。所述中心固定元件为与所述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底板以及从动齿轮盖板的中心固定连接的中心轴,该中心轴的底部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圆形安装腔的底部;所述圆周固定元件与所述从动齿轮底板的下表面、从动齿轮盖板的上表面和从动齿轮的侧面贴合连接。所述圆周固定元件沿所述从动转盘的圆周均匀布置;并且所述圆周固定元件设有三个。所述主动转盘包括主动齿轮和设于所述主动齿轮上部的主动齿轮盖板。所述车架上设有与所述主动转盘匹配的第三圆形安装腔,所述转盘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圆形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圆形安装腔与所述第三圆形安装腔联通,并且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在联通处啮合。所述轮椅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底板上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舵机的输出端的轮椅挡板;所述固定架和所述轮椅挡板形成轮椅限位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是驾驶人员的切换功能,当需要切换驾驶员时,启动转盘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转盘中的主动齿轮旋转,从动转盘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从而主动齿轮进行旋转,这时,设于主动转盘上的轮椅方向调整机构以及轮椅固定机构则会进行旋转,从而将合适的轮椅固定机构切换至驾驶操作位置;其余位置的轮椅固定机构上的人员均为乘客。完成驾驶人员位置切换后,需要根据方向盘或者其他方便残疾人士操作的驾驶操作装置的位置来调整轮椅固定机构的方向,这时,启动方向调整电机带动旋转底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轮椅固定机构旋转,进一步调整轮椅固定机构的朝向。对于后方的乘客,由于每个轮椅固定机构的下方均设有一个独立的方向调整电机,从而实现每个座位的独立旋转,方便乘坐者自动调节作为方向,提高乘客的舒适程度。其中,在残疾人准备上车时,挡板开启,将有舵机使其保持开启状态,残疾人车达到座位上时,舵机将带动挡板旋转,使其最终达到与底盘垂直的状态,并保持不动,挡板与安装架形成对轮椅的限位,残疾人车体移动时,将通过舵机的锁紧扭矩以及底盘的摩擦力时车体保持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装置适用于实现不必离开轮椅形式的残疾人驾驶,并可以实现驾乘转换,摆脱了现有市面上的残疾人离开轮椅的驾驶形式,可以实现残疾人独自驾驶车辆,无需他人的辅助,大大优化了残疾人的驾驶及乘车体验以及方便性;(2)采用底盘旋转式设计,在结构上创新有未来感,未处于驾驶位的乘客可以旋转座位面对后方乘客,提高了车内空间的趣味性以及交互性,显著提高了乘客以及驾驶者的乘车体验,更具便捷性;(3)转换系统采用了传统的齿轮传动方式,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便于制造与装配;(4)从装置的整体结构上看,装置结构简单,技术转化便捷,具有极大的市场转化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车架,2为主动转盘,3为第一圆周固定元件,4为旋转底板,5为从动转盘,6为中心固定元件,7为舵机,8为轮椅挡板,9为第二圆周固定元件,10为第三圆周固定元件,11为轮椅,12为联轴器,13为转盘驱动电机,14为主动齿轮,15为主动齿轮盖板,16为从动齿轮底板,17为从动齿轮,18为从动齿轮盖板,19为方向调整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车架1、固定于车架1上的转盘驱动电机13、与转盘驱动电机13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转盘2、旋转安装于车架1上的从动转盘5、安装于从动转盘5上的轮椅方向调整机构、以及轮椅固定机构,主动转盘内的主动齿轮14与从动转盘5内的从动齿轮17啮合连接。如图2所示,主动转盘2包括主动齿轮14和设于主动齿轮14上部的主动齿轮盖板15。从动转盘5包括从动齿轮17、设于从动齿轮17底部的从动齿轮底板16、设于从动齿轮17上部的从动齿轮盖板18,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底板16以及从动齿轮盖板18通过三个均匀布置的M6螺丝孔以及匹配的紧固螺丝固定连接。轮椅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方向调整电机19和与方向调整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底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固定于所述车架(1)上的转盘驱动电机(13)、与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3)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转盘(2)、旋转安装于所述车架(1)上的从动转盘(5)、安装于所述从动转盘(5)上的轮椅方向调整机构、以及轮椅固定机构,所述主动转盘内的主动齿轮(14)与所述从动转盘(5)内的从动齿轮(17)啮合连接;/n所述轮椅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方向调整电机(19)和与所述方向调整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底板(4);所述从动转盘(5)上设有安装方向调整电机(19)的第一圆形安装腔,所述旋转底板(4)配套安装于所述第一圆形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轮椅固定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固定于所述车架(1)上的转盘驱动电机(13)、与所述转盘驱动电机(13)输出端连接的主动转盘(2)、旋转安装于所述车架(1)上的从动转盘(5)、安装于所述从动转盘(5)上的轮椅方向调整机构、以及轮椅固定机构,所述主动转盘内的主动齿轮(14)与所述从动转盘(5)内的从动齿轮(17)啮合连接;
所述轮椅方向调整机构包括方向调整电机(19)和与所述方向调整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的旋转底板(4);所述从动转盘(5)上设有安装方向调整电机(19)的第一圆形安装腔,所述旋转底板(4)配套安装于所述第一圆形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轮椅固定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底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盘(5)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轮椅方向调整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板(4)上设有上凸结构,该上凸结构内固定安装联轴器(12),所述方向调整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该联轴器(12)与所述旋转底板(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盘(5)包括从动齿轮(17)、设于所述从动齿轮(17)底部的从动齿轮底板(16)、设于所述从动齿轮(17)上部的从动齿轮盖板(18),所述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底板(16)以及从动齿轮盖板(18)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底盘式驾乘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有与所述从动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真贾青梁博文孙宁刘畅薛鑫喆张宇轩王鹤颖蒋欣怡勾兆丁刘蕴博胡鼎郑祺城刘勉致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