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09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管本体与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包括机台、承载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安装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冷却管本体和两个末端接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在上料位和加工位来回移动;所述安装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上的两个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的两端相连接以形成冷却管;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安装机构在初始位和对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进行加工的组装位来回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承载机构实现对冷却管本体和末端接头的支撑,通过安装机构实现冷却管本体与末端接头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管组装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中重要部件之一是电池部分,因电池的冷热性能是关乎汽车的行驶长短因素之一,目前多采用冷却管对电池进行降温,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目前冷却管包括冷却管本体和两端的末端接头,但目前还没合适的装配机对冷却管本体与末端接头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管本体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和下片,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包括,机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冷却管本体和两个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的上片和下片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与所述冷却管本体预安装;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在上料位和加工位来回移动;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上的两个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的两端相连接以形成冷却管;第二驱动机构,用于使安装机构在初始位和对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进行加工的组装位来回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固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定位块,设有两组、且分别固接在所述承载板的两端,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用于放置末端接头的卡槽;>支撑块,设于两组定位块之间且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支撑块上连接有辊道,所述支撑块用于对冷却管本体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下片和所述上片均大致呈直角五边形,所述下片的两直边上和两斜边上均固接有可压合于所述上片上以使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组装形成末端接头的锁板;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板,固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固定块,固接在所述机台上,用于对移动至加工位的承载机构的两端分别进行支撑;压合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且彼此相对用于对两直边上的两组锁板进行压合的两组和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且彼此相邻用于对两斜边上的两组锁板进行压合的两组;进一步地,每组压合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滑轨、连接在滑轨上的移动块及连接在移动块上的压合板;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向移动块施力使压合板向锁板方向移动并使锁板弯折后将上片与下片组装成末端接头,以使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上固接有用于使组装完成后的冷却管脱离承载机构的脱料机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倒L型槽口,所述脱料机构包括设于倒L型槽口内且固接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升降气缸、连接在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动端上的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固定块和承载机构对承载机构上完成组装的冷却管进行顶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上固接有用于对承载机构上承载的上片进行固定的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安装机构上的下压支架、连接在下压支架上的第二升降气缸、通过两滑杆连接在安装机构上且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相连接的下压块。进一步地,所述机台上连接有对承载机构上完成组装的冷却管进行下料的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固定架,固接在所述机台上;旋转机构和套爪,所述旋转机构用于使套爪在横向姿态与竖向姿态之间来回转动;横向驱动机构,用于使旋转机构带动套爪在初始位置和所述安装机构上已完成安装的冷却管之间来回移动;竖向驱动机构,用于使旋转机构带动套爪向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在所述竖向驱动机构上,包括连接在所述竖向驱动机构上的支撑板、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齿条、连接在齿条上的齿轮、固接于所述齿轮上用于连接套爪的旋转轴及固接于支撑板上与所述齿条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机构上放置的冷却管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轴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滑轨结构和固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气缸;所述竖向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滑轨结构上的固接板、固接于所述固接板上且活动端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的第三升降气缸及固接于所述固接板上且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的伸缩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承载机构实现对冷却管本体和末端接头的支撑,通过安装机构实现冷却管本体与末端接头的组装;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取料装置实现对承载机构上完成组装的冷却管的自动取料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未包括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包括取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脱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末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台;20、承载机构;21、承载板;22、定位块;23、支撑块;24、辊道;30、第一驱动机构;40、安装机构;41、连接板;42、固定块;43、压合组件;431、伸缩气缸;432、滑轨;433、移动块;434、压合板;50、第二驱动机构;60、脱料机构;61、第一升降气缸;62、顶杆;70、下压机构;71、下压支架;72、第二升降气缸;73、下压块;80、取料装置;81、固定架;82、旋转机构;821、支撑板;822、齿条;823、齿轮;824、旋转轴;825、旋转电机;83、套爪;84、横向驱动机构;85、竖向驱动机构;851、固接板;852、第三升降气缸;853、伸缩杆;90、冷却管;91、冷却管本体;92、末端接头;921、上片;9211、连接片;9212、通液管;922、下片;923、锁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管本体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均由连接片9211和通液管9212所组成,当上片和下片对所述冷却管本体进行夹紧组成冷却管时,上片和下片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冷却管本体内冷却管道相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上片和下片上的通液管均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由此实现冷却液通过通液管、容纳空间进入冷却管本体内;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片和所述上片均大致呈直角五边形,在所述下片的两直边上和两斜边上均形成有可压合于所述上片上以使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组装、形成末端接头的锁板9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装配机包括机台、承载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冷却管本体和两个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的上片和下片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与所述冷却管本体进行预组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在上料位和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所述冷却管(90)包括冷却管本体(91)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92),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921)和下片(92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包括,/n机台(10);/n承载机构(20),用于承载冷却管本体和两个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的上片和下片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与所述冷却管本体预安装;/n第一驱动机构(30),用于使承载机构在上料位和加工位来回移动;/n安装机构(40),所述安装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上的两个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的两端相连接以形成冷却管;/n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使安装机构在初始位和对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进行加工的组装位来回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所述冷却管(90)包括冷却管本体(91)与连接在所述冷却管本体两端的末端接头(92),所述末端接头包括对所述冷却本体端部的上下侧进行夹紧的上片(921)和下片(92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机包括,
机台(10);
承载机构(20),用于承载冷却管本体和两个末端接头,所述末端接头的上片和下片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与所述冷却管本体预安装;
第一驱动机构(30),用于使承载机构在上料位和加工位来回移动;
安装机构(40),所述安装机构用于使承载机构上的两个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的两端相连接以形成冷却管;
第二驱动机构(50),用于使安装机构在初始位和对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进行加工的组装位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承载板(21),固接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
定位块(22),设有两组、且分别固接在所述承载板的两端,所述定位块上设有用于放置末端接头的卡槽;
支撑块(23),设于两组定位块之间且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支撑块上连接有辊道(24),所述支撑块用于对冷却管本体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和所述上片均大致呈直角五边形,所述下片的两直边上和两斜边上均固接有可压合于所述上片上以使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组装形成末端接头的锁板(923);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
连接板(41),固接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
固定块(42),固接在所述机台上,用于对移动至加工位的承载机构的两端分别进行支撑;
压合组件(43),包括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且彼此相对用于对两直边上的两组锁板进行压合的两组和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且彼此相邻用于对两斜边上的两组锁板进行压合的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冷却管末端双头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组压合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431)、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滑轨(432)、连接在滑轨上的移动块(433)及连接在移动块上的压合板(434);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向移动块施力使压合板向锁板方向移动并使锁板弯折后将上片与下片组装成末端接头,以使末端接头与冷却管本体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从科张斌管秀峰张青松蒋炬峰张啸川李国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安帝技益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